高校教學建筑設計的環境影響要素
譚方彤 梁新平
摘 要:高校教學建筑處在濃郁的人文環境之中,建筑空間和形態設計受到不同環境要素的影響,建筑與環境要素的良好結合是形成建筑特色的關鍵。 關鍵詞:教學建筑;空間和形態;環境要素 處在高校校園整體環境中的教學建筑,其設計無一例外受到不同環境要素的影響。環境要素是多樣的,如廣場空間要素,軸線空間要素,道路空間要素,相鄰建筑空間要素,景觀空間要素等。在設計過程中,對建筑空間和形態的影響有的表現為單一的環境要素,更多的則表現為多個的環境要素的共同作用。 1廣場空間要素 以廣西大學綜合教學大樓為例。綜合教學大樓位于廣西大學東校園(原廣西農業大學)的教學區中心——哺育廣場的西側,共6層,建筑面積10600m2,可同時容納師生5960人。(圖1)。 根據環境分析的結果,筆者構思了庭院式布局和集中式布局兩種形態(圖2,3)。經比選,確定采用集中式布局。集中式布局在哺育廣場西面構成較為完整的建筑形態界定,整體性強,空間特色鮮明,與周圍建筑環境十分和諧。11個階梯教室圍合一個2層高的圓形大廳,組成相對獨立的體型;普通教室設計成簡潔的外廊式,兩者通過寬大的樓梯和走道相連,構成形態各異,高低錯落又風格統一的整體。這一概念成為最后確定的方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