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操的教學改革實驗研究——伸展體操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李粲
論文摘要:將伸展體操運用到高校的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中,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等方法進行研究,旨在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練習熱情,對主教材的學習和掌握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結果表明,通過伸展體操的運用,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主教材的成績都得到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伸展體操;準備活動;運用;效果
以往高校公共體育普修課的準備活動操是以一套傳統的徒手操為主,操的動作形式、結構基本形成一種不變的模式,套路動作千篇一律,教師不用做動作前的示范,只要講動作名稱,學生就可以機械式的完成(因為從小學——中學——大學都是同類型的準備活動操)。其缺點在于:1、動作內容單一、形式簡單、結構不變,較枯糙無味,無新穎性,提不起學生做操的興趣,學生只是應付了事。2、肌肉、肌腱得不到充分伸展、關節活動范圍較小較易受傷。3、不能緩解緊張,對精神的調節不夠。4、達不到準備活動的最佳效果,不利于主教材的開展,教學效果不理想。
伸展體操是在大約20多年前,由美國的運動醫學專家發明的,它受東方瑜伽動作的影響,英文詞中的STRETCH是伸展、牽引的意思。伸展體操的概念就是要有意識地把支持身體的肌肉和肌腱伸展,并使伸展狀態保持一個短暫時間。伸展體操可把肌肉和肌腱慢慢地伸張,對處在他們之間的知覺接收器給予刺激,通過反射機能的作用,可以達到防止肌肉組織機能的下降,消除肌肉中的疲勞物質,使肌肉組織富有彈性,防止受傷。
本文作者通過文獻資料調查、檢索發現,國內網站和圖書館的現有資料中未能查閱到有關體育課準備活動操的教學改革研究,為了填補此項空白,本文作者根據伸展體操的生理學作用和其新穎多變的動作結構、形式、內容,將它運用到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準備活動中,為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操的研究空白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2009年,隨機選取福州大學2009級公共體育課女生兩個班,每班55人。實驗班的準備活動操進行伸展體操練習,傳統班的準備活動操進行傳統徒手操練習。并發放問卷110份,回收1l0份,均為有效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比較分析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2結果與分析
2.1伸展體操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具體實施和運用
2.1.1伸展體操的教學內容素材的選擇
2.1.1.1音樂的選擇:快板音樂和慢板音樂。
快板音樂主要選擇激情、奔放、節奏感強、活力、動感的迪士高、爵士樂或單今流行的快歌音樂,其節奏速率在l0秒20拍一24拍為宜。如麥克杰克遜的《熱血舞場》等流行快歌音樂。以四拍一動作為宜,動作速度快。慢板音樂主要選擇優美、動聽、柔和并寓情感投入于一體的西洋、民族、大自然等抒情音樂,10秒12—16拍左右。如鋼琴、薩克斯、小提琴等西洋樂曲;古箏、琵琶、二胡等民樂以及各種大自然的聲音。以八拍一動作為宜,動作較緩慢。
2.1.1.2練習動作的選擇:徒手伸展體操、輕器械伸展體操和專門器械伸展體操。
徒手伸展體操它是根據人體各部位的特點,從頭、頸、肩、胸、軀干、腰部、髖部、上肢、下肢等各部位選擇各種動作,進行身體各部位的伸展練習,它又包括單人和雙人動作。輕器械伸展體操是在徒手伸展體操的基礎上,手持輕器械(如:繩.、圈、牛皮筋、紗巾、體操棍等)將舞蹈動作和伸展體操結合創編的組合練習。專門器械伸展體操是利用平衡木、把桿、鋼管、高腳椅、健身球等專門器械,根據器械的實際情況,結合伸展體操的動作進行身體各部位的舞蹈組合的伸展練習。
2.1.2伸展體操作為準備活動操的實驗過程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場地情況、現有器材創編了一套伸展體操。實驗組采用新創編的伸展體操,結合音樂,教師領做,學生模仿進行練習。傳統組采用原有的操種和教學方式。在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傳統組各進行了身體素質的初測,作為前測指標。在經過10周的準備活動操教學活動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傳統組的身體素質進行復測,作為后測指標。然后分別對實驗組和傳統組在實驗前后所測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是否有差異?并比較分析學生期末的跳高考試成績。
2.1.3實驗監控
在實驗過程中,伸展體操套路的總節數與傳統徒手操相同,外界環境、氣候均等、做操時間在同一時段,教師不進行課外輔導。
2.2伸展體操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準備活動中運用的實施效果
2.2.1伸展體操的運用對學生做操態度的影響
調查表明,實驗班和傳統班在學習態度上有明顯差異,這是因為傳統徒手操動作套路成舊、枯糙、無趣,千篇一律,學生做操感覺就是機械式的。而實驗班的學生對伸展體操這一新穎準備活動操種表示極大興趣,即有音樂伴奏,動作又新穎,還是具有時代特征,對身體和精神又有良了的促進作用,學生馬上就對它產生了興趣。
2.2.2伸展體操的運用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
實驗前,對傳統組和實驗組的學生分別進行柔韌、力量、耐力、靈敏的身體素質的測驗,經過10周的教學分組實驗,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體能測試評分標準,以四項素質為指標,對兩組學生的指標進行比較分析。實驗前兩組學生在身體素質四項指標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在實驗前,學生身體素質是在同一水平上,通過實驗后,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均得到提高。實驗組在靈敏和柔韌素質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看出:實驗組在實驗后,靈敏和柔韌素質明顯優于傳統組,其它指標在統計學上雖無明顯差異,但在平均值上均優于傳統組。實驗前后實驗組跳高成績明顯優于傳統組,具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證明: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運用伸展體操比傳統徒手操的教學效果好。
2.2.3伸展體操作為體育課準備活動操的運動功效
根據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將伸展體操作為準備活動操的功效明顯優于傳統徒手操。由于伸展體操具有一定的生理學作用,進行伸展體操練習,可慢慢地伸張肢體,使肌肉的律動產生輕微收縮,起到增加肌肉內壓,加速靜中的血液流動,消除疲勞物質的作用,并能促進血液回流到心臟。經常做伸展體操,能擴大關節活動范圍,防止運動損傷和出現意外,還可維持肌內肌腱的柔韌性,使之因疲勞而發硬的肌肉變軟,減輕疲勞而產生的疼痛,對身體和精神有良好的效果,并能使肌肉和肌腱保持一定的緊張度,平衡機能保持在良好狀態,消除精神緊張,情緒不安等現象,并預防肌肉和關節僵硬。因此,學生在經過伸展體操的練習后,體會到了伸展體操作為準備活動操不僅可以熱身,還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伸展體操明顯優于傳統徒手操。
2.2.4伸展體操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運用的教學實施效果
2.2.4.1提高了學生練習興趣,參與意識增強在教改方案中,伸展體操作為準備活動操,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伸展體操動作,在動作素材上融人其它元素,使動作多變、新穎;在音樂選擇上采用多種風格;在動作內容上力求豐富多彩;在輔助形式上也是選用當今流行趨勢。使學生在聽覺、視覺、觸覺和動覺上感到從來沒有嘗試過,使她們保持新鮮感,練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在運動中獲得了快樂,參與意識增強。 2.2.4.2學生互幫互助、合作意識得以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有雙人配合的動作,這就要求同學之間要建立互幫互助的合作精神;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以及老師在幫助同學完成動作的過程中,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語言與非語言的交流,合作精神得以體現。
2.2.4.3能有效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由于學生對伸展體操產生了興趣,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當中,身體得到全面鍛煉,而且伸展體操具有一定的生理學作用,增強了學生體質,增進了學生健康,學生的體能也得到飛速提高,身體素質成績的提高就可看出。
2.2.4.4對主教材的學習和掌握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學生參與意識增強,積極投入到準備活動練習中,充分熱身,避免了受傷,對主教材的教學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所教動作,學生都積極配合、積極參與,使教學秩序良好,教師指導興致提高,學生學習興致高漲,教師和學生的良好狀態互相影響,并將這種狀態帶入主教材的學習當中,對主教材的學習和掌握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實驗組學生的跳高成績明顯優于傳統組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2.2.4.5教學效果良好,提高了教學質量由于學生都以最佳的狀態進入整堂體育課的學習當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良好,并很好的完成了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一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大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從問卷調查中就可以證明:在教改實施認可程度調查上,實驗班對伸展體操運用的認可程度明顯優于傳統班。
3 結論和建議
3.1結論
3.1.1將伸展體操運用到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實驗研究以及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可以看到,此項教改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實效性。
3.1.2從問卷調查和實驗研究中看出將伸展體操運用到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教學改革比傳統操更能帶動學生練習的興趣,并積極投入其中,同時也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從身體素質指標和期末的跳高成績也可看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3因為伸展體操具有調節人的精神狀態、調理身心的作用,使學生保持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進入課的基本部分,為基本部分教材的學習做好鋪墊,圓滿順利的完成一節體育課,并提高了教學質量。
3.1.4經過實驗,實驗組的身體溫表素質指標和期末跳高成績都優于傳統組。雖然我們不能只以身體素質指標和期末跳高成績來評定伸展體操在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運用比傳統操效果好,但是伸展體操的運用對一節體育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是肯定的。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或許是學生對新穎的伸展體操操種產生了新鮮感,使之積極的投入練習,從而使成績得到提高。因此,對這一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
3.2建議
3.2.1伸展體操對于肌肉、韌帶的伸展以及關節靈活、協調水平、自我控制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伸展體操的動作易學易記,又具有流行性,時尚大方、新穎,對于動作協調性優劣的學生都能適應,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練習,可作為一種終身鍛煉的方式。
3.2.2伸展體操不僅僅只作為準備活動的內容,還可作為一節體育課結束部分的放松操、可作為一次大強度課后的放松整理動作。通過伸拉牽引肌肉肌腱,起到消除疲勞、放松肌肉,調節、緩解緊張的精神狀態。
3.2.3伸展體操具有空間變化感,可以是站立式的也可以是地面上的,可以是蹲式、跪式、躺式的,躺式還可以是俯臥、仰臥、側臥等等,充分發揮想象力,創編適合自己學生的伸展體操。(場地允許的情況下)
3.2.4伸展體操可以融入其他元素組合成為:如藝術體操+伸展體操=藝術伸展操、芭蕾+伸展體操=芭蕾伸展操、太極+伸展體操=太極伸展操、爵士+伸展體操=爵士伸展操,拉丁+伸展體操=拉丁伸展操等等,主要是以伸展體操動作為主,加人其他舞蹈元素,創編出新穎多變的多元伸展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