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效果?
來源:投稿網 時間: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思考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效果
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不僅是學校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用人單位生存和競爭的核心因素。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直接關系到用人單位的生活質量。因此,在學生培養中,要更加注重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將校園課程教育與企業實踐教育有機結合,為培養優秀人才創造有利環境。
(1)調整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成效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的最終目標,需要調整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這不僅是建立職業道德教育有效模式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新時期深化職業道德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和重要重點。一般來說,有兩個目標:一是人才培養目標。鑒于高職院校系和專業眾多的現狀,通過校企合作,將不同行業的職業道德標準納入人才培養目標,作為深化職業道德教育改革的宏觀指導。二是人才德育培養目標。高職院校以社會知名企業職業道德文化標準為基礎,與社會知名企業進行深入的企業文化合作,無縫銜接,不斷調整和明確人才道德教育培養目標。
有了目標,就必須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才能實現。只有根據現有的教學資源,調整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課程設置,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通過在專業課上增加行業道德標準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實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的實際效果;同時,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選修課和實踐課教學,不斷完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教學計劃,增加職業道德教育選修課和實踐課教學內容,走職業道德教育專業化、專業化的道路。需要注意的是,在職業道德選修課和實踐課教學過程中,學校不同專業開設的選修課中的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也應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實踐過程中,要突出行業職業道德的特殊標準和要求,使學生在實踐中明確就業前景和就業要求,達到加強社會道德教育的效果。
(2)促進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方法多樣化,提高職業道德教育質量
為了使學生更直觀、更有效地接受職業道德教育,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科學、合理、多樣化的職業道德教育方法,科學、合理地選擇合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實踐教學、典型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實現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積極指導,促進學生習慣和內化行業職業道德,更符合用人單位職業道德就業的要求。同時,積極思考創新,輔以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主題教育活動,拓展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第二課堂,加強媒體指導,提高職業道德教育質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增強針對性、配合度、精細度等,使各種方法靈活有效地結合起來。例如,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實際效果,可以分年級開展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活動。安排一年級學生參觀企業,感受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二年級開設職業道德教育選修課和實踐課,邀請專家或優秀畢業生返校開展職業道德講座;三年級開展內容明確、針對性強的職業就業指導,特別是行業就業職業道德規范;在實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化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習慣,規范職業行為。其次,在拓展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第二課堂的過程中,除了推薦學生到用人單位實習外,還可以將企業職業道德標準和職業文化引入校園,讓學生隨時看到企業職業道德標準,感受到真正工人的存在。再比如,借助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優秀校友的榜樣作用。學校廣泛收集優秀畢業生的事跡,建立畢業生評價檔案,與校友保持長期聯系,建立校友網校友論壇。以校友手冊、校園展板、新聞專欄、微博、公共平臺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優秀校友的事跡。根據學生的意愿,邀請高度關注的優秀校友進行職業道德講座,充分發揮榜樣的吸引力,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
(3)逐步消除校企職業道德教育重點差異,引導學生充分把握職業道德核心
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與用人單位對職業道德教育的關注存在差異,目前仍在正??煽胤秶鷥?。然而,隨著企業自身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兩者之間的矛盾將產生,導致高職院校和企業的發展將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和障礙。只有以用人單位的職業道德關注為導向,才能促進職業道德教育的強大合力,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和諧快速發展。一是找出企業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引導學生認同主要因素;二是根據企業職業道德教育的重點,調整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4)根據企業職業道德教育評價的核心因素,促進學生真正接受職業道德教育
為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高職院校應以企業對招聘人才的反饋為職業道德評價,建立充分反映市場發展導向的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職業道德教育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及時了解企業職業道德教育評價的重點和重點,特別是職業道德評價的不滿,掌握企業職業道德教育評價的核心和重要內容,認同學校的相關措施和對策,積極實踐,確保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