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態學報投稿地址
植物生態學報詳細信息
植物生態學報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植物生態學報投稿要求
植物生態學報雜志投稿須知:凡向本刊投稿者,請作者保留底稿,請按順序編頁碼(包括圖、表、參考文獻)。題目 簡潔明了,突出文章創新之處,一般不超過20個字。作者/單位(中、英文) 多作者(一般不超過8人)須注明通訊聯系人及其E-mail地址,單位請注明標準全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關鍵詞/摘要(中、英文) 中文摘要約400字,關鍵詞3~5個;英文摘要可適當詳細些。資助項目/致謝 第一頁下注,資助項目注明批準號。正文 各級標題區分,圖表位置標明,盡量避免腳注,如有,在該頁用橫線同正文分開。首次出現的種、屬名稱請附拉丁學名,并請核對無誤。稿中的外文字母、數學符號請標明文種,大、小寫,上、下標,正、斜體。參考文獻 擇主要列入(正文中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力求準確,并用原作者英譯。引用格式如下:
1、中、日、俄文文獻請用英文引用;中文文獻作者姓名、期刊名附中文對照;。
2、作者請列全,第二作者起名字的縮寫在前,姓在后;最后兩個作者間加“&”;。
3、作者名后一律加縮寫點;作者間加“,”隔開,僅有一個作者時,作者與出版年間不再加“.”隔開;。
4、中、英文期刊名都請使用全稱,排正體;。
5、所有參考文獻請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順序排列;。
6、未公開發表的文獻和資料在該頁文下腳注即可。圖和表 文中圖、表力求精簡(各1~3個為宜),圖題、表題和圖表內各欄目均需中、英文(或拉丁文)對照。圖表請自行插(或貼)入文內;表一律用“三線表”。有國界地圖必須最新正式出版、標明比例尺(1式3份);照片要求清晰,層次分明,反差較大為宜,勿用翻拍照片。線條圖用墨汁繪制在硫酸紙或白紙上,線條粗細均勻,較簡單的坐標線條圖(印刷頁上排半欄),橫寬120~170mm,較復雜的(印刷頁上排通欄),橫寬260~320mm。計算機繪制的線條圖可按印刷時的實際大小繪制,半欄圖不寬于80mm,通欄圖不寬于170mm。圖版拼成160mm×240mm。主線(函數線)粗0.25~0.5mm,輔線(坐標軸)為主線的一半。計量單位 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如濃度單位用mol.L-1,mg.L-1,時間用s,min,h,d,來稿必須清稿、定稿,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度量衡單位一律采用最新方案。磁盤文件 建議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Word6、0或以上版本;MS-DOS操作系統(6、0)以上版本;方正排版文件。正確標識軟盤,包括操作系統和h所用軟件、文件名及稿件編號,自留備份,保證文件是最后定稿,磁盤文件應與打印文件一致。
植物生態學報雜志簡介
本站主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植物生態學報》官方網站。辦理業務請聯系雜志社。
《植物生態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55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3397/Q,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植物生態學報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植物生態學報參考文獻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散孔材和環孔材樹種導管及葉片功能性狀的比較
植物導管結構特征對其自身的生存策略具有重要影響,但目前對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這方面的認識仍然不足。為了研究這一地區的植物導管特征與葉片功能性狀之間的關系,該研究選擇廣東石門臺自然保護區亞熱帶森林中兩種優勢種桂林栲(Castanopsis chi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通過比較旱季(10月至次年3月)兩樹種的導管形態特征、葉片形態特...
基于根系發育分級的砂壤土下成熟林木根系構型分析
基于根系發育分級標準分析不同等級根系的形態特征和各級根系的生長發育策略,可以為未來成熟林木根系預測和模型構建提供參考。該研究以30多年生的兩個毛白楊(Populus tomentosa)和一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根系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全挖法獲取研究材料,以Rose(1983)提出的發育分級標準作為根系分級標準,分析了不同等級根系的基徑、根長...
模擬增溫及分解界面對茭草凋落物分解速率及葉際微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挺水植物的凋落物是濕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闡明氣候變暖以及生境差異對濕地挺水植物凋落物分解過程及葉際微生物的影響對揭示濕地生態系統關鍵物質循環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以滇西北高原典型濕地優勢挺水植物茭草(Zizania latifolia)為研究對象,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了茭草在模擬增溫(1.5–2.0℃)及不同生境(大氣界面、水界面與...
功能多樣性對典型闊葉紅松林生產力的影響
為比較生物量比率假說與生態位互補假說在解釋生產力變異的相對重要性,探討生物多樣性和生產力之間的關系是否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該研究依托小興安嶺9 hm~2闊葉紅松(Pinus koraiensis)林動態監測樣地,通過計算群落初始生物量、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植物性狀的群落加權平均值和測定環境因子,運用線性回歸模型、結構方程模型,比較了...
刈割干擾和養分添加條件下Epichlo?內生真菌感染對羽茅所在群落多樣性和生產力的影響
Epichlo?內生真菌感染能夠影響宿主植物的種內和種間競爭力,但目前關于內生真菌感染對宿主植物所在群落多樣性和生產力影響的研究較少。該研究以感染(E+)和不感染(E–)內生真菌的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及其原生境中常見的5種植物構建人工群落,探究在不同養分水平和刈割條件下內生真菌對宿主植物群落的影響。結果表明:內生真菌對宿主植物群...
熱門評論
1月11號投稿了的,3月26號第一位外審專家審稿完成,但是第二位外審專家到現在4月底了,兩個專家一個好,一個提了四個問題,答復完兩天就錄用。植物生態學報,效率還是挺高的。
很不錯的一本雜志,關于植物生態學報雜志審稿老師的審稿意見呢,我覺得我投出去的工作本來就是完整的,審稿意見少也正常。遇到小同行說的多點,遇到大同行說的少些,實在沒話說說說格式也很正常,沒啥出我意外的地方。基本審稿意見和稿件本身質量是成正比的。
植物生態學報雜志編輯很負責,每次有什么情況都會發郵件及時通知作者,而且審稿是在假期,編輯每天都會給審稿人發郵件催審。審稿人細節方面看的很仔細,很值得。
第一次投稿,審稿兩個多月后回復結果:修改后再審。修改后又等了將近兩月結果返回:錄用。從審稿意見來看,感覺植物生態學報雜志的審稿人無論是學術水平還是審稿態度都很好。
第二次訂購了,很滿意。投稿網一如既往的好,一如既往的支持。發貨速度快,書的質量好,還是正版。
書收到了,很不錯。快遞很快,很精美,是我想要的。謝謝投稿網,也謝謝快遞公司!客服態度很好有什么疑問都會解答,非常滿意。接下來開始我的水晶學習之旅。滿分。
期刊審稿速度快,流程很是規范!編輯態度好,工作效率高,非常值得稱贊!創造雜志一直口碑就挺不錯,望越辦越好!等待,應該很快就能見刊咯··
植物生態學報審稿人很負責,給予了肯定評價,我很開心。而且自己運氣較好,審稿人修改后2個星期后錄用。個人感覺雜志要求較高,能夠有一些理論上的突破可能更受喜歡。
植物生態學報審稿時間快,專家提出的意見也很中肯,有格式上的問題,也有文章內容上的問題,只要文章質量好,就能過關。文章質量可以的話,建議考慮。
第一次投植物生態學報,經外審專家和編委終審后收到退稿通知。感覺專家的意見很到位。9月底投出,10月中旬接到退稿通知。中間由于匯初稿費時自己耽誤了一個星期左右,所以總的周期大概2個月多一點。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