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藥投稿地址
中草藥詳細信息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中草藥投稿要求
《中草藥》雜志是由天津藥物研究院和中國藥學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科技學術性期刊,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于1970年創刊。曾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國家期刊獎、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行業最高獎——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百強科技期刊、中國最美醫藥衛生期刊、天津市優秀出版物獎期刊獎,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資助、中國精品科技期刊TOP50項目資助、中國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設計劃項目資助。本刊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和中醫藥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1級期刊,入選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國際藥學文摘》(IPA)、荷蘭《醫學文摘》(EM)、荷蘭《斯高帕斯數據庫》(Scopus)、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波蘭《哥白尼索引》(IC)、英國《質譜學通報(增補)》(MSB-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CSA)數據庫,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文摘》和《全球健康》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
《中草藥》主要報道中藥研究及應用的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內容包括:中藥及天然藥物化學成分,藥劑與工藝、生藥炮制、質量控制、檢驗方法,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藥用植物的栽培、鑒別、資源調查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并辟有中藥現代化論壇、專論、綜述、藥事管理、數據挖掘與循證醫學研究、新產品、新設備、企業介紹、學術動態和信息等欄目。
本刊實行同行評議,嚴格遵守相關出版倫理規范。本刊實行網上投稿,請登錄www.tiprpress.com進行在線投稿,不再接受紙質投稿。報道新化合物及其活性評價的論文,實行綠色通道,快速發表,且版面費優惠(論文需提供高分辨質譜、碳譜、氫譜、二維相關譜等原始圖譜作為附件)。下列文章將優先發表:①有重大新發現;②兩院院士的論文;③有重要指導性意義及具有廣泛應用價值的文章;④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家、省、部級以上攻關或重點項目,開放實驗室的研究項目。
1 論文的內容要求
論文應論點鮮明,數據可靠,層次清楚,文字簡練,結論準確。
2 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
須遵循醫學倫理基本原則。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委員會(單位性、地區性或國家性)所制訂的倫理學標準,提供委員會的批準文件(批準文號著錄于論文中)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對于動物研究,所有研究人員需提倡人道地進行動物實驗,必須嚴格遵守動物實驗的各項倫理條例,并提供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文件(批準文號)。
3 論文的撰寫要求
3.1 文題
每篇來稿均要有中、英文題名。中文題名應以簡明、具體、確切的詞語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并有助于選擇關鍵詞和分類號。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或公式。英文題名首字母大寫,其他均小寫,英文文題中盡可能不用冠詞。
3.2 作者及工作單位
論文署名不應過多,應限于參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該文有關問題及對文稿內容負責者。若第一作者或第一單位有變動,應提供單位證明。對論文有貢獻的其他人員如協助工作或提供資料、材料者可放在志謝項。姓氏的漢語拼音字母全部大寫,復姓應連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不加連字符。工作單位名稱用全稱,不用簡稱或縮寫,工作單位后寫出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并附單位英文名稱,應與中文單位名稱對應。中文通信作者用“*”標出,英文不標。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單位還應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之后加列國名,其間以“,”分隔。
文題和署名書寫示范例:
《網絡藥理學評價方法指南》解讀
牛 明1,張斯琴2,張 博3,楊 擴2,李 梢2*
1.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 血液病醫學部,北京 100071
2. 清華大學北京市中醫藥交叉研究所,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學研究部,北京 100084
3. 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天津市創新藥物早期成藥性評價企業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457
Interpretation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Evaluation Method Guidance
NIU Ming1, ZHANG Siqin2, ZHANG Bo3, YANG Kuo2, LI Shao2
1.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Fifth Medical Center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71, China
2. Institute of TCM-X/Bioinformatics Division, BNRIST /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Early Druggability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Drugs, Tianjin International Joint Academy of Biomedicine, Tianjin 300457, China
3.3 摘要、關鍵詞
文稿須附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關鍵詞不少于5個,盡量選用《漢語主題詞表》和《中醫中藥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主要的自由詞和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隔。研究性論文的中、英文摘要均采用4要素結構式書寫,即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綜述性論文需寫出指示性摘要。英文文題、關鍵詞及作者名稱和單位務必與中文對應。摘要、關鍵詞作為標識詞其后應加冒號。
3.4 地腳線
①收稿日期:由編輯部填寫收稿的具體日期。②基金項目:應注明國家有關部門的正式基金名稱的全稱(子課題不用寫具體名稱)及合同號,多個基金之間用“;”分隔。③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并提供詳盡的聯系方式(電話、傳真、E-mail等)信息。
地腳線書寫示范例:
收稿日期:2024-01-11
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團隊項目(ZYYCXTD-C-2020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19301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8190389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81721002)
作者簡介:梁龍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藥理與毒理學。E-mail: lianglongxin00@hotmail.com
*通信作者:柏兆方,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從事中藥藥理與毒理研究。E-mail: baizf2008@hotmail.com
肖小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臨床中藥學研究。E-mail: pharmacy302xxh@126.com
3.5 引言
概述本研究的理論依據、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提出論文研究的目的。
3.6 正文
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且簡明扼要。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層,采用1、1.1、1.1.1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空1個漢字接排標題。
3.7 藥物、試劑、動植物和主要儀器
寫明規格和來源,藥名符合《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及《國際非專有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ry Names,INN),不用代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新藥則用批準的藥名。新化合物采用IUPAC命名原則給出一個完整的系統名,同時應再取一個得體的中、英文俗名。首次出現的外文簡稱(縮寫語)應先寫出全稱(中、外文全名),然后才能直接應用。動植物實驗材料必須附正確的拉丁學名,并提供鑒定人(姓名、職稱)及其所在單位,實驗動物需提供許可證號。復方制劑應提供起主要藥理作用的藥味名稱和內在質量控制方法;藥理研究論文的實驗對象可為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有效部位群以及主要藥味有內在質量控制方法的復方制劑(需注明主要成分含量);粗制劑、水煎劑等無質控標準的研究論文不予刊用。
3.8 方法
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獻,對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如是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以便他人重復。
3.9 單位和符號
常用度量衡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的國際符號表示,距數字1個自然間空,不加縮寫點,如長度單位1 m、3 dm、3 cm、4 mm等;時間單位1 s、2 min、3 h、4 d等;土地面積的單位km2(千米2)、hm2(公頃)、m2(米2),“畝”從1992年1月起就停止使用。當量濃度N、體積克分子濃度M已不用,用mol/L為濃度單位。1 M硫酸為1 mol/L硫酸,1 N硫酸為0.5 mol/L硫酸。表示微量物質含量的ppm和pphm等已停用,寫成1×10?6和1×10?8。以往用來表示化學位移值的ppm也已棄用,如δ=2.5 ppm應寫作δ=2.5。旋轉速度應為r/min。RSD(相對標準偏差)不用cv(變異系數)。A(吸光度)不用OD(光密度)。“比容”改為“質量體積”或“比體積”。靜脈注射(iv)、肌內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腦室內注射(icv)、動脈注射(ia)、口服(po)、灌胃(ig)應采用縮寫。
為了減少排印錯誤,英文大小寫、上下角標、希文及斜體字均請在文中書寫清晰。量符號,如p(壓力)、V(體積);生物學中屬以下(含屬)的拉丁學名,如Valerian officinalis L. var. latifolia Miq.;化學中表示旋光性、構型、構象、取代基位置等的符號,如d-(右旋)、dl-(外消旋)、o-(鄰位)、p-(對位)、m-(間位);含雙鍵化合物的空間結構,如Z(順式)、E(反式);手性化合物空間結構,如R(順時針)、S(逆時針);氨基酸、肽類、糖類等:D(取代基在右側)、L(取代基在左側);取代位的元素,如N、O、P、S;常數k;一些統計學符號,如樣本數n、均值、標準差s、F檢驗、t檢驗和概率P;拉丁文字,如in vivo、in vitro、in silico、po、et al;基因,如PMK基因等均為斜體。特別注意的是,蛋白需正體,如PMK蛋白。另外s(秒)不能寫成S,kg(千克)不能寫成Kg,mL(毫升)不能寫成ML,pH不能寫成PH,t1/2不能寫成t1/2,Vmax不能寫成Vmax,Cmax不能寫成Cmax,tR不能寫成RT,μ不能寫成英文u等。
3.10 數字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為準。
3.10.1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且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3.10.2 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和時刻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如1999年不能寫成99年。
3.10.3 阿拉伯數字使用規則 ①多位的阿拉伯數字不能拆開轉行;②計量和計數單位前的數字必須用阿拉伯數字;③小數點前或后超過4位數(含4位),應從小數點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出1/4個字距,不用千分撇“′”;④純小數須寫出小數點前用以定位的“0”;⑤數值的增加可用倍數表示,減少只能用分數或%表示,例如增加1倍,減少1/4或25%。
3.10.4 任何一個數值只允許最后1位有誤差,因此,必須正確地表達有效數字。在一組數據中,通常以s的三分之一來定位數,例如(7.324±0.270)mm,它的s/3=0.09 mm,達到小數點后第2位,故平均數也應寫到小數點后第2位,即寫成(7.32±0.27)mm。
3.10.5 參數與偏差范圍 ①數值范圍:5至10應寫成5~10;3×103~8×103可寫成(3~8)×103,但不能寫成3~8×103;②百分數范圍:10%~30%不能寫成10~30%,(30±5)%不能寫成30±5%;③具有相同單位的量值范圍:1.5~3.6 mA不必寫成1.5 mA~3.6 mA;④偏差范圍:(25±1)℃不能寫成25±1 ℃。
3.11 表和圖
凡用文字已能說明者盡量不用圖表,既有圖又有表,則去圖留表。表和圖應設計正確、合理、易懂,要有序號,只有1個表或1個圖,仍用“表1”或“圖1”表示。表格左右兩端不封閉,采用三橫線表,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上下行的數字要個位或小數點對齊。統計處理結果統一以*P<0.05、**P<0.01、***P<0.001表示。圖片設計應美觀,線條應平滑清晰,并請提供規范、清晰可編輯的圖片(建議化學結構式采用ChemBio Office 2008軟件繪制,字體為Times New Roman)。圖中的量、單位表示方式應量符號在前,單位符號在后,如時間t/min。如有圖注則應寫在稿內圖位的框線下,圖題之上標明,如1、2、3……或A、B、C……照片必須清晰,并提供放大倍數,符號、文字說明等需放在照片的外面,必要時“↑”標明上下方位。表題與圖題及說明(表注和圖注)均以中、英文兩種文字表示。
3.12 討論
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主要闡述論文的新發現及對結果的分析、實驗不足處,不重復引言及結果中已敘述的內容,避免不成熟的論斷。
3.13 利益沖突聲明
所有作者需陳述是否在研究過程中或得到的研究結果受到了某機構或廠商的影響,置于正文末、參考文獻前。
3.14 參考文獻
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文獻,綜述引用的文獻最好為近5年的。內部資料、鑒定會資料、待發表文章、說明書和CA(引用原期刊)等不列為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使用原語種撰寫,按照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書寫,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正文后;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對齊,并用加方括號表示,如[1],[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根據GB/T 3469規定,以單字母式標識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a. 專著和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人. 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 版本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頁碼.
[1] 劉昌孝, 張鐵軍, 彭代銀, 等. 疏風解毒膠囊二次開發研究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1: 25.
[2] 李嘉臨. 重樓皂苷I對膀胱癌的殺傷作用及潛在分子機制研究 [D]. 北京: 北京協和醫學院, 2020.
[3] Taiz L, Zeiger E. 植物生理學 [M]. 宋純鵬, 王學路, 周云等譯.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 569-596.
b. 期刊
[序號] 主要責任人. 文獻題名 [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頁碼.
[4] 劉昌孝, 張鐵軍. 基于“物質-藥代-功效”關聯的中藥創新研發思路 [J]. 中草藥, 2022, 53(1): 1-7.
[5] Liu T T, Li Q, Xu X,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ti-cancer bioactivities of seaweed polysaccharides [J]. Chin Herb Med, 2022, 14(4): 528-534.
c. 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人. 析出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 // 原文獻主要責任人. 原文獻題名. 版本項.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頁碼.
[6] 祝瑩, 江泓霄, 賈董浩, 等. 苦瓜水提多糖和堿提多糖對HepG2細胞和線蟲脂質沉積的調節作用 [A]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摘要集 [C]. 北京: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2020: 219-220.
d. 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名稱 [S]. 發布時間: 頁碼.
[7] 中國藥典 [S]. 一部. 2020: 22.
e. 專利
[序號]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 專利題名: 專利國別, 專利號[P]. 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
[8] 何細新, 羅海彬, 譚冰心, 等. α-倒捻子素作為磷酸二酯酶4的抑制劑的用途: 中國, CN 107224433 A [P]. 2017-10-03.
f. 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 電子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志]. (發布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
[9]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 (2020年第37號) [EB/OL]. (2020-11-04) [2023-02-03].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 Common/49fef22537610d8d46f8c5b63c9b335e.
[10] Cui Z K, Gu L F, Liu T, et al. Ginsenoside Rd attenuates myocardial ischemia injury through improving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via WNT5A/Ca2+ pathways [J]. Eur J Pharmacol, 2023, doi: 10.1016/j.ejphar.2023.176044.
4 注意事項
4.1 嚴禁一稿多投,一經發現,將在本刊曝光并2年內不再錄用該作者稿件。
4.2 編輯部對稿件有修改權,修改后的清樣發給作者核校。4.3 作者在上傳修改稿的同時,請下載中國藥學會主辦期刊版權轉讓協議書(登陸www.中草藥雜志社.中國或www. tiprpress.com→《中草藥》雜志→下載專區→版權轉讓協議書),簽字蓋章后快遞寄至編輯部,方可考慮論文發表。
4.4 本刊不收論文審稿費,錄用稿件收取版面費,該費用由作者單位支付。
4.5 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并寄樣刊給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
4.6 從收到稿件到發出稿件處理通知的時限為1個月。
5 聲明
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知網”數據庫。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光盤及網絡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內容編入數據庫服務報酬,不再另付。
中草藥雜志簡介
《中草藥》雜志是由中國藥學會和天津藥物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國家級期刊,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本刊創始于1970年1月。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榮獲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期刊界最高獎);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榮獲天津市優秀期刊“特別榮譽獎”;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和“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榮獲“中國百強科技期刊”;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國家新聞出版行業最高獎)。本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藥學期刊之首。多年來一直入選美國《化學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國《國際藥學文摘》(IPA)、荷蘭《醫學文摘》(EM)、荷蘭《斯高帕斯數據庫》(Scopus)、美國《烏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波蘭《哥白尼索引》(IC)、英國《質譜學通報(增補)》(MSB-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CSA)數據庫、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和《全球健康》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本刊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經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委會認定,《中草藥》雜志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并由中國知網全文收錄。
本刊主要報道中草藥化學成分;藥劑工藝、生藥炮制、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藥用動、植物的飼養、栽培、藥材資源調查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并辟有中藥現代化論壇、專論、綜述、短文、新產品、企業介紹、學術動態和信息等欄目。突出報道中藥新藥研究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和臨床應用,促進中藥現代化、標準化、國際化。
2022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中草藥》雜志2021年核心影響因子為2.809(2020年為2.191),總被引頻次13553(2020年為12011),綜合評價總分75.4,位列我國中藥學期刊學科排名第一。
2022年10月20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2年版)。《中草藥》保持了期刊領先的學術影響力,影響力指數(CI)值為1298.402,在我國130種“中醫學與中藥學”期刊中位列第一。
年報數據顯示,《中草藥》雜志復合影響因子由2021年的3.160上升到4.241,復合總被引頻次達到26 955,基金論文比0.95,WEB即年下載率為221,WEB下載量131.95萬次。
中草藥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草藥參考文獻
3D打印技術在制劑工藝中的研究進展與應用
隨著材料化學、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的發展,制劑工藝也在不斷創新與進步。近年來,3D打印技術成為制劑行業的研究熱點。不同于傳統制劑方法,3D打印技術可實現藥物的個性化生產,解決藥物存儲問題,且由于其具有生產簡單、攜帶方便、成本較低、患者依從性好等優勢,在制劑領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檢索CNKI、SCI、Springer數據庫并整理相關文獻,對3D...
中藥制劑關鍵質量屬性確認的思考
通過對中藥制劑關鍵質量屬性確認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分析,提出藥品關鍵質量屬性的確定應全面考慮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藥用物質本身的性質等方面的因素,同時還應關注中藥制劑成型的要求,體現藥物質量控制的整體性要求,以提取完整的能表征藥品性質的質量控制指標,為企業生產過程控制和藥品質量標準建立提供依據。
基于“組分結構”特征的中藥制劑質量評價策略
中藥制劑質量的科學客觀評價一直是中藥現代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歷史性難題。既往中藥制劑質量評價多采用'以點代面,以一代全'的單成分評價模式及'唯含量論'的指標選取方式,嚴重偏離了中藥整體觀的特點,難以客觀準確地評價中藥制劑質量。目前,基于多指標的中藥制劑質量評價模式已成為眾多專家學者的共識,然而中藥多成分的復雜性,使其無法實現所有...
基于臨床價值和傳承創新的中藥復方制劑設計
中藥復方是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主要形式,是中藥新藥研究和申報的主要類別和方向,中藥復方制劑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但由于中藥復方制劑具有成分復雜、基礎研究薄弱、有效成分不明確、多靶點作用等特點,再加上對中藥復方制劑研究方法、評價的局限,如何科學開展中藥復方制劑設計工作成了一個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從藥品基本...
熱門評論
編輯態度很好,審稿流程也很正規。編輯一般只和通訊作者聯系
感謝店家,包裹得很嚴實!雜志也都還很新!還送了一枚書簽,以及購物清單上的一些寄語,很細心的賣家,祝老板大賺。
第一天投稿,第二天就收到退稿通知單,說我的文章有一定的實用性,但是創新不足,建議轉投其他刊物,修改后準備投陜西電力。
3個月直接發表。本人沒有任何大牛后臺,專家意見很中肯,而且全部是直接發表。而且非常專業,很耐心的回答我的專業問題,真的好棒。
不能網上投稿,先是郵寄給編輯部。通過初審后匯審稿費,發送文章電子版。大約2個月后詢問,直接錄用了。想發的快就多交點錢加急,不知道為什么沒有審稿意見。
投稿后編輯態度不錯,外審專家給出的意見很專業。該雜志不拒差單位的稿件,充滿自信,真正的大家風范,我看還有一些職業學校的老師也在上面發了文章,相信這樣的雜志會更好的辦下去。
投了一篇,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沒有審稿意見,直接增刊錄用,主刊不予錄用,可能因為內容不符吧!但是也太慢了,長達6個月呀!
中草藥雜志審稿人對文章的指導很專業,修改之后文章確實上了很大的檔次。編輯特別好,按審稿人逐條修改后,一天后就接受了,效率真高!真的是屬于高質量雜志.
投稿10天就收到了退修的通知,中草藥挺快的!修完后編輯部對文中某個點不明白,專門打了電話來詢問,工作人員態度相當好。推薦投稿!
中草藥審稿速度那些都挺快的,就投了一篇去,沒想到這次速度是更加的快,幾天結果就回來了,修改后錄用,小修之后順利就錄用了。編輯還算可以,一般的問題都解決了!最后,祝大家投稿順利,都可以被錄用。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