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半結構化范式研究
未知
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其它專業相比教學要求獨特。由于工程管理專業服務于建設業,面向工程建設全過程,要求掌握工程全過程管理、工程造價基本理論和方法;土木工程技術與計量基本知識;具有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分析以及從事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和決策等的基本能力。除了有其科學性的一面外,還有其藝術的一面,它和個人的體驗、經驗直接關聯,它更復雜,也更少結構化。所以說,工程項目的一次性、環境的多變性、知識的復雜性、技能的經驗性、團體的合作性角度看,隱性知識的掌握在管理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半結構化教學范式則可以提供這樣的練習與實踐的機會。
半結構化教學范式近年來已經成為一種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極其重要的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半結構化教學范式的本質則是引導學生領會更多的隱性知識,幫助個體在思考、討論、爭辯過程中領悟與學習隱性知識。以美國、加拿大等國為代表的國外很多大學很注重半結構化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與教師和其他同學形成互動。
二、我國目前實踐教學環節的典型范式的特點我國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典型范式存在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實踐教學過程中偏重于顯性知識的獲取,尤其是對工程技術知識、工程管理技術的直觀感受和認知,而對于工程管理中隱性知識的學習例如經驗等的掌握普遍被忽視。
(2)由于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在實踐環節上由于一些客觀原因限制,如企業接受學生進行實習的時間以及人數限制等原因,導致實踐性教學環節都沒能得到非常有效的落實。
(3)實踐環節過程注重工程技術,輕管理決策過程的實踐與運用。
三、國外半結構化實踐教學環節的典型范式
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在專業的教學計劃中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實習,十分注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比較經典的半結構化實踐環節教學范式。本文介紹國外工程管理專業實踐環節的幾種典型半結構化教學模式:
(1)工作坊團隊模式典型的工作坊團隊實踐教學模式應用于香港理工大學,按照學年標準對學生進行相對固定的分組,成員隨機組成,自我選擇,小組自行管理,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在一段時間內充當管理主席。同小組成員可以參與對其它成員進行打分。根據年級不同,設計和開發不同的工作坊的主題和案例進行研究。這種工作坊團隊的學習范式發生了轉化,是以指導為基礎的學習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在工作坊中需要用所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還有一些問題超出所學課程的范圍,測試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和技巧的轉換程度。工作坊團隊還根據現實工程中的問題設計出過關問題。過關問題包括開放式情況和非結構性問題。允許學生從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觀點、不同的途徑得到不同的解決辦法。每個過關問題學生要寫出自己的學習經驗和貢獻。輔導老師根據學生日志內容、過程和結果寫出評語。
(2)企業與學院、科研的合作教育模式典型的企業與學院、科研的合作教育模式應用于英國、加拿大的一些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英國大學的工程管理專業做到了在學生投入實際工作之前就完成了從學校到實際崗位工作的過度。在加拿大,很多學校工程管理專業都設立了大學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項目。部分優異的大三年級學生一般在實習單位工作三到四個月后回到學校繼續選修課程。學生在校期間可以有學校提供的到企業或其它部門實習的機會或合作項目實踐機會。還有一些國外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在修完大三課程后,需要到有關部門或企業連續帶薪實習一年以上,然后再回到學校完成學業。這種非結構化的實踐教學方式開闊學生視野、將理論運用到了實踐中。
(3)靈活多樣的案例教學。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英、美等國家高等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在立足微機房建設的基礎上,普遍重視將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引入教學過程,大力推廣多媒體、可視會議、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電教手段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試圖實現工程管理案例教學的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的問題,比如有的高校在系統地收集整套的工程實施過程錄像和工程文檔資料,有的高校則在嘗試建設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工程管理模擬實驗。同時強調讓學生參與,通過案例討論方式穿插期間,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運用工程管理的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來解決所提出問題。
四、結論與建議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環節推進半結構化教學范式應包括推進工程管理合作教育模式,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加強與相關施工企業,建筑設計院、勘察院,建設單位及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的協作,實行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相結合的雙導師制;鼓勵學生建立工作坊團隊,采用滲透型的整合模式,測試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