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物流管理專業“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周艷軍
摘要:文章在分析國內外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現狀的基礎上,對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總結了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所建構的“平臺+模塊式”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和實踐。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平臺;模塊化;國際物流;化工品物流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training mode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our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abroad and at home. It conclud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Terrace & module established by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at our universit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terrace; modularizati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hemical products logistics
1構筑物流管理專業“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和意義
當今世界物流業正如火如荼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物流業的發展已經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紅紅火火的物流實踐相比之下,物流理論研究十分滯后,零星散亂,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直至目前,“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及外延還沒有真正弄清楚,物流的本質特征也還沒有被全面地揭示出來,在實踐中遇到的許多問題也找不到理論答案,中國乃至世界上都缺少物流理論。作為物流理論和實踐基礎的“物流學”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因此,建立和發展物流學科體系是致力于物流業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高素質人才是現代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國從1978年引入“物流”這一概念以來,物流業和物流人才的培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3年,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在管理和工程門類下新設立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這一方面說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已經為企業效益的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標志著物流學科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和重視。目前我國已有200多所高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本科專業,物流教育正處于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物流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貴的人力資源支持。但現代物流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一方面由于其所涉及的物流活動的專業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對物流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其學科體系尚未成熟,人才培養體系尚不完善,物流專業本科教育多屬各校自行籌劃,缺乏統一的指導,在培養方向、課程設置、教材選擇等方面往往與人才的市場需求相脫節。從而使得我國目前廣泛存在著物流專業人才匱乏、物流素養不高,物流管理水平低的突出問題。同時,在國外設置物流專業的也不多,國外同類教育也沒有上升到系統的理論層次,可供借鑒的成熟人才培養模式也很少。因此,探索和實踐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作為我國物流事業發展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尤其是作為推動物流業發展、物流人才培養為己任的物流學者,我們更有義務、有責任為我國物流學科的發展和物流人才的培養添磚加瓦。面對我國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的初創、中外運的鼎力相助、上海國際物流中心的環境、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的有利時機,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中外運國際物流學院在建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改善教學條件、嚴格教學管理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其中頗有特色的是建構并實踐了物流管理專業“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
2物流管理專業“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
2.1制訂“平臺+模塊式”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得以推廣應用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物流專業于2000年開設,屬于國內最早開設該專業的高校之一,該校物流專業堅持以物流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堅持以校企合作為手段,以服務于上海物流市場為目標,緊密結合物流人才市場的需求和發展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專業定位力求貼近社會、產學合作、錯位發展、特色求新,培養方案的制訂依據專業基本屬性,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尊重中外運意見,提出了以物流中“流程”為基點建設“學科專業基礎平臺”,以“物”為切入點建設“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
2.1.1以物流中“流程”為基點建設“學科專業基礎平臺”。在對物流市場和物流人才培養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物流專業的專業特性,首先考慮物流中共性的東西,提出物流應該以“流程”為基點建設“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該流程包括:“采購、運輸、倉儲、配送、回收”,同時包含了作為綜合性流程建構的“供應鏈管理”。
2.1.2以“物”為切入點建設“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由于物流的實際運作與實際的物的特性必須緊密聯系,針對不同的物,其運作流程有自己的特性,因此在流程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物”為切入點建設“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以更好的適應物流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鑒于對上海物流人才市場、學校師資、專業設施設備、實訓基地等各方面的考量,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目前已“開設了國際物流”和“危險品物流”摸塊式專業培養方向。
對于上海的物流市場而言,洋山深水港、外高橋碼頭、浦東機場、虹橋機場等決定了上海是全國乃至世界的貨運中心,其對國際貨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該校在2000年就開設了國際物流方向,構建了“國際物流”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同時,由于經濟的發展,對于危險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危險品的物流有其特性和要求,在2006年又開設了危險品物流方向,構建了“危險品物流”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
對于本科生在第一學年下半年、第二、第三學年,學習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程,以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主,目的在于打好物流專業的基礎;第四學年學習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課程,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物流專業方向相關實務與技能的培養,形成學生的專業個性和特長;對于專科學生,在第一學年下半年、第二學年,學習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第三學年學習模塊式專業培養方向課程。
2004年底至2005年初,在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處的領導下,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為主組織編制訂成了以“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為線索的《高等職業學院物流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得到了有關領導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評。
2005年被批準建設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建設項目。2006年、2007年,該校以上海市物流管理教育高地建設項目為契機,連續組織召開了兩屆全國物流專業建設會議,該套“平臺+模塊式”的人才培養方案也獲得兄弟院校的認同和借鑒。
2007年4月~2007年10月,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物流專業承接了上海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物流技師認證項目,該項目以物流的“流程”為基點進行構建,獲得了專家的一致好評,順利結題并得以在上海市其他高校的物流專業推廣應用。
2.2組建了適應“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的實驗和實訓基地
2.2.1校內實驗創新基地的建立。本專業堅持實驗室建設和加強硬件建設,建立先進的集教學服務、科研開發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物流實驗室。該實驗室注重實驗的仿真性,實驗項目、實驗軟件和數據直接來源于先進企業的實踐領域,從而使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實戰性。同時注重加強與社會的聯系,把物流實驗室建成社會知名的物流培訓基地。學校投入本專業建設啟動資金10萬元;中外運投入180萬元資助建設發展,其中,100萬元建成“國際物流實務仿真實驗室”(另贈送15萬元數據庫管理軟件),80萬元設中外運獎教學金;教育高地建設經費共350萬元。同時在建“全球物流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
2.2.2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物流專業為了有利于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加速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增強學校的辦學活力;有利于教育與生產相結合的原則,以及“學科基礎—工程實踐—綜合訓練”的有機結合,體現現代物流教育與科研生產的一體化、綜合化的面向21世紀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積極開展校際、校企和國際之間交流與合作,注重產、學、研合作教育,努力開拓物流學生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實踐證明,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強調實踐和工作能力的培養,走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學生的知識結構趨于合理,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創新能力等整體能力和素質上大大提高。以 “中外運國際物流學院”為契機,以與中國外運集團總公司聯合創辦的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中外運國際物流學院為基本框架,注重實習基地建設。其中“國際物流”實訓基地為上海遠洋國際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上海港集裝箱有限公司、上海環眾物流公司、上海海通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危險品物流”實訓基地為上海化學工業區物流有限公司。
2.3培養適應“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師資力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為培養師資隊伍采取多種有效辦法:
(1)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職稱高、科研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教師掛帥,以青年教師為主體,組織具有不同專長的教師,建立面向“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國際物流”、“危險品物流”的三支物流學科的專業師資隊伍,發表了一系列科研、教學和教改論文;同時成立面對具體企業的項目咨詢小組,主導和參與企業的物流項目建設和評審。
(2)堅持聘請企業、科研單位有名望的物流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擔任兼職教授,充分發揮他們的理論和實踐指導作用。
(3)堅持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企業一線掛職鍛煉和參加相關專業培訓,獲取相關的企業工作經驗和相關的國際和國內的物流資格證書。
(4)為提高教師整體水平,促進他們早日成才,積極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訪問工程師4位,專業資質 14人次 ,出國(境)訪問 8人次 ,國內學術交流 20余人次。
2.4構建適應“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的“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實踐體系
2.4.1優化課程設置,建構自己的特色課程體系。在本項目“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思想的指導下,強調素質教育,夯實基礎,拓寬專業面,跟蹤發展,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及工程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根據物流行業市場的發展和變化,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調整了原有的課程系統,構建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基礎平臺課程,采購管理、運輸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專業平臺課、國際物流和化工品物流兩個專業模塊課,同時加大實驗課的學分比重,開設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保證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外語應用能力訓練、加強實踐教學和市場營銷能力訓練。爭取在優化人才培養過程及提高教學質量上有質和量的突破。
2.4.2建設配套的“系列化”教學教材體系。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物流教育高地的建設、專業建設、教材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物流教材是教學的核心資源,培養和造就適應現代化建設和發展需求的物流人才需要高質量的物流教材作為基本保證。大力發展物流管理專業教育,必須重視物流教材建設,編寫和出版具有自身專業特色的教材。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為建設一流物流管理學科,盡快建立和完善物流管理專業學科體系框架、培養出高質量的物流專業人才,從物流學科體系建設的角度出發,在對物流管理類專業進行“模塊系列化”課程體系進行構建的基礎上,以校企合作為依托,將科研成果、教學內容與實踐工作有機融合,組織提煉了該專業的專業課程,主編并出版了由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出版的3套共20多部教材,分別適應高職高專和本科教學需要,從而形成了自己頗有特色的“模塊系列化”物流管理類專業教材體系。如:《物流管理學》、《國際物流》、《物流運輸》、《物流倉儲與配送》、《物流英語》、《物流運輸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其中,《現代物流管理學》、《國際物流與貨運代理》、《第三方物流》、《現代物流管理》四本教材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規劃教材;《供應鏈管理》被列為甘肅省物流專業自考指定教材;黃中鼎老師主編的《現代物流管理》(復旦大學出版社)2年內重印13次,總印數達75 000冊,為全國50多所高校所采用。該“模塊系列化”物流管理類專業教材具有學科體系結構安排新穎科學;適應物流應用人才培養的需要;注重編寫內容的知識性、應用性并重,著眼于物流應用能力培養;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等特色
2.4.3加強實踐體系建設,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為順應適應21世紀人才市場要求學生“上手快、后勁足”的高標準,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強能力的合格人才。全院上下,形成共識,狠抓實踐環節教學,使學生一進校就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環境中學習,三年或四年實踐不斷線,環環相扣有規范。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思路完整、設計合理、可操作性強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大綱暨執行方案,并創建了“實驗室實驗—企業見習—專業實習”的梯級實踐體系。
該實踐體系緊緊圍繞“平臺+模塊式”方向,創立模塊實驗內容的教學組織新方式。該實踐體系注重更新觀念—以“平臺知識”為基礎,以“模塊專業能力”為重點,注重引進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注重緊跟物流實踐和物流技術不斷發展,及時修訂和完善實驗和實習指導手冊,注重實踐教學中的教師責任和教學輔導方法,注重實踐教學的教師考核和學生實踐教學效果的評估。擁有穩定的企業實習基地——中外運華東有限公司,2004年至2008年共接收250余名學生實習。2006年、2007年接納3名教師掛職鍛煉。專業實驗基本編制出實驗指導書,計劃的5門專業課實驗全部開出,3學年共有18周的專門實踐教學。
3取得的成效和應用情況
(1)編制的《高等職業教育物流管理專業緊缺人才培訓指導方案》得到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部門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的高度贊揚,并將此方案定為全國的指導性方案。
(2)三套物流管理類專業教材得到兄弟院校的廣泛采用,大部分書已經兩次或兩次以上重印。該三套物流管理類專業教材于2004年上學期開始投入該校物流專業的教學實踐,教學效果良好,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3)承接完成的上海市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物流技師認證項目在上海市建橋學院、上海市邦德學院、上海市應用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推廣應用。
(4)接受了北京化工大學、上海金融學院、上海水產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兄弟院校關于物流人才培養的經驗交流。
4結束語
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改革和實踐是發展我國物流產業的迫切需要,實踐經驗證明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模塊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可較靈活的構建適應物流業界所需的專業課程體系,培養物流業所需的人才,相信通過實踐必將對新經濟環境下物流管理專業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