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聽力教學淺探
成銀
摘要:“聽”作為人類言語交際方式之一,在信息劇增,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高職學生英語聽力現狀為視角,對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因素進行分析,并就解決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英語聽力教學自然語言興趣語音知識學習習慣
近些年來,由于交際教學法的傳播,四六級考試的要求,全國高考的英語統考等等,使得聽力教學得以推廣和普及。英語教學中對聽力的要求日益強化,廣大師生都意識到“聾啞英語”的不適用性,因此,英語聽力教學逐漸受到了應有的重視。然而,并不是隨著認識的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水平就隨之提高。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感覺到,每個英語語言學習者的聽力水平明顯參差不齊,這是由于英語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一、英語教學中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因素 (一)學生的心理障礙影響英語聽力教學 學生的興趣、注意力、學習情緒和態度、意志力等這些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非智力因素雖然不是學習過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對學習的效果起著促進和抑制作用。這些因素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例如有的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提不起興趣,從心理上產生了抵觸,尤其是在聽力訓練中更少積極參與,聽力水平當然很難提高;而有的同學對英語聽力不重視,認為考試中主要考讀寫知識,聽力比重較小,也缺乏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價值,所以他們認為只要學好了語法、寫作等知識就可以考高分,這種對聽力不重視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了聽力水平;也有的同學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在聽力課堂上,教師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缺乏自信的學生常常緊張不安,焦急害怕,擔心被老師提問,被同學笑話,這種長期處于壓抑狀態的學生情緒不佳,很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二)學生的知識結構影響英語聽力教學 1、語音知識不足。例如,讀音不正確或根本不會讀;辨別不出單詞中相似或相近的因素,如 /i/&/i:/, /s/&/θ/等;不熟悉強讀和弱讀;單詞或句子重音分不清,因為有時重音位置不同會有意思不同、詞性不同、強調不同、語氣不同等;不熟悉英音與美音的區別;不適應連讀、失去爆破、同化等。 2、語法知識不足。英語聽力中,有很多句子是復合句,如果分不出主句和從句,搞不懂他們的關系,即使把句子中的每個單詞都聽懂了,也未必能理解正確整個句子的意思。學生常常會被那些句子內部之間或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弄得不知所措,搞不懂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所以,語法知識的不足也會降低英語聽力水平。 3、詞匯知識不足。有的同學詞匯量太小;有的同學聽不出介詞、副詞、冠詞、助動詞、連詞等一些弱讀的一帶而過的詞,這要靠多練習 ;有的同學不知道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詞匯上的區別,他們有時使用不同的詞來表達相同的意思,或使用相同的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如“秋天”,英國用“autumn”,美國用“fall”;而first floor在英國指二樓,在美國指一樓;如果不熟悉這些區別,就會對聽力造成影響。 4、文化背景知識不足。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特定的文化產生各具特色的語言背景。如果學生不了解其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民俗習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聽這些文章時學生就不一定能聽得懂。例如一篇介紹美國電話網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It provides 800 telephone service. 在美國,打不收費的長途電話時要加撥800這個數字。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會把這句話的正確意思“該網提供800不收費電話服務”了解成“該網提供800個電話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