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尊重理念于英語教學中──試論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王 東
內容摘要:本文在研究中職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狀況的基礎上,試圖用新的教育理念和適合當今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現代的教師要不斷反思,要寓尊重理念于教學中,使自己的教育理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做一名勇于創新的新型教師。
關鍵詞:尊重理念 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調動學習動力 樹立學習信心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和曾經教過的學生聊天,一個學習非常不好的學生說:“每個老師總認為我們學生不學習,學不會,是我們學生自己的事,其實老師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的課講得怎樣,能讓學生感興趣嗎?”他的話對我觸動頗大,是的,是該好好反思自己了。否則,我們就要被學生所淘汰,更為可怕的是,我們有可能不僅沒有教育好我們的學生,反而耽誤了他們。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認真反省一下我們的授課方式,語言表達和思維習慣是否能適應今天的學生。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使我們的思維習慣、教學模式能為今天的學生所接受。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寓尊重理念于教學中、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尊重學生的情感,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搞好教學的關鍵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你是孩子的教師,請記住,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好好學習的愿望來上學的。這種愿望像一棵耀眼的火星,照亮了孩子們所關心、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了我們──做教師的人。這顆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態度所熄滅。要是我們,做教師的人,在心里也像兒童對待我們那樣,把無限的信任也同樣給予他們,就好了。那將是一種高于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諧。”教師從出現在學生面前的第一秒起,其情緒就開始感染學生。我盡量在接班前就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精神抖擻、面帶笑容地出現在學生面前。為使學生能夠愛上我們的學校、愛上他們所選擇的專業、珍惜四年的學習機會,我有意識地去營造有利于同學們學習的氛圍。盡管我們班的學生入學分數很差,更多的同學是擇校生,但在入學教育的時候,我依然態度誠懇地對學生說:首先,王老師向你們表示祝賀!祝賀你們考上了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國家級重點學校)、選擇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開始一種與眾不同的學習(英語專業學習)、目的是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我的話雖不驚人,但同學們從我的眼神中,從我的和顏悅色中感到了我的真誠,感到了我對他們的真情實意,感到了我對他們的尊重。短短的半天入學教育,受到了非同尋常的效果,使同學們建立起了自信心,產生了學好英語的強烈愿望。師生第一次見面時,我就給同學們留下了的良好印象。當我和他們交流時,師生間產生了共鳴,他們逐漸地喜歡上了我。我的內心也產生了一種堅定的信念:我能教好這些學生。原本沒有注冊的學生,拉著家長趕快辦手續,我哪兒也不去,就跟著王老師學了。
后來的實踐證明:教師的尊重與期待,使學生的成績像他們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得到了提高。因為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可以幫助學生找回自信,主動克服自身的問題,建立良好的人格品質。當學生找回自信心,就會對老師更加信任,在學習上更加努力。
2.培養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快樂
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師生之間是否能情感交融;在于學生能否得到關心和鼓勵;在于學生在課堂上能否時常獲得成功的喜悅。
老師在課堂上要時時注意寓尊重理念于教學中,常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要能發現學生身上哪怕是微小的閃光點,要及時對學生給予肯定,這樣學生才會進步,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亮。學生只要受到了老師的關注和不斷的肯定,他們才會有成功感。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對你任教的學科感興趣,才有可能提高學習成績。“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道理是我教育學生的法寶。
我們每位老師都清楚,學生不愛學習,上課就容易說話、睡覺。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要責備學生,可以用平和的語氣和學生交流:是否我剛才那點沒有講清楚或你是否身體不適。老師時常用關心的口吻與學生溝通,學生就會感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學生自己內心就會逐漸產生自責。當學生逐漸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時,會大大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一年半來,學生每天堅持早 7:30 上課,中午 12:30,下午加課時常到學校的“回家”音樂響起而無動于衷。學生對放學后別的班的同學在窗外來來回回的走動置若罔聞。學生的學習態度是他們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我現在任教的 2003 級學生進校時英語平均分數是 52.27(及格分數是 60 分),及格率是 20%。但一學期下來,我們班參加英國劍橋一級考試的成績達到平均分 61.8(及格分數是 40 分), 及格率為 100%。二級考試及格率是 92.3%, 平均分是 49。三級考試及格率是 69.2%,平均分是 45。四級考試及格率為 85%,平均分為 46.6 分。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我感覺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他們有一股旺盛的學習熱情。現在我們班的同學不僅個個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盡量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而且有一部分同學已經不滿足現狀了,他們每天堅持看電視中的英語講座,而且自覺地做筆記并主動和我討論問題。即使是春節走親訪友期間,也不間斷學習。他們還學會了逛外文書店,知道用英文小說、字典、作文手冊等豐富書柜。家長打電話告訴我,孩子現在可知道學習了,親朋好友都覺得孩子變得讓人不認識了。
除了完成好學校的教學任務外,我還組織了我們全班同學參加了北京市中級口語考試,過級率為 100%,優秀率為 45%,其中我們班的留級生也拿下了證書。這令我們全班的同學及家長都興奮不已,這是他們的英語第一次得到社會的認可。我們利用業余時間補課,今年 3 月份我又帶領全班同學參加全國公共英語二級考試。我提高成績的原則是:“全班齊步走,一二一。”這樣才能使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能知道自己在老師心中有位置,他們才會有進步。
二、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1.上好第一堂課,使學生產生興趣
我在上第一節課時,總是注意用生動、親切的語言和表情去吸引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好他們對新老師的好奇心和新鮮感。為此,第一節課我首先給每個學生起了個英文名字。為了使大家相互了解、記住每個人的名字,我在講課時,盡力用他們的英文名字。第一節“相互認識”是我們的重要內容,我在全班示范后,請同學們用 pair work 的形式練習,然后再用 group work 的方式擴大認識的范圍,最后,請同學站起來在全班采訪,進行實際應用。這樣,學生之間一下子就消除了生疏感。同時,由原本上課都是老師講,學生聽,全班圍著老師轉的教學模式改為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模式,學生覺得新鮮,好奇,有意思。45 分鐘的課興趣盎然地結束了,他們感到意猶未盡,這多少吊起了他們一些胃口,使他們期待下節英語課的來臨。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師每節課都能燃起學生的激情,讓他們總用等待的目光迎接你的到來,學生上課還會聊天、睡覺、干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嗎?
2.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增強學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讓學生能夠全神貫注地學習 45 分鐘,就一定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總感到新奇。比如:課上我時常采用全班討論、pair work、 group work 還有 interview 等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使學生時時感到有新意,使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課堂不僅是老師的,更是他們自己的,他們才是課上的主人。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使用各種適合學生的方法,讓學生不時地感到學習中的樂趣。當然,無論我們老師在課堂上采用什么樣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都一定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去設計。我們還應注意明白學生出現錯誤是正常的,學生就是在改正每一個錯誤中進步、成功的。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會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問答式、查字典式等不同的方法講授課文。首先,讓學生利用幾分鐘自己快速地閱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并提出問題;第二步,我領著大家一起閱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全班一起對同學們的問題進行討論。同時,在遇到生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做查字典練習──教給他們查字典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字典等等;第三步,帶領全班做聽力與閱讀訓練;第四步,讓學生分組討論課文中的內容,做簡要的復述。在每一次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能力,當學生逐漸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時,會大大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有兩次,學校因故停電,寒冷的冬季,沒電沒暖氣。早上 7 點多鐘,教室里光線微弱,我對同學們講,今天碰到特殊情況,我們不進行聽寫了,同學說:我們可以寫,不然我們白背了。我只好將同學們盡可能地集中到靠窗戶一邊,中間沒有任何休息,連續上了兩節課和一個早自習。班上,沒有一個同學喊冷,叫喚黑。他們依然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全然不管外界發生任何事情。那情景,真的好讓人感動。臨下課時,我表揚了班上的每一個同學。最后,我說:你們執著的學習精神好讓我感動,不過,Ms Wang 讓你們受委屈了。我向你們道歉。馬上有同學說:您不知道英語課有多吸引人。我想,這一切都應歸功于對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尊重”。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實行分層次教學,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性差異,有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表現的悟性強些,接受能力快些;有些學生則反應慢些,反復講的內容都不能很好地消化掉。分層次教學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各類學生的需要,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的提高。
1.分層授課
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要求時,應注意到不同層次學生的承受能力。通過分層次的授課方式,樹立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樂趣,逐漸具備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比如:成績好的同學,在回答完問題后,讓他們講出原因;成績稍差的同學,則只要求他們給出答案。再如:朗讀課文,基礎好的同學,朗讀后要對課文進行復述;基礎一般的同學,朗讀后要求他們能回答相關問題;基礎薄弱的同學,只要求他們朗讀流利。這樣分層次的要求,使得學生總感到有希望,使每個同學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覺。學生不會因總不能達到老師的要求而喪失學習的興趣;老師也會因學生完成了既定要求,對他們時常給予鼓勵。良性的循環使學生對英語學習越來越感興趣。
2.分層輔導,分層要求
對于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層次的輔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對于基礎較好,領悟能力較強的同學課后就盡可能地以滿足他們的學習欲望為主要目的。比如:對班上前三分之一的同學,我主要以培養他們學習能力為主,對他們提高要求,在學習方法方面指導他們,讓他們在完成好學校的作業外,再額外做些補充練習,給他們定的目標是要達到考級優秀;班上的中等同學則要求他們基本掌握課上所學內容。課后也主要以輔導當前所學知識為主,他們的奮斗目標應是考級達到良好;而對于那些不具備學習能力,基礎薄弱的同學,主要采用以舊知識帶新知識的方法進行補課,使他們能盡快上課聽得明白,跟得上為目的。給這部分同學提的要求是考試過級。
由于目標的確定是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在征求他們自己的意見后制定的,因此每一個學生都非常認可。他們覺得這個目標是切實可行的,只要發奮努力,跳一跳,再蹦一蹦,就能實現。認識統一后,大家都非常勤奮,每天他們會利用課下的一切機會來找我主動學習。當天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放學后一定自覺留下來補上。
分層次教學促進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由于有既定的學習目標,因此也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的保持。提高成績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
通過高一年級(12)班的教學實踐,使我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要做到以下幾點: 1、現代的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要寓尊重理念于教學中,使自己的教育理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做一名勇于創新的新型教師;2、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認知規律,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懷、溫暖、誠意和平等待人;3、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文化修養,不斷調正自己的心態,增加個人魅力; 4、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5、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6、引導他們逐步明確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將學習與就業聯系起來,從而產生永不衰竭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