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激起學困生學習英語興趣的“三心五法”
卓東蓮
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在英語方面學習的學困生越來越多,特別是到了九年級,很多學困生已經打算放棄學習英語。面對眾多的學困生,很多老師因為內心著急而采取了過激的方法,比如對學困生沒能達到期望的目標而生氣、批評、懲罰甚至向家長告狀。但結果是適得其反,不但沒能讓學困生進步,而是進一步加劇了學生“自暴自棄”。怎么樣才能讓學困生重新樹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呢?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研究,我認為激起學困生學習英語興趣主要有以下“三心五法”。
愛心
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
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愛的體現首先是師生間在教學中進行情感交流。學生在七年級時,他們的上進心、模仿性和學習積極性都較高或較強,但在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失敗”后,往往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信心。在這關鍵的時刻,學生最需要的是教師的引導。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從以下兩方面努力:首先,可以為學生承擔責任,說聲“你沒學好,我有責任”,減輕他們的思想包袱;其次,幫助他們找出成績差的原因,引導他們“對癥下藥”。教師對差生要堅持“五不”:不提過去、不揭短、不冷落、不公開批評、不操之過急,使后進生從內心感到教師是真心地愛護和幫助他們的。師生的情感融洽,能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統一,調動差生的學習積極性。眾所周知,教師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愛、期望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動力,使學生更有效地學好英語,而學生的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諸多因素也往往決定了我們英語教學的成功與否。怎樣用愛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每個教師是打動學生心靈的秘訣,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因,它在英語教學中具有推動、調節、強化等功能。微笑是一節課的開始。當教師穿著合體的衣服,臉帶微笑走進教室的時候,學生會因為你和煦的笑容而倍感親切,師生的距離瞬間拉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學生會感到老師親切可信,上課時遇到困難也不怕了,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說話的語氣,能夠起到給學生提供安全感、減少學生焦慮,進而激發學生興趣的功能。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二、信心
教師要想法設法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老師的肯定和自己的成功是學生獲得信心的關鍵,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采用多樣化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是對學生的尊重和肯定,因此要多樣化。既要注重口頭表揚又要注重形成性評價。對于學生,我們要常說:“Very good!”、“You are clever!”、“Too excellent”、“Good job!”、“Thank you!”“I am very happy!”這些激勵用語。學生得到肯定的同時信心也倍增,參與學習的熱情也就散發出來。有人說,當你覺得學生可愛的時候,學生也會覺得你可愛的。對學生真誠的肯定與鼓勵,有時候會使課堂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同樣,形成性評價對學生也是相當重要的。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很多,課堂上常用的可以確立加分制度,學生主動回答一次可以給其加幾分,這些分數作為學生平時分,學生會在一次次的加分中嘗到成功的美妙滋味。這種評價方式避免了一次考試就決定一個學期成績的評價制度,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就會更積極了。相信學生得到合理的評價,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信心必然會大增,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三、耐心
耐心促進他們的轉化。
學困生的個性特點、素質天賦以及其形成原因的不同,導致了在轉化過程中的差異性和復雜性。在教學中我對學困生實行“五個優先”,即:優先檢測、優先發言、優先板演、優先實踐、優先批閱。要注意“優待學困生”和“嚴格要求學困生”并不矛盾,“優待”是為了更好地嚴格要求,而根據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嚴格要求”就必須實行“傾斜政策”才能更好地促進他們的轉化。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教師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醒悟、轉變、反復、穩定的過程。作為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 四、教學方法
靈活多變的學習方法能改變枯燥無味的課堂,使得學困生的熱情與興趣大大提高。英語教學方法有很多,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學生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這里,我就簡單介紹幾種我認為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①任務型教學法;②情景教學法;③多媒體教學法;④競賽法;⑤游戲法。
1、任務型教學法。每學一個語言目標后,教師都及時安排學生用上所學的知識去完成一個教學活動。為了讓學生愿意參與我們安排的教學活動,教師安排的活動一定要有趣,并貼近生活。記得在上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時候,我就根據學生崇拜偶像的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個采訪姚明、劉奕菲的活動,當時學生很興奮而且積極參與。為了更好地把采訪任務完成,同學們不得不重新復習剛學的語言目標: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I have been doing sth對于難度較大的語言目標,安排活動時可降低難度,比如先師生練習,再生生練習。設置任務進行英語教學,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快樂學習創造了機會。
2、創設情景相互會話,增進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上現有的情景,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圖片、真實景物創造栩栩如生的情景。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下進行雙人對話或小組對話活動。當我們進行情景對話活動時,教師所創設的情景一定要注意實用性、真實情。比如食堂、學生宿舍、醫院、公共汽車上這些情景學生很熟悉,比較容易進入角色。另外,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指導去準備特定的情景活動。充足的時間才能讓學生把活動準備的完整,也大大提高了成功的機率,從而也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信心。當學生準備活動的同時,指導老師要在學生中走動,適時地給予學生排難解憂。每當學生成功地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一個情景對話并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時,學習英語的興趣會倍增,并能帶動整個課堂的氣氛。如果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都能使用所學過的語言目標進行情景對話,那我們的課堂呈現出來的肯定是一派生機、其樂融融的景象。
3、多媒體的介入使英語課堂更形象、更輕松。利用多媒體,我們可以找到生動、形象的圖片進行教學,有圖片的輔助,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深刻。利用多媒體,教師還可以把英語課堂與學生喜歡的、社會上流行的一些東西結合起來。例如把學生所學的內容填到他們喜歡的流行歌曲里,讓學生唱著自己改編的英文歌來達成學習目標。通過多媒體,我們還可以找到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進行英語說唱(也就是do a chant)或配樂英語朗誦,甚至可以利用相聲里的快板形式讀英語。只要認真備課,多媒體輔助教學會使得中學英語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快樂、融洽。
4、有競賽才有動力。競賽能激發學生的斗志,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競賽可以以組為單位,讓組與組之間展開大比武。集體的榮辱感促使組員之間互相合作,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從而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設置的競賽活動要緊靠學習目標,且難易度要得當,盡最大可能鼓勵絕大多數或全體組員參賽。由于個人的成敗關系到本組集體的成績,因此,即使平時不善于表現的同學,在集體使命感的催動下,也會熱情洋溢地參與。有競賽活動的英語課肯定是積極、快樂的課堂。
5、游戲是英語課堂的潤滑劑。當我們學習內容多,學生比較疲勞的時候,插入一些相關的游戲調節學生的大腦,做到學中玩,玩中學。現在比較實用又容易做的游戲有Guess game或Bingo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