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培養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李步濤
本人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已有多年,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許多學生在剛入學時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很高,但一段時間后,他們就逐漸對英語失去興趣,學習成績直線下降,以致失去了信心,最終放棄了學習英語。這個問題成了擺在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該問題的原因及解決的措施。
一、問題的原因
1、學生的基礎差,底子薄,隨著課程的深入,難度的加大,他們就逐漸掉隊了。
2、缺乏自信。許多學生剛學英語時積極性很高,但由于基礎的原因導致他們在各類檢測中錯誤頻頻,答題正確率低,“低分”逐漸使他們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
3、與教師的素質有關。一個好的教師首先本身需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其次還須具備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式的教學也會扼殺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解決的辦法
教者應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基礎差、底子薄等問題,重新恢復學習英語的自信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對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愛的人,喜愛的人不如自得其樂的人。很明顯這里的自得其樂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感興趣才會愛上他,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會千方百計去做,而且會做得越來越好。本人認為,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教師應正確面對后進生
大家都知道學生之中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后進生。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有利于因材施教。切不能嫌棄后進生,應該用愛心、耐心及發展的眼光來對待他們,讓他們得到公平的受教育的權利。此外,教師應當用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力爭使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收獲,這樣就可逐步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2、多表揚,少批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待學生應多表揚,少批評,多使用鼓勵性語言、手勢、眼神來消除他們的恐懼感及自卑心,答對問題時要及時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因為成就感是最強大的學習動力。即使學生答錯了,也應該委婉的指出他的錯誤,并啟發他或給予一定的提示。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信、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免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興趣。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簡單的傳遞知識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感情的交流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所以建立親情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一個教師的喜愛程度,會直接反映在他對該門功課的投入的程度上,教師對學生的真正關心和幫助會換來學生的好感,學生就愿意與教師交朋友,從而就會對英語課產生強烈的興趣。因此,平時教師應理解并尊重學生,平等待人,說話公道,不輕易發脾氣,經常和學生溝通,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心,這樣師生之間才會產生感情的共鳴,學生就會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接受學習。 4、精心備課,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
備課除了須有高度的準確性、明確的目的性、極強的針對性、周密的計劃性和準確的預見性之外,還要注意師生的情感,因為它直接影響教與學的興趣以及教學效果,積極的情感能夠使教者與學生的思維更活躍,使教師愉快的教,學生輕松的學。而生動多樣的教學情景可以營造一種良好的、和諧的、互動的課堂氛圍,繼而使師生產生積極的情感。
要想達到目的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本身必須練就一口自然流暢的口語。要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并配合各種不同的表情和相應的手勢乃至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由此創造出寬松的學習環境及生動的教學情景。
其次要杜絕一本書、一支粉筆進課堂的現象。有條件的可采用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圖片、音樂,甚至短片等,沒有條件的可利用錄音機、小黑板或各種圖片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直觀印象。如能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新課教學內容,讓學生聽聽美妙的音樂,看看生動逼真的畫面,可讓學生迅速進入狀態。教師也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景,把枯燥無味的內容引入游戲、競賽或表演之中,使教學形象有趣,這樣的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
此外要精心創設情景進行不同類別的教學。情景教學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教學氛圍,以改善學生的心理環境,使學生的情緒逐漸被調動起來。如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我們可以用實物進行各類教學,也可以借助卡片、簡筆畫或游戲來進行教學。進行對話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對話的內容創設真實或類似真實的語境,讓學生進行交流并在交流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教師也可以用情景教學法來講解語法,如可以通過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互動來進行祈使句的教學。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用英語來組織教學,不說或少說漢語,因為學生接觸英語大多在課堂,用英語來組織教學也有利于模擬真實的場景。
5、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課外活動
課堂是學習英語的主陣地,但僅僅依靠課堂是不夠的。因為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是它的延續和深化。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在進行課外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逐漸恢復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可能的機會,有意識的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如利用校園或教室讓學生自辦英語角,也可組織進行英語朗誦比賽、英語歌曲、英語口語或英語故事比賽等,使學生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6、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對英語失去信心是由于基礎不好,加之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從幫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入手。在英語課程標準一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比不太成功的語言學習者使用的策略多。”毫無疑問這里的策略就是指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不斷向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策略。例如,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記憶方法,學習英語就會事半功倍。在教學中可以叫學生利用諧音或口訣幫助記憶。幫助他們對知識點進行分類、歸納和總結,教他們如何預習、復習、做作業,并適時請優秀學生介紹經驗,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習變得有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