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談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
歐陽戀
自學能力即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十分重要,特別是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同時,也是在英語學科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對此進行全面貫徹與實踐,工作行之有效,取得了顯著成績。具體步驟如下。
一、明確目標,培養興趣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培養。因此,我一開始就對學生提出三年的學習目標。其中有關詞匯一項,除了大綱規定的任務外,要求學生三年后的詞匯量要力爭達到5000左右。教育部制定的“關于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的設想”對高中畢業掌握英語水平詞匯總量有明確規定,即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4500—5000個單詞和一定數量的習慣用法或固定搭配。想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通過教師的“滿堂灌”來達到這一要求是不現實的,必須要靠教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來實現。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可向學生推薦幾套難度適宜、題材廣泛且又能使他們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在閱讀中盡量不放過生詞和短語,特別是影響理解的生詞和語法等。學生讀懂后,可看著文字材料聽錄音,最后完全脫離閱讀材料進行聽力訓練。這樣,聽力、理解、記憶一舉三得。短短幾個月,多數學生不但能讀懂,而且也能聽懂朗讀材料。除此之外,還可為學生增加一些從報紙、雜志上摘取的閱讀材料,要求學生讀后查出生詞或詞語,并在規定的時間內記住,再通過默寫或填寫等練習進行檢測。從實踐情況及效果看,這種方法是成功的,而且學生學英語的熱情較高。
二、循序漸進,逐步放手
學生的自學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教師日復一日地、耐心細致地引導和培養,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需持之以恒。學生進入高中之前,由于所學內容較少且以課本知識為主,通過聽聽練練就能達到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不高。但在高中階段,學生除了需要學好課本知識以外,還必須廣泛涉獵各種語言材料,包括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背景、人文等方面的知識,而這些都需要一定的英語自學能力。
我認為,學生主動學習機制的建立大體要經歷三個階段。
1. 教師監控下的學生預習。剛升入高中時,學生對英語如何自學、學些什么以及學到何種程度都不清楚,教師必須通過布置課外作業來督促學生自學。
預習作業的內容安排要細,教師對語音、詞匯、語法、句型乃至課文理解要達到的目標都要提出具體的要求,而且要做到定時檢查。通過檢查,教師可以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這也為教師的備課提供了依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為達到某種預定目標而自主學習的習慣。 2. 目標達成下的學生自學。學生在教師監控下進行預習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至少說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學的能力。因此,教師有必要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逐漸放手,讓學生根據學習的內容和目標進行自主學習。比如,預習作業不再面面俱到,把一些學生經過閱讀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刪去不用,而刻意安排一些需要認真思考和討論的題目,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此類問題往往沒有唯一的答案,這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大有好處,如果認真準備,學生不但可以運用大量新的語言材料,而且還可以用到許多已學的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對此類問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參與熱情。
3. 徹底放開的學生自主學習。經過以上兩個階段,學生基本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過查閱有關的參考資料自學,然后讓其帶著問題與同學或教師探討。因此,在高二的第一學期我們已不再為學生安排具體的預習目標,而改為學新課前對學生進行目標達成檢測。這樣,不但能夠督促學生自學,而且還可以檢測學生自學的效果。此時,教師的任務,一是檢測學生自學的效果;二是對學生的學習不斷提高要求,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同時,還對他們的學習給予不斷的鼓勵,讓他們始終有一種成就感。通過逐漸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會明顯提高。
三、立足課內,豐富課外
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多,時間有限。因此,教師除立足課堂教學外,還要設法豐富學生課外的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學生課外知識的獲得量,從而盡快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這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而制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1)學生的詞匯量不夠;(2)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不夠系統和熟練;(3)學生的知識面窄。語言的學習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接觸和了解英國國家的文化,有益于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著重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如文章的體裁、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隱含的意義等;在課外,要求學生進行廣泛涉獵,不斷擴大接觸英語國家文化的范圍,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通過定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檢測、分析和記錄,我們發現,凡能自主廣泛閱讀的學生,其閱讀能力明顯強于課外閱讀量偏少的學生,而且他們的閱讀速度也較快。
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不只是能力(尤其是針對高考)的形成,更是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學生進入高一級的學府深造、步入社會后生存及發展打下了良好而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