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蘭綠
學習外語,比如英語,中學生一周只有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且英語課堂之外,他們看到的和聽到的幾乎全與漢語有關,在中國絕大多數地方,學生們幾乎沒有機會看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更不用說用英語同他們交談。“因此,教師有責任多給學生創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機會,從而學會流利地使用語言。學生們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上,而不是集中在語言的精確度上。”
許多教師認為,教英語無非是讓學生掌握語音、語法和詞匯知識,判定學生英語學習好與壞的標準是看其英語知識掌握得多少。這樣就導致了語法學得挺好,交際中卻常常出錯。
譬如“Those bad eggs will be punished for their wicked acts”和“The propa-gandat team will perform at the end of your visit”,有人把這種非中非英的中國式英語叫做“Chinglish”。那么,人們如何學習語言?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什么?語法與交際又是一種什么關系呢?語言是一種交際的工具,雖然它不是人類交際的唯一形式,但毫無疑問,它是最重要的一種形式,縱觀日常會話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你所需要的是信息,是根據語意表達自己和與人交際,而不需要語音、語調和語法的規則,即使本句的語調不正確,但問話是可以理解的,交際的目的也已達到。另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語言為交際服務。假設你正在和你的一位要好的朋友交談,突然他插話說:“我認為你不應該這樣談這個問題,而應該……”這時,你可能為朋友的這種不禮貌行為而生氣,這是因為你在談話時的注意力集中在語意上,而不是說話的方式上。幾乎沒有人能既注重坦然的交談又全神貫注于語言形式。談話時,最重要的是要表述清楚,談話人和聽話人能相互溝通,很少有人想讓聽話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結構上。因為使用語言的真正目的是創設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渠道,從而達到某一目的——獲取某一信息、分享一個笑話、同記一個問題或解釋某一程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語言服務于各種各樣的生活交際的需要。事實上,人們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種種不同的問題等待著他們去解決。假如他們被限制在老師所教的內容和課本所介紹的知識的范圍內,或僅僅依靠他們已學到的語法規則,他們如何對付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由此可斷然地說,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際,而且只有通過使用語言才能學好語言。
第二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毫無疑問,在起始階段,用一種全新的語言與人交談,這對于我國中學生來說,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許許多多的語法錯誤會隨之而來。
然而,這些錯誤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這時,老師應注意只要學生敢于用新學的語言進行交際,就要大力表揚,鼓勵他們的進步。中學的一些老師擔心,如果不及時糾正語言上的錯誤,勢必會導致日后不能準確使用這種語言。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對于錯誤不加糾正,必然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問題。但真正的關鍵在于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進行糾正,至少在初學者模仿階段時,不斷進行糾正是不合時宜的。在英語教學中一味地強調語法的重要性,不斷地糾正語法錯誤,其結果只能使學生感到厭倦,積極性受到挫傷。 一些習慣于語法翻譯教學法的中學老師認為,使用該教學法可以體現教學工作的有序性。他可以講完一個語言點再講另一個語言點,而且可以從簡到繁地講。
以“After you,madam”為例,如只知道“after”是介詞,“you”是代詞賓格作“after”的賓語,“After you”是個介詞短語,而并不真正理解短語的含義,那么知道這條短語和會分析它又有何用?“他很精神”這句話,在本句中“精神”是名詞,“很”是副詞。按語法規則分析,名詞前不能有副詞,本語句的正確說法應是“他很有精神”。然而,當人們講到“他很精神”時,沒人認為它是個錯句,這是因為本句是約定俗成的,盡管它的詞語搭配是錯誤的,但卻可以被人理解、被人接受。因此,完全按照語法規則去分析和解釋某些語言現象是十分困難的。由此可見,只注重語法就會浪費時間,而注重交際就會避免上述所講問題的出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使用它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語音、語法和詞匯規則只是作為工具幫助初學者達到預期目標——熟練使用已學到的語言,因此,學習英語是為了懂得英語交際,而不是僅為懂得英語知識而學習;學習英語是為了用英語與人交際,而不是僅為向人炫耀自己已學了多少英語知識。中學教師們應該大膽地擯棄傳統的語法翻譯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優先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我們談談語言的學習形式。William littlewood指出:語言不是智力現象,像人類的其它行為一樣,它是一種行為,語言是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獲取的。其次,關于我國中學生學習英語時的母語干擾問題。老師采取的最好辦法就是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正確語句,使他們明白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從而彌補語言學習上的不足。
總之,語言是一種技能而不是充滿規則和公式的學術知識。人們知道,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和那些沒有上過學的人可以用母語自由交談,他們用母語思維、用母語講話,甚至在睡眠過程中也會練習母語,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會逐漸地掌握語言。學習語言的方式恰似日復一日的活動:蘇醒、吃飯、行走、睡覺……這些都是我們不需要學習各種規則而只需練習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