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評析
姚漓潔
【摘要】文章利用教育學及語言教學理論,分析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意義、重點及對高校和大學英語教師提出的挑戰,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大學教師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是指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依據。《課程要求》有著重要的意義,體現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廣大英語教師的關懷和重視。《課程要求》明確提出:“完善教師的聘任管理,確保生師比合理”。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師師生比嚴重失調,教師們長期超負荷工作的現狀有望得到改善。還提出:“除課堂教學外, 對面授指導、網絡指導和第二課堂指導的課時等應計入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充分體現了上級領導對大學英語教師的關心及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重視。《課程要求》還提出:“健全教師培訓體制。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發展的關鍵。學校應建設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培養工作, ……同時要合理安排教師進行學術休假和進修, 以促進他們學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課程要求》將教師的培養擺在了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了具體措施。同時也向高校和教師提出了挑戰。 一、向各高校提出了挑戰 (一)各校需制定自己大學英語教學大綱 《課程要求》明確提出:“鑒于全國高校的教學資源、學生水平以及所面臨的社會需求等都不盡相同,各校應參照《課程要求》,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系統、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導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從原來的名為“大綱”到現在的名為“要求”,從為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制定教學大綱到要求各高校自主設計大綱,從具體到泛化,其中的變化意義重大。要求充分體現了民主性和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要求》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描述了“基本要求”、“較高要求”、“更高要求”這三個級別所應達到的聽、說、讀、寫、譯、詞的水平, 由各高校視自身情況,制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方案。各校在制定本校教學大綱時,要具有靈活性、創造性、前瞻性。各高校應根據本校不同時期、不同生源對已制定的教學大綱進行修訂和調整。應制定不同的目標,以適合不同水平的學習者。 (二)對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出了基于計算機的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指出:“建議學生通過計算機學習所獲學分的比例在大學英語學習總分中不低于30%。”大量設備的投入、更新、維護,多媒體課件的建設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支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各高校應給予支持。 (三)、為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問題 特別是如何管理基于計算機的英語教學。學生上機與教師上課的比重多少為適合。對于學生上機自學如何檢查、輔導、規范、監控等。 (四)考試問題 考試是教與學過程的對立與統一,是對教與學雙方面最直接的評價,考試既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檢查和質量反饋,又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監控。考什么,怎么考,在整個教與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揮棒作用,與教什么,怎樣教,學什么,怎么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與能力結構乃至綜合素質都有著緊密的聯系。比如,《課程要求》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聽說能力。在考試中是否要增加口語考試,如要考,應該怎么考。如何處理大學英語教學與四、六級考試的關系,也是大學英語教學需要面對的問題。 (五)師資的培訓 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人員不足,都是超負荷工作。地方院校的師資中相當的教師只有大學本科學歷,職稱結構也不盡合理。要適應改革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師需掌握新的教學理論和方法。而他們往往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而無法顧及。如何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減輕教師的工作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安排他們培訓、進修,提高專業水平、了解本學科最新發展動態,以適應新的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是當前許多高校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挑戰 (一)大學有英語教師要實行觀念的轉變 《課程要求》除繼續堅持大學英語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基礎課程,繼續強調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外,特別增加了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的內容。同時,《課程要求》將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定為:“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這就對我們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僅要傳授英語語言知識,還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還應不斷向學生灌輸人文知識、提高其綜合語言修養。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教與學的關系必須處理好,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才能最后取得成功。《課程要求》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性質和目標重新定位,要求各英語教學單位和教師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目的”的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知識的培養轉變到語言能力的培養上來。它的成功實施與推行需要師生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認真領會《課程要求》,調整對新的教學形式中的“教”與“學”的認識,研究新的教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