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初中英語寫作能力培養
周克誠
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寫”相對較難,它能夠體現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筆頭交際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中考的“書面表達”是直接檢測學生寫作技能的題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為此,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我想談一談我個人的粗淺認識和做法。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保持學生寫作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寫作的動機,通過提供令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設置交際情景,捕捉學生的興趣熱點,使學生產生寫的動機和愿望,幫助他們走上愿寫、樂寫、善寫的良性循環的軌道。
二、 要讓學生加強詞匯、語法等語言基礎的積累
學生在做書面表達練習時遇到的困難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詞匯量少、句型運用不正確,時態、語態運用不當等方面。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組詞成文的基礎,只有真正掌握和運用詞匯的用法與搭配,才能在寫作中正確表達思想和自如地應付各種情景中的交際需要。所以要求學生要多學、多記、多用,積累詞匯和句型,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匯及句型庫,使語言基本功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打好書面表達基本功,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1. 英語中常用的過渡性詞語歸納
⑴表示列舉和順序的用:firstly ,secondly, last ,then ,finally, next, such as ,for example, after that等;
⑵表示意義增補和引申用:and, also等;
⑶表示結果用:so , as a result等;
⑷表示意義轉折用: however, but ,though等;
⑸表示解釋說明用: because, for, since, that is to say等;
2. 掌握五中基本句式
(1) S十V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不及物動詞,例如:I agree。
(2) S十V十P 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系動詞(link v.),常見的系動詞有 look, seem, sound, feel, taste, smell, grow, get, fall, become, turn等。如:The story sounds interesting.這個故事聽起來有趣。
(3) S十V十O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及物動詞(vt.) 例如:I saw a film yesterday. 我昨天看了一部電影。
(4) S十V十O1十O2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帶有雙賓語的及物動詞。常見的須帶雙賓語的動詞有give, bring, offer, send, lend, show, tell, buy, get等。
(5) S十V十O十C句式 在此句式中,V是有賓語補足語的及物動詞。常見的賓語補足語有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名詞、不定式、現在分詞、過去分詞。
三、 要讓學生學會感悟生活
寫作難,首先難在無話可寫。中考中“書面表達”的內容大多貼近生活,如果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有所感悟,有所思考,那么寫作就不愁無話可寫了。寫作源于生活,生活才是寫作不竭的源泉。“兩耳不聞窗外事”對學生是無益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看、多聽、多想,用心體驗和感悟身邊的人和事,然后,將自己的體驗和感受用英語寫出來。這樣,學生既感悟了生活,又有了寫作的內容。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要求學生在新課前進行五分鐘的演講,課前提供一些話題,如:My mother/father/sister/uncle; My happiest day; My favourite colour/sports/film star; Family/teenage Problems; When I was at home等 , 此類話題多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能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其有話可寫,有感而發。
四、 重視學生的英語閱讀與背誦
克拉申(Krashen)在其第二語言習得“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理論中指出,外語學習想取得成功,必須有豐富的、自然的目標語語料及相關知識的輸入,沒有大量的輸入,外語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沒有信息輸出。只有大量輸入語言信息,在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學習者才能輸出信息,進行模仿,形成自然、流利的語言表達。”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寫英語文章也是如此。因而平時多讀多背好文章、好句子,寫書面表達時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首先,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多種體裁的范例,雖然并非所有讀到的東西都可以去模仿,但我們在閱讀中需要學習的東西處處可見;閱讀為寫作提供了詞匯、語法,修辭等方面豐富的語言素材。再者,寫作時需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這也需要從閱讀中獲得,可以說寫作的多種素材都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另外,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背誦、記憶閱讀過程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背記一些多種文體、英語典型范文,尤其是應用文的格式;還要背記多種特殊場合中的交際慣用語,這樣,在寫作時就能靈活運用。
五、 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寫作教學。
1. 口頭復述
眾所周知,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書面表達是口頭表達的提煉和升華。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寫作水平也較高,因為口頭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書面語的結構和措詞。因此,課文結束后,教師應要求學生復述課文,說出文章的大意,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寫作打下基礎。 2. 縮寫
對于教材中提供的一些文章,教師可讓學生在仔細閱讀并理解其結構的基礎上,對課文進行加工整理后,按照邏輯順序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原文大意,從而形成一篇源于課文又與原文不同的文章。
3. 文體轉化
單元中的warm up, speak up等都是文體轉換的素材。.教師可讓學生把對換的內容用敘事的形式表達出來,成為簡短的記敘文,這樣,學生可以在寫作中練習人稱和時態的轉化, 如牛津初中英語9A Speak up: talking about a new chairperson, 就是適合學生練習轉化的文體。
4. 續寫
即順著課文的情節寫下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如學完Unit 6 Murder in Valley Town 后,教師可讓學生續寫“How did they fight before the murder took place?”學生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5. 寫評論性作文
即學生學了一篇課文后,對課文中的某個人物、某件事物、某個論點進行評論,如學完Unit 2 colours and moods 后讓學生寫“Does your fovourite colour match your characteristics?”引導學生從顏色的象征、顏色的視覺作用和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同學對顏色的感受等角度看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寫作能力。
六、 注重作文的批改與講評
注重對作文的積極正面過程評價:對學生的作文既要有結果評估,又要有過程評估;既要有語言質量的評估,也要有寫作方法和完成作業態度等方面的評估。同時,教師要注意批改形式的多樣化。如:
1. 抽批。教師每次改百余篇作文,辛苦勞作,而學生又不屑一顧,真是勞民傷財。教師可以隨意抽批部分學生作文,然后歸納集中這部分學生寫作時出現的錯誤(主要是普遍性和經常性錯誤),進行全班講評。
2. 面批。指令部分學生上交并逐一面批。面批時,盡可能仔細地與學生交流,溝通寫作的要求,從書寫、格式到審題、措詞。讓學生明白要點要齊全,重點要突出,提高語言使用的準確性。面批時,對學困生側重輔導最基本的寫作基礎知識,要求能覆蓋所有主要內容,盡量不漏掉要點,其它方面不做苛求;對中等生,在上述基礎上強調語言通順,語法結構或詞匯應用力求準確;對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則主要輔導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能有效地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而且教師要確保每個學生在學期內都有面批的機會。
3. 同伴間反復修改。教師讓學生對換批改作文,然后指導進行改寫,把第二稿交老師批改,這時往往會減少許多錯誤。
4. 合作寫作。由小組成員口頭討論到完成初稿到合作修改到教師批改,好的作文還可以全班交流。
5. 仿寫。由教師提供范文,學生仿寫。教師選取幾篇與范文進行比較并點評。
學生寫作能力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對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應采取不同的題型和不同的形式。要把英語寫作教學同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并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在重視對學生寫作規范和習慣培養的同時,應倡導學生課外廣泛閱讀,注意搜集,歸納總結,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并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堅持不懈地進行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