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有效小組活動之研究
王麗
: 摘要:合作互動學習是一種富于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策略。如何在小組活動中進行恰當地分組,指令、分工、指導、組際交流和監測與評價成為眾多教師和研究者共同關心和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小組活動合作互動分組指令評價與檢測
目前,在創新型課堂上,許多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中廣泛開展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小組活動則成為最能體現合作互動教學理念,最受教師歡迎的一種課堂教學活動形式。
小組活動的關鍵是如何進行有效的小組活動。
一、如何分組
教師在將學生進行活動小組分組時,分組的技巧往往容易被教師忽視和誤解。其實,盡可能讓每位同學參與活動是分組的唯一目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學生的積極參與是開展一項有效活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活動的任務只有一個,那么則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一般由四人組成(成績優秀學生一人,成績中等學生一人,成績較弱學生一人)。此外,教師還應考慮分組須具有相對穩定、適時變動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活動的效率在于小組的合作,而合作的默契需要時間的磨合。教師要盡力做到合理分配,如果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有不合理的分組,應適當調整。當然,教師也應該根據不同的討論話題及不同的活動形式而臨時改變分組方式。
二、如何分工指令
分工是指組內成員在小組活動時擔任的角色。據筆者觀察,許多教師在安排小組活動時,并沒有注意到該因素,從而導致小組活動進展無序,參與者隨意性很大,應付了事。每一次小組活動都是一個真實社會活動的模擬,它應具有準備、組織、參與、小結、匯報等環節。教師在布置活動任務時,可根據學生的特點為每位學生明確組內角色,如組織者(負責活動開展)、信息員(收集信息資料)、記錄員(筆錄活動內容)、咨詢員(解決活動難點)、檢查員(負責檢查語法錯誤)、報告人(向班級匯報活動結果等),確保任務到人,人人參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處理好“相對穩定、適時變換”的問題。“相對穩定”有利于學生某項能力的培養,“適時變換”則能維持學生的新鮮感,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使每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
三、如何指導
教師應鼓勵小組成員平等相處,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取長補短,提高合作效率。在課堂活動中,教師應督促小組成員共同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自我表現,都有實現、完善和發展自身價值的機會。教師在組織討論時,要將引導與啟發、點撥與設疑相結合,力爭使討論深入,為學生營造寬松、活躍的討論氛圍,實現全體同學參與活動的目的。并力爭使整個小組在全班同學面前呈現出最佳狀態,讓每個成員更有成就感。教師的點撥要做到“精、深、新”,并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如何進行組際交流
在小組討論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討論。教師先請活動比較積極、討論比較成熟的小組代表發言,匯報該組成員對問題的理解與看法,其他各組做出補充、質疑與評價,再由各組提出本組的疑難問題,組際之間進行討論、解答。這樣的活動會讓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思維的火花。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調控,讓學生整個活動始終圍繞著中心議題,突出關鍵問題。最后,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組際交流不僅讓學生有機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他們的分析、判斷和推理等多種思維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語言技能也能得到提高,學習潛能和創造力都能得以發揮。最可貴的是,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克服了以自我為中心、膽怯等不良心理品質,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如何檢測與評價
教師在小組活動結束后,一定不能忽視對活動結果的檢測與評價。活動后檢測與評價的缺乏會使小組活動的結果無法很好地反映學生參與的程度。當堂檢測會讓教師得到最迅捷的反饋,便于教師采用有效的調整與校正。
評價則是小組活動不可或缺的環節,應該始終貫穿于活動中。在活動前(即活動設計時),教師應對學生做先期評估,思考“他們能做什么?他們想做什么?他們應做什么?”對學生而言,一個任務是“能完成的,想完成的,應該完成的”,才是有效的。在小組活動的時候,教師應隨時調控活動進程、節奏,讓活動朝著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這種調控就是過程評價。小組活動結束后,學生往往會有一個結果呈現(或陳述、或對話、或表演),教師對此應做出積極評價,在評價時,還應注意評價的指導性、啟迪性和激勵性。同時,教師的評價要考慮和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認知水平確定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課堂上的激勵要真誠、熱情、恰到好處,使每一個人都能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
總之,成功地進行課堂小組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其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課堂小組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真正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惟有如此,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保證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及個人品質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