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翻譯教學于大學英語教學中
佚名
摘要: 本文針對英語教學中忽視翻譯能力的培養,學生翻譯能力普遍較低的現狀,闡述了在英語教學中翻譯教學的重要性,提出融翻譯教學于英語教學中,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反復實踐培養學生的翻譯技能,加強翻譯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翻譯教學;英語教學;現狀;策略 一、引言 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現代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對外語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外語的交際應用能力方面需要大幅度的提高,翻譯能力無疑是交際應用能力的重要體現。然而,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翻譯一直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由于目前現有的幾套高職英語教材都沒有系統介紹翻譯基礎知識,教師又缺乏系統的翻譯培訓,課堂上不注意培養學生的翻譯技能,導致學生翻譯能力較差。在我們還沒有條件開設專門的翻譯課程的情況下,融翻譯教學與英語教學之中無疑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二、翻譯教學現狀及翻譯的作用 由于長期以來翻譯教學一直受到“冷遇”,翻譯在聽、說、讀、寫、譯五大技能中未能占有一席之地。加上英語課時有限,不可能單獨開設翻譯課。許多教師只重視聽、說、讀、寫方面,無暇顧及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 即使有些教師顧及了“譯”,也只是英漢兩種語言的轉換,造成學生在英譯漢時漢語“洋化”,甚至是不符合漢語習慣的漢字的堆積而已,讓人不知所云;漢譯英時又“漢化”,造就中國式的英語。導致許多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無法勝任,連翻譯簡單的商業信函都無從下手。另外,在英語教學中由于一些人對母語的排斥,強調采用全英語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營造了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然而,幾乎摒棄母語和對翻譯教學的不重視,不僅使學生英語沒學到位,而且母語也受到了影響。從而導致學生翻譯時往往出現文理不通,思維混亂的現象。 狹義上講,翻譯是一種語言活動,是把一種語言表達的內容忠實地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在翻譯過程中包括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準確地理解原文是翻譯的前提,只有正確地理解原文才能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英語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可謂是一箭雙雕,英語、母語雙提高。 三、加強翻譯教學的策略 (一)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翻譯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我們應立足于“精講多練”,改進教學方法,提高翻譯效率。在英語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母語進行翻譯有助于促進英語教學。教學實踐證明,通過翻譯訓練使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鞏固和加強學生的語法知識,擴大詞匯量,提高寫作水平及漢英兩種語言的運用能力。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讓他們徹底擺脫母語的影響而用英語思維是不現實的。他們寫英語作文時往往先用漢語構思,然后再譯成英語,無形中訓練了學生的翻譯和翻譯能力。 (二) 翻譯訓練與閱讀理解相結合 由于英語課時有限,不可能系統介紹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只能將翻譯實踐與閱讀理解相結合,在講授英語課文時,挑選課文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讓學生練習翻譯,然后對學生的翻譯進行修改和講評,介紹翻譯的標準,嚴復的“信、達、雅”及現代翻譯家推崇的“忠實與通順”,并簡單介紹相應的翻譯知識和技巧,介紹直譯、意譯、詞義的選擇、引申和褒貶、詞類轉移譯法、增詞法、重復法、省略法等等。例如:She didn’t remember his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five years old . 先讓學生翻譯此句,許多學生由于句中的who、when 而搞不清各動詞所表達的動作次序,結果譯成:“她記不起當她五歲時就死了母親?!边@個譯文層次不清,時間順序混亂。如果將此句改譯為:“她五歲就死了母親,所以記不起她了?!边@樣一目了然,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在講授英語課時適當融入翻譯教學,進行翻譯訓練,必定會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