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語文作文寫作的技巧
肖胡喆銘
摘要:在新的教育理論的支持下,新課標對于語文作文的教學做了明確的要求,“會寫敘述文,應用文,文中內容想要中心思想明了,條理清晰,文字通順,不寫錯字,標點符號段落正確?!边@種要求明確了學生所需的基本語文素養,也明確了日常學習中的重點?;谶@種情況,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于語文作文寫作的技巧進行論述。參讀材料時應明確標題或材料中的話題,以達到不偏題的目的。其次,做到作文材料的整體把握整體構思。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于材料的積累,從而達到提高語文寫作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學習;語文學習;作文寫作
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教育也隨之發展,中考改革對各科的學習都做了明確的要求。本文將以語文作文教學為例,淺談初中語文作文的寫作技巧。在語文教學中,作文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在日常的學習中需要下大功夫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學習生活中要注重語文基礎素質的培養和語文能力的訓練,只有將目光著重于日常,將學習集中于日常才能利于語文能力的提升和對于作文規律的發現。
二、明確材料中的主題
在中考中作文的命題包羅萬象,比如青春,童年難忘的時刻,或者某一次活動,或者是生活中的體會,或者是寫人,或者是敘事等等,內容十分龐雜。但是從中也可以提取出中考命題其實是有設計,有規律的。第一,大多數的命題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第二,命題中給出的主旨大多較為寬泛,便于學生自由選取材料。第三,中考中的作文命題大多以記敘文為主。議論說明等較少。第四,在出題方面,作文大多采用命題作文的方式。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與此同時,在審題時要做到瞻前顧后,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小的方面。審題時其中主要的內容有大有小,有虛有實。其次則是在題目中有沒有指明主題的詞句,如果有就要從中重點提取把握。第三,在題目中有沒有副標題的存在?如果有,它的作用是什么? 我們需要怎么去把握? 第四種則寫作要求和限制,只有把握了寫作的要求和限制,才能使我們的作文正常的發揮,而不至于在小的地方丟分。最后是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考驗,學生是否能讀出材料所給的以外的信息是是否能得到高分的關鍵。因此在寫作過程中一定要緊緊抓住題目的信息,不偏題不跑題才能穩穩的得分。
但是例如一些很直觀的題目,如“母親”好像一看就知道寫的是什么,但是在具體的寫作中,他可能是指母愛,也可能是指母親做的事情,也可能是指母親對我的影響。甚至可以寫像母親一樣對我有影響的人,基于此,用比喻來寫文章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更廣,也可以使其情感更加豐富。
在作文寫作過程中不論作文的題目有多么復雜,一定要緊緊盯著他的作文材料,找到其中心思想。在遇到熟悉的作文題目時不要激動,不要生搬硬套之前所熟悉的內容,而是要結合具體的題目來進行新的分析。而當遇到生的題目時也不要緊張,不要以為沒有見過就慌了陣腳,而是要細細研讀其題目,揣測出題人的意圖,當明確了作文中心時,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三、在構思內容時要整體把握
在許多寫作文的時候,學生經常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缺乏一個整體的概括的思路,使作文容易前后文不搭,也容易在結尾的時跑題。因此,在構思時就要做到對作文內容的整體把握,在寫作開始時盡量列出一個大綱。在寫作時,整體內容則根據大綱的要求來構思。這樣既可以明確寫作的目的,也不容易跑題。
在取材和立意上則要做到以小見大,語文中考作文題目大多類似于學語文的故事,母親的愛,我和集體等較為明確的題目。他們的共同特點則是為學生劃出了一個具體明確的范圍。而對于文章內容的細化,則需要我們從日常生活中進行取材,整體把握,才能對作文進行更為完整的展現。對于這樣的作文,則需要從小中間見大,將其具體化。這是要使寬題變成窄題。在內容上看,這些題目大多有許多可以用的素材,由于它的寬,在選題時則容易選到不合適的題目,于是第一點我們則需要將已有材料篩選,將作文的內容濃縮到一個較小的范圍內使之變窄,從而可以使作文順利地被完成。剛拿到一個作文題時,我們可以有非常多的聯想,但是在正式寫作的時候我們只能從中一個特定的點來展開,而不是在每一個點上都蜻蜓點水的帶過,而是要從一個點上來深入的挖掘其內涵。
在構思上說要從一點出發,多點鋪陳。一點鋪陳的意義是一篇文章之內只需將一個內容寫好,寫細寫完整,深入挖掘其的內涵。而多點式鋪陳就是要在文章中,以多個小點進行對主題的輔助,使他們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在表達上則需要注重整體文體特征,表現個性特點,注重文體特征就則是要充分體現文體的特點。比如不能將讀后感寫成記敘文,在家鄉的變化中穿插了很大數量的議論,或者將自我介紹寫成了議論文等等。這種要求則體現了學生對語言文字技巧的運用的考查,主要則是體現在遣詞造句,從通篇的語氣,結構和對主題的把握上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力爭做到在作文寫作中做到常中出新平中出奇,尤其這樣才能拿到高分。
四、要加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語文素材的積累
現在的語文學習,并不僅僅是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的考察,也是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考驗,這種語文學習能力在作文的考察中則著重體現出語文素材積累的能力。例如,將語文書上課文的內容完整理解,并且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從中提取可以為自己所用的名詞佳句,以及其中推陳出新并且與現在的社會核心價值觀相符的中心觀點,并將其應用在作文的寫作中。當然,這僅僅只是最基礎的應用,此外還需要擴大自己的閱讀量,讓閱讀量的增長帶動作文能力的提升。只有閱讀量的上升,才能使作文能寫出使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的佳句,從而提高作文分數。
與此同時,還需要在生活中提升自己對于周圍環境和事物的感知能力,只有感知能力的提升,才能使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做一個心思細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可寫的素材,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才能有話寫,有事寫。
五、結束語
隨著中考和高考的改革,語文在日常學習中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作文作為語文學習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對學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語文學習中作文學習的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作文寫作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據可循的,把握住了這種規律提升語文分數和語文學習能力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洪雙輝.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寫作技巧 [J].當代教研論叢,2017(9) :46.
[2]仲佳弘.淺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法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9(7):121.作者簡肖介胡:喆銘,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學士校區) 1708 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