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益
王曉琳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教學進程密切結合時,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極為寶貴的特性,從而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以電腦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再是教學內容的簡單呈現,而是學生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它是以超文本超鏈接的方式解決學生的疑問,在作為主導作用的教師的設計和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獲取知識,培養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英語教學可以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較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單詞教學的整合
何克抗教授在他的專著《創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中指出:基于言語概念的邏輯思維離不開表象:語言的形式結構若不與表象結合將不能表達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語概念也是來自于具體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語單詞作為一種語言形式結構若不與表象相結合則難以表達單詞意義。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淺,接觸的事物不夠廣泛,缺乏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因此,筆者在小學低年級英語單詞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網絡資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網絡是學生獲取知識和存儲知識的手段,通過這一手段,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感官的刺激,如視覺、聽覺、味覺等。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在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的心理實驗中,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了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網絡資源容量大,內容豐富且生動直觀,我們可以通過鮮明的圖像、有趣的聲音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rabbit、bird、frog、lion四個動物名稱時,讓學生從互聯網和學校資源庫中查找到大量介紹上述四種動物生活習性的文字資料和有關的影片片段,制作成網頁型課件。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大量有關這些動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動物世界中,與它們近在咫尺。在這些鮮明、生動、活潑、可愛的動物動畫中,學生很快就掌握了上述單詞。學生也在看、說、做、演中,提高了運用事物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網絡資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充分體現學習主體作用。游戲是孩子們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在小學低年級英語單詞的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能夠營造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寓學于樂,樂中去學。
根據網絡課件交互性較強的優點,筆者在“What do you like?”這節課的軟件中設計了幸運大轉盤、找朋友、打氣球等游戲來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二、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句型教學的整合
在小學低年級英語句型教學中,我們結合本學科的教學特點以情境教學為主要教學方式,以聽說認讀為主要目標,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培養學生在特定語境中領悟和使用語言、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交際的能力。 1.利用網絡資源,播放生動、有趣的卡通英語對話片段,加深學生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活潑可愛、生動有趣的卡通人物是孩子們喜歡的形象,在互聯網上有大量生動、有趣的英語卡通片,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內容的需要,選取相關的卡通片段,配上簡短的英語對話,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聲音、圖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能力來感知新學內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What do you like?”這節課中,筆者從“Disney English”的動畫片中選取一些生動、有趣的片段,配上簡短對話,讓學生感知了新學內容。活潑可愛的米老鼠和其他卡通人物的英語對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求學欲望,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簡短的對話。然后,通過小組對話和人機對話的形式操練句型,從而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交際能力。
2.網絡資源的開放性和豐富性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信息量,增大了學生操練對話的密度和廣度。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充分運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小組對話中培養協作能力。
如在“What do you like?”這節課中,為了激起學生說話的積極性,筆者指導學生在網絡上搜集動物類、水果類、食品類的大量圖片,然后根據自己喜歡的圖片用句型“What do you like?I like…”與同桌進行自由的交談,從而收到了人人有話說、人人爭說話的課堂氣氛。由此看來,豐富的網絡資源克服了實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自由交談,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3.借助網絡課件,創設語言情境,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何克抗教授在他的專著《創造性思維理論——DC模型的建構與論證》中指出:基于事物屬性表象的形象思維離不開言語概念。因此,英語口語教學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把抽象的言語概念和直觀形象相結合。
如在教學“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時,筆者利用網絡型課件創設了下列五個地點的語言交際情境:At the party,In the zoo,On the farm,In the supermarket,In the park。每個情境中有各種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種不同的事情,學生可以任意進入某一地點的網絡課件,運用已學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或者“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在小組協作、情景對話和角色扮演中進行簡短的英語交流甚至是獨具創意的對話,從而很好地培養了他們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