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基礎會計》運用案例教學法實踐探討
林孝福
摘 要:當前職業中專學生學習素質的普遍下降,會計專業的教學只有少部分學生能消化理解會計基礎知識,以及掌握了基礎理論的少部分學生在踏入社會時,又會遇上不能將學校所學轉化成實踐所需的困惑。提出了在職業中專《基礎會計》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以達到提高教學實踐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案例教學;《基礎會計》;職業中專;運用;教學 1 會計專業課案例教學的主要環節 案例教學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較高的要求,參與案例教學的教學雙方如能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環節,案例教學基本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圖1 會計專業課案例教學的主要環節 案例教學的準備→小組討論→班級討論→總結評價 (1)案例教學的準備。案例教學的準備是案例教學展開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布置一個案例材料,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準備。對教師而言,教師要對該案例及其相關材料進行熟悉和準備。教師在案例準備環節應達到對案例充分熟悉,由于學生開放式的討論可能會出現怪異的想法,教師對學生解決案例中問題的可能方案也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這是教師進行正常的案例教學的基本保障。同時,在案例的準備階段,教師要向學生呈現案例,采用何種方式呈現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較為復雜的案例,可能還需要學生查閱更多的資料以了解相關的理論,獲取更多的背景資料,這種情況下需要提前一周左右,將案例印發給學生,并由教師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導。對學生而言,學生得到案例資料以后,即開始個人的準備。學生先要閱讀案例,將案例中的各項內容了解清楚,借助各種手段和工具來充分理解案例及問題,必要時可能還需要查閱相關資料,以獲得更多的關于該案例的背景材料。了解案例內容之后,學生可以開始對案例問題的個人分析,寫下自己的觀點或問題解決辦法。 (2)小組討論。案例與教材上的舉例不同,它沒有經過抽象,只是完整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事件,頭緒較多,不能很容易地看出問題的實質。學生個人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并且個人分析難以全面,甚至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因此,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班級集中討論前先進行小組討論顯得十分必要。小組討論主要是通過相互交流和討論,促使每個小組成員進一步思考、調整和深化自己對案例的分析。經過相互交流和啟發,學生就可能較順利地解決個人在準備案例中的困難,集中小組內各成員的智慧,使其觀點更加全面,方法更周詳。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氣質性格、能力,知識經驗等進行合理分組,使得小組討論能夠順利開展。如果案例的難度較小或學生己經具備較強的案例學習能力時,這一環節可以省略。 (3)班級集中討論。這一環節是集中班級智慧的階段,是形成教學結果的重要環節,也是全班學生分享經驗和知識的過程。經過小組討論,由每個小組派出代表陳述其小組的共同觀點,其他的成員也可以將自己的不同意見予以發表,同時不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質疑,在問答中不斷吸收各種觀點的可取之處,形成各種有效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法。在這個環節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認真聆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和教師的講解,教師則應該通過各種辦法激發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欲望,同時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各種理論支持和背景資料,有效引導課堂討論的方向,并在討論出現偏差的時候迅速予以糾正。 (4)總結評價。這個環節通常由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進行歸納、評估,是完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環節,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理解和收獲。教師對學生參與討論情況進行評價,對案例討論進行總結和歸納。既要給出理論上的精辟闡述,又要恰如其分地分析學員觀點的優缺點;既要給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學習的結論,又要留給學員思考的余地,引導學生對案例及問題在課后進行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