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業技能競賽推進高職教學改革
鄧立群
論文摘要:能力本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標志,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職業教育普遍存在著教師重理論教學;學生重理論考試,輕實際技能;管理者重理論教學效果,忽視實踐教學管理的傳統的教學觀念;所有這些制約了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導致培養的人才難以符合社會的需要。
技能競賽傳達了高職教育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工學結合、強化技能訓練、創新培養模式的改革理念,對促進高職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了職業技能競賽對高職教學改革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高職教學改革
職業技能競賽是是學生職業技能展示的平臺,是實現學校和企業聯系的橋梁,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動力,是高職教育實現能力本位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根據以往的經驗我們發現,在高職院校哪個專業有競賽,哪個專業發展就快,哪個專業的教師水平提高就快,職業技能競賽的舉辦對高職院校各專業教學的影響意義深遠。
一、職業技能競賽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動力
職業技能競賽是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生產崗位的社會性活動,它要突出高技能、新技術的要求。因此必須要構建職業標準化平臺,需要行業專家、企業高手參與,從競賽內容上把關,并依據職業標準編寫競賽實施方案、技術技能理論和實際操作規程。競賽試題既要符合國家最新職業技能標準,又要貼近生產實際;既能涵蓋新知識、新工藝的關鍵環節,又能真實反映賽手的技能水平,從而突出職業教育教學內容改革的針對性、實用性、操作性要求;既能夠突出專業特點,又能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臨場應變的能力。通過參加各種項目技能比賽,指導教師要研究比賽的內容、要求、技術標準,找出存在的問題、差距。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解決,探討教學改革的新路子。
二、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職業教育全方位的改革
(一)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通過參加國家、省舉辦的各種職業技能大賽,拉動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在競賽前后各職業院校都積極地尋求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按照社會人才市場需求,探索培養企業急需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途徑。在教育教學模式創新、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實用性,在教材建設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上,徹底改變傳統的學科型教學模式,開展了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實現了課堂教學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競賽的項目及要求,使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需要、職業資格鑒定考核等內容接軌,促進了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等工作的開展。
(二)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教學觀念的改革
職業技能競賽倡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堅持職業發展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教學改革和創新實踐教育,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斷探索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法,通過大力開展相關專業的課程改革,搭建各種創新實踐平臺,以技能大賽為重要載體,從而實現了從理論學科為本位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轉變,變學科本位的評價觀念為能力本位的評價觀念。
(三)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
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對參賽的學生要求是技術型、應用型,而不是學術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能說、不會做的學生不能適應大賽的要求。因此在技能競賽導向下職業學校的課程體系必須由“知識體系”向“工作體系”的轉變,實現由“從理論到實踐”向“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轉變,使適應競賽要求的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成為主體,以職業領域和工作任務為基礎,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構建任務引領的新的教學模式。如:項目式教學法代替傳統的課堂授課法,把理論也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職業技能競賽做為是一個大型的認知平臺,匯集了各地區、各專業的參賽院校,可謂高手云集,通過技能競賽,各職業院校不但可以一睹同類院校的技能風采與教學成果,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而且還可以在競賽中尋找與同行之間的差距,發現自身的問題與弱點。對于教師本身來說,可以博采他人之長,借鑒別人先進的教育觀念與教學經驗,對自己教學活動中的各環節進行自我分析、自我審視、自我評價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未來的的教學設計與創新做出規劃。 (四)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課程體系的改革
一方面,職業技能競賽以技能考核為載體。這就要求高等職業學校的課程體系要突出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實踐實訓課程的設置,注重課程邏輯結構層次及有序銜接。另一方面,職業技能競賽項目一般依據企業最新的技術標準和要求設置,吸收了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反映了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和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賽事緊扣市場需求的專業領域,這就要求學校在課程設置時一定要深入企業調研,明白企業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并將這些新的技術要求及時納入教學內容之中,以競賽為“坐標”,通過研究技能競賽的主要內容、技術走向和對職業學校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進行分析,研究專業定位,促進專業建設,打造特色專業,以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促進專業結構的優化,提升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
此外職業技能競賽既考查選手的技能水平和應用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考查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這就要求職業院校既要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也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五)職業技能競賽推進了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
“普通學校有高考,職業院校有大賽”的理念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針對兩種教育,應采取完全不同的評價方式,職業院校就是要在實踐環節上突出學生實操能力的考核。以生產成果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更具有評價的準確性、合理性和激勵性。
三、對于職業院校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競賽的宣傳發動工作,提高學生參賽率
競賽總是獎勵優勝的,獲獎名額有限。而知識和技能總有一定的相關性,參賽者以對技能操作有濃厚興趣、對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信心、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居多,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總有很多顧慮,有的不愿意參加,視技能競賽與己無關。當然,要做到所有的學生都參加是困難的,組織工作難度很大。但是,學生重視競賽,參加競賽的面越廣,規模越大,重視技能訓練的氛圍越濃厚,競賽的效果就會越好。為此,除了精選項目外,要研究學生參加技能比賽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加強競賽的宣傳發動工作,激發學生參加比賽的興趣和信心。
(二)發揮技能競賽對教學改革的全面帶動作用
在競賽中直接涉及的課程,對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全校范圍內未被競賽直接影響到的課程,其作用還比較有限,還需要各專業系引起重視,精心挑選和設計競賽項目,有意識的推廣和引導,以發揮競賽對整個教學層面的作用。
(三)多渠道籌措競賽經費
無論是參與競賽組織或訓練人員及學生的積極性,還是競賽的順利、安全及效果,都受到競賽經費的直接影響。因此,要充分拓展競賽經費的籌措途徑。一方面,學校層面每年在預算中撥出專款支持學生技能競賽;另一方面,在實驗實訓室建中要優先安排采購競賽項目所涉及的設備設施;另外,還可以探索廣告融資的辦法,允許部分商家繳納協辦費后到競賽現場打廣告、賣飲料及副食品等商業活動;對于參與競賽組織和訓練的老師,系部要給予適當的課時補貼。
四、結束語
通過技能競賽能夠引導高職學生技能活動向系統化、規范化、常規化方向發展,不但活躍了校園學習氣氛,體現了師生團結奮進、精誠協作、勇于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而且展現了學院日常教學效果和管理工作水平、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同學們在競賽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鍛煉,技能水平得到突破性提高,同時也鍛煉了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