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就業現狀及存在問題
殷永新
摘要:本文總結了當前高職生就業的就業現狀,高職生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存在問題,提出了當前解決就業問題的對策,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真正解決就業難與市場急需技術人員的矛盾。 關鍵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對策
1 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 近幾年,某些專業的高職畢業生,為一些緊缺人才,例如,《南方周末》調查顯示,圖書發行專業人才匱乏、機械工程師人才緊缺;珠寶首飾業前景好,月薪6000元難覓數控高手;三類汽車人才市場人才奇缺、營銷人員特別難招。但是目前并不能完全掩蓋一個事實:高職畢業生就業仍處于困境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高畢業生就業困難。 1.1 大學生擇業期望值過高,擇業觀念仍需改變。 對我院一些在校生調查顯示:面臨就業時,高職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也犯同樣的毛病,大專會電算化專業的畢業生只選擇會計、出納等工作,但是愿意從收銀員做起的人數比例不超過10%;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只愿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外貿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只做文員、行政管理,并要求工資高;學醫藥的同學不愿做醫藥銷售工作。很多學生對就業的工作地域、經濟待遇、環境條件等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單位好、收入高、工作穩定仍然是畢業生選擇就業單位的首要因素。不少畢業生不愿意到落后地區和一般企業工作,特別是鄉鎮企業,有相當多的畢業生還存在嚴重的依賴思想,等待、依靠學校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而個人主動參與的競爭意識不足。 1.2 缺少基本禮儀和面試技巧 對應聘崗位了解不多,答非所問是較為嚴重的問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高職生畢業時,自薦信卻不知從何下手,面試材料千篇一律。還有部分學生誤入考證的誤區,證書一大堆卻知之甚少,連本專業的知識也丟了。相對于博士,碩士、本科等高學歷人才而言,因為他們有文憑做砝碼、較高的理論水平做基礎,所以用人單位選擇的余地較大;而高職生沒有像他們一樣的文憑,就業觀念的定位還不夠準確。 1.3 畢業生素質與用人單位要求存在差距 知識經濟時代呼吁廣大用人單位將人才作為人力資源對待,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畢業生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很大距離,新形勢要求當代高職畢業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2 我國高職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1 高職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與學生的實際需相適應 調查顯示:高職畢業生的擇業心態與傳統的就業意識和新的就業觀念相互交錯、相互影響,表現出多元化的擇業取向,因而需要學校在就業咨詢、就業信息、求職技巧等方面給予有效的指導和幫助。而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內容較窄,缺乏針對學生個體特點的專門咨詢和有效指導。在就業觀念價值取向的引導、職業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業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重視不夠,因此目前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難以適應高職畢業生的求職需要。 2.2 從高職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不適應 一是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用一種以學科為本的模式培養人,造成思維定式是重理論、輕實踐,職業教育被視為“二等教育”,造成一些用人單位不敢大膽使用高職畢業生。二是企業面臨轉改制的新問題,一些單位不可能接收大量的高職畢業生。三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隱性失業顯性化,加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矛盾。因此高職畢業生就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加強就業形勢的教育和指導。目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功能單一,缺乏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人才需求變化趨勢的了解;高職院校與地方勞動人事部門在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聯系與溝通還做得不夠,就業信息來源分散;缺少為畢業生擇業提供社會化服務的體系,同時在對就業形勢的預測和教育方面十分薄弱,往往停留在就業形勢的一般介紹和就業政策的宣傳的層面上,缺少適合高職畢業生特點的手段和方法,致使就業指導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 2.3 高校就業指導機構不健全,就業指導隊伍建設相對薄弱。 目前我國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尚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以黨政干部為主,有些甚至是在從事學生工作的同時兼做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就業指導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有專職的、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人員缺乏長期系統的業務培訓,在占有信息方面和知識儲備方面均難以滿足就業指導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