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
林淑瑤
論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課程改革職業教育作用
論文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現代教育技術已逐步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應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裝備對提高職業中學的教育質量、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對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影響,主要存在問題,以及對建設現代職教實訓場所進行了展望。
進入21世紀,現代教育技術飛速發展,并以驚人的速度進入到教學的各個領域,推動著教育教學的改革。與此同時,我市正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什么有的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好的崗位?有的崗位招不到好的學生?出現這個矛盾,就是因為學校辦學與產業發展脫節,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脫節,學生的職業能力不夠強。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要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以培養學生優秀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能力從實踐中來,能力的發展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提供的實踐教學,現代化的裝備是教學改革的土壤,合理建設、科學利用現代技術裝備是進一步推進職教改革的重要保證。
一、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推動作用
1.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為課程設置改革提供必備條件
(1)新課程的引進和落后課程的淘汰
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連。我們要圍繞社會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對就業者素質的新需求,及時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大力發展面向新興產業的專業,與企業的要求相匹配。近幾年,我校針對企業的需求,新開了印刷裝潢、數控模具、汽車維修等專業,這些專業需要現代化的教育裝備配套支持,我校加大投入購買了先進的專業印刷機、數控機床、汽修工具等設備,為開設這類專業提供實驗條件。與此同時,淘汰部分落后的課程和實驗室場,以騰出時間、空間和資源開設新的課程。
(2)調整理論與實踐課程結構,加大實踐與創新研究的課程比例
課程結構調整應以精講多練為導向,把理論與實踐課程調整到合適的比例,重視實踐課的開展,使學生通過強化訓練后,真正掌握專業技能。在這方面,我校的數控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有效的改革,安排數控專業一到三年級的學生,每周每月都有充分的連續的時間在車間實訓,由任課老師指導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程設置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學生的能力發展與就業質量,教育技術裝備要及時更新升級硬件和軟件,為推進課程設置改革創造必備的條件。
2.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
(1)現代教育技術使生本教育的理念得以實施,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改革
我校所有教室都建設成網絡化多媒體教學的教室,配備有液晶投影儀、實物投影儀、無線話筒和音響設備等先進實用的教學設備,每位任課教師都配備一臺教學用手提電腦。教師們利用先進的多媒體電教設備,實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作知識引導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地調用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文字、圖片、動畫、課件等,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課堂結構也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對于教學內容,學生在課前分組搜集整理有關資料,小組討論,深入研究,在課堂上,學生有特定的時間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小組的作品成果。生動的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搜集資料、團結合作、實踐動手、口頭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提高了綜合素質。
(2)建設現代化的實驗實訓基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踐環境
要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提高教學質量,現代化的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加強素質教育倡導了很多年,但在傳統的教學里,仍然是重理論教學和知識傳授,輕實踐教學和能力培養。一直以來,我校把加強校內實訓中心的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首要任務,幾年來,投入巨資購置和企業相匹配的實訓設備,為學生營造先進的實踐環境。我校的數控中心設備總價值近兩千多萬,設備先進,與企業無縫對接,逐步建成了集學生實訓、技能培養、課題研究、技能認證的高起點的現代化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我校的實訓中心還建立了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電工技能實驗室等實訓場所,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實驗環境。各專業科都安排了充足的動手實踐課程,教師精講多練,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實訓中心還承擔了部分技能考證和競賽的任務,數控模具、電工、會計電算化、計算機等相關的技能證書的考核都選擇了我校的實訓中心作為考場。為了方便學生備考,實訓中心在課堂上和課余時間都有組織地開放給學生實踐練習,提高了考證通過率,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我校的師生積極參加省市各類的技能競賽,并取得了優異成績。 3.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為師生創造自主學習、交流分享的平臺
校園網絡的建設改變了師生的學習方式,創造了交流與分享的平臺,使師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目前我校光纜網絡已經連通了校園,從辦公室到教室、實驗樓都可以使用校園網絡,學校、專業科、辦公室都建立了自己的網頁。網站上可以共享教學資源,教師們可以方便地將課件、教學資料上傳到網上,使資源不斷更新。通過校園網絡,教師們可以隨時隨地流覽校內外各種資源,交流最新的專業動態和教學經驗。學生們通過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自主學習,搜索整理學習資料,開拓視野,增長見聞。豐富的網絡知識使學習變得高效、自主、不受限制。
4.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推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發展
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也不相同。有些學生完成了教學計劃內的學習任務后,仍有相當的潛力可挖掘,他們渴望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為了培養這些學生,我們采用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進行分層教學,利用非教學時間,給他們提供實踐機會。為此,我們在全校成立了“數控興趣活動小組”、“財經會社”、“計算機協會”、“家電維修小組”、“學生電視臺”等多個第二課堂活動小組。學校提供實訓中心、電教中心等部門的場地和設備,安排專門的老師對這些學生進行輔導。在每年的科技節、校慶等節日中,開展全校性的第二課堂集體活動,讓學生們展示活動成果,交流實踐經驗。每逢這樣的節日,校園里熱鬧非凡,全校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近十年來,第二課堂活動小組已成為了培養優秀畢業生的搖籃。學生參加這些實踐活動,能學到在第一課堂中無法學到的知識,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培養學生自理、自主、社交和創新能力,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于中職學校來說,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裝備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提供了堅強后盾,為發展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發揮重要作用。
二、對建設現代職教實訓場所的展望
1.建設市級的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
為了加快發展我市的職業教育,市委市政府正在我市東部生態園選址2000畝建設東莞職教城,城內規劃建設1所高職院校、1所中職學校、1所技工學校、1個市級公共實訓中心,合稱“四個一工程”。興建中的“東莞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占地200畝,建成后該中心面向全市提供專業技能培訓及鑒定服務。公共實訓中心的建成必能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壯大。
2.市政府將鼓勵企業“車間進校園”,與職業學校共同建設校內實訓中心
對積極參與學生實習的企業,政府給予納稅優惠或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并進行通報表彰。這些政策的落實,將會使企業與學校的實訓中心真正地做到無縫隙對接,大大地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筆者在職業中學從事教育技術一線工作十幾年,經歷了教育技術裝備從“幻燈片-電視錄象-計算機和VCD-網絡時代”的全過程,見證著現代化的實訓中心的建成并使用。教育技術裝備是為教學一線服務的,我們要繼續積極探索和實踐,總結經驗,大力發揮這些裝備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