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職業技術師范本科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實踐
佚名
作者:曲麗娜 劉貴富 楊曉東 王金珍
論文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師范教育教師教育課程體系
論文摘要: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辦學實踐中創建了職業技術師范本科“三三+六三”人才培養模式,并提出了職業技術師范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通用課程模塊、學科專業課程模塊和教師教育課程模塊三大課程體系。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包括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課程體系、教師職業道德與教師專業化發展課程體系三部分內容。整個課程體系突出職業教育特點,充分體現“面向職教、服務職教、引領職教”的特色。
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資。同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獨特的規律,因此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教師教育類課程構建須根據職業教育規律,培養具備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勝任職業教育工作的未來教師。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辦學實踐中創建了職業技術師范本科“三只+六三”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職業技術師范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通用課程模塊、學科專業課程模塊和教師教育課程模塊三大課程體系,對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作了有益的實踐。
一、課程體系改革的指導思想
首先,教師教育類課程要充分體現“面向職教、服務職教、引領職教”的特色。“面向職教”是指面向職業教育主戰場;“服務職教”是指為職教事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引領職教”是指要走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前沿,引領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這就要求改革者必須深人研究國際先進的職教育理念和方法,密切聯系國內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實際,站在更高的起點構建和改革教師教育課程。
其次,教師教育課程是培養教師素質的主要課程,課程計劃圍繞培養職教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理論和實踐并重,精煉課堂教學,強化教師技能訓練,多渠道搭建學校與中職學校、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平臺,確保信息交流和教學實踐。
第三,教師教育課程要注重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以學生為中心,根據課程性質選擇運用項目式、合作式、案例分析式、理論實踐一體化等教學模式和方法,既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又要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掌握教學方法。
二、教育教學能力培養要求
根據我國《教師法》規定,借鑒國際職業教育經驗,結合我國職業教育實際,根據學校本科生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提出了職業技術師范本科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示范和傳授職業道德能力。擁有作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識和道德素養,明確教師的職責及角色任務,能夠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二是職業教育教學基本能力。掌握職業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夠設計編寫教案,并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教學;能夠使用普通話有效地表達和交流;能夠應用信息技術整合課程及教學內容。
三是職業教育課程設計與開發能力。掌握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的方法,并具有設計開發新課程的能力,包括行業調研、設計課程、編寫教材、評估課程的能力。
四是學生服務與管理能力。能夠指導學生人格健康發展,能夠科學地幫助學生規劃職業生涯,進行就業和創業教育。
五是職業教育測量與評價能力。能夠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按照行業提供的能力標準進行全方位評價鑒定。
六是交流與合作能力。能夠與行業人員、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協調、合作。
七是專業發展能力。具有科學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在專業方面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
根據職業技術師范本科生教育教學能力培養要求,將能力要素轉換為課程要素,在遵守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要求基礎上,改革教師教育類課程體系。具體內容及安排見表表2。
(一)理論課程體系改革
精選職業教育理論課程。使學生通過學習職業教育基本理論,了解職業教育的基本史實、事實和現實,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為什么要教、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樹立與時代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學生觀、教師觀、課程與教學觀、評價與發展觀。
增設職業教育教學研究課程。通過職業教育研究類課程,加深學生對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探究和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專業課課程開發能力、行業調研與服務能力、鑒定與評估能力。
(二)實踐課程體系改革
強化職業教育技能課程。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職業教育教學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當前國際、國內主流職教教學改革內容、方法,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思。培養學生的教學組織與實施能、服務與管理能力、交際與溝通能想力力等。重視職業教育實習。學校采取有效措施與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各種互惠合作,加強教育實習基地建設,使學生參與職業學校的教學和管理,體驗實際教學和學生管理過程,培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養成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專業責任感。
(三)教師職業道德與教師專業化發展課程體系改革
通過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化發展課程,養成自覺的職業規范和教師道德素養,樹立科學的職業理想,培養專業發展能力。新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加強了技能訓練和職教教學改革研究課程,突出了職教教師能力培養的主題,必修課培養教師基本能力,選修課提供開放的空間,學生可根據需要選擇拓寬或加深專業領域。除基礎課外,都是理論和實訓相結合的課程。
四、課程體系改革的效果
新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實施后,增設了職業教育課程設計與開發系列課程,增加了技能訓練課程,強化了微格教學,學生的職業教育課程意識和教學實踐能力大大增強。教育部教學評估專家組在對學校測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教師技能給予了高度評價。學校學生還連續3年獲得吉林省高校師范類大學生普通話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新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實施后,學校師范類畢業生98%獲得了中職學校教師資格證書,就業率在95%以上。25%的畢業生在吉林省中職學校任教,很多畢業生到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的職業學校任教,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畢業生受到就業學校的廣泛好評。認為學校畢業生“進人教師角色快,能夠把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教學改革意識強”,形成了師范生就業的良哇循環,學校的社會信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