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表論文_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及其對策
佚名
【關鍵詞】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對策
近幾年來, 我國普通高校在發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時, 挖掘辦學潛力, 大力發展成人高等教育, 廣泛開展了函授、夜大學以及脫產、短期培訓等教育形式, 為我國多渠道、多形式開發人力資源, 提高民族素質, 促進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學歷補償教育階段, 這種狀況的后果是直接導致其在新理念、新潮流下的功能性缺失[1]。如不采取對策, 必將影響我國成人高教的生存和發展。
投稿期刊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現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它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和起著重要的作用, 與教育系統中其他教育體系既相互區別、相互依存, 又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以及相互促進,共同為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一) 教育目的的缺失在成人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的趨勢下, 普通高校作為辦學主體之一, 由于自身的資源優勢與社會責任, 在多元辦學主體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普通高校以發展全日制教育為主, 從學校的運行機制、工作內容到心理習慣, 都形成了一種定勢, 學校領導、乃至一般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輕視成人教育的思想, 對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認識不足, 投入也不足, 管理不到位, 有的甚至把舉辦成人教育看作是創收的手段。這首先表現在教育目的的不明確, 相當多數的普通高校至今仍然把成人教育看成一個附屬產品, 甚至是賺錢工具, 至多也是為了補充教育資源的不足[1]。(二) 培養目標的缺失多年來, 成人高等教育一直被視為為彌補人才斷層進行的一種補救措施, 是學歷補償教育, 它的實施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向普通高等教育靠近的傾向, 在培養目標上也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 難以體現成人教育的特色, 不能滿足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由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發展一直依附于普通高等教育, 形同一種附屬產品,表現在培養目標方面就是對普通高等教育的照搬和移植, 即培養規格上片面強調專業要求, 忽視成人自身的需要和基本素質的提高。由此帶來的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長期以來難以形成特色而獲得自主發展, 致使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始終難以解決[1]。 核心期刊投稿 (三) 運作機制的缺失舉辦成人教育的普通高校一般都成立了成人教育學院或成人教育處, 以進行專門管理。近幾年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興起的繼續教育、遠程教育辦學形式大多與成人教育合并管理。而其內部, 在教育主體、對象、內容、技術和方法手段等內部要素以及體系結構及其運作機制等方面, 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其中, 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所培育的高素質的人才不僅不能滿足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緊迫需求, 而且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力度的加大以及日益深入, 其對我國深層次改革所提供的智力資源保證與人才支撐作用也遠未達到應有的要求。(四) 教學方法的缺失不斷進行教學改革, 主動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教育市場的要求, 是當今世界范圍內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近年來,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針對過去長期盲從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 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目前問題仍然不少, 例如: 成人教學主要強調“教”的問題, 而不是探討學生如何“學”的問題。在各種成人書刊上, 教師辦公室里, 教師的心里, 都被一個“教”字占據著, 很少有人花大力氣去鉆研學生的學; 成人教育教學中常常把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劃分為許多科目, 分別進行教學, 卻沒有找到進一步綜合的方式;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學計劃始終未能擺脫普通高等教育的影響, 脫產學習的教學計劃基本上是一種復制品, 業余學習教學計劃則形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壓縮餅干; 專業設置主要對應于本校普通高等教育既有專業而開設等等。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原因如果現代高等教育需要成人教育, 而成人教育卻沒有獲得其本來意義上的身份和結構, 那么, 它就無法擔當其本來的職能, 這就形成一種社會功能性缺失, 成為高等教育發展不健全的一個環節。(一) 教育資源的缺乏帶來教育目的偏離方向建國以來的幾十年間, 在計劃經濟下長期形成的成人高等教育辦學體制, 從教育觀念到辦學模式, 在許多方面都顯示出了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普通高校中, 一些人對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認識不夠,重視不足, 使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沒有擺上學校的工作議程, 沒有納入學校的長遠發展計劃。他們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質量標準來衡量高校成人教育, 認為高校成人教育沖擊了普通高等教育, 影響了學校的辦學質量, 因而, 對它另眼相看, 視為“游擊隊”, 而非“正規軍”[2]。辦學者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認識不夠, 辦學的功利性色彩過重, 淹沒了教育本身。(二) 學校層次致使成人教育難有準確定位雖然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共同構成了普通高校“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格局, 但社會對成人教育的偏見, 成人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與普通全日制教育不可同日而語。一些高校致力于學校辦學上層次、上水平, 把學校發展目標定位于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和國際化的高水平大學上, 由于缺乏現代教育意識, 忽視了全球高等教育終身化、個性化和國際化的主流趨勢,在學校發展規劃中沒有給予成人教育以應有的地位。同時, 普通高校以發展全日制教育為主, 從學校的運行機制、工作內容到心理習慣, 都形成了一種定勢, 對成人教育投入不足, 管理不到位。(三) 學歷補償教育的慣性作用造成單純追求學歷教育傾向目前, 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基本上是以學歷教育為主, 繼續教育占的比重很小, 終身教育尚未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學歷補償教育的歷史原因使然, 另一方面是前幾年社會片面追求高學歷的作用。在世界成人教育已向終身教育轉變, 我國也在積極探索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今天, 如果依舊是單純追求學歷教育, 那么, 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很可能走入死胡同。(四) 教師隊伍素質偏低高校成人教育的教師在聘用上缺乏嚴格的聘任程序, 在考核上缺乏完善的考評制度, 使得部分學校將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青教師甚至講不好課的教師安排給成人學生上課, 從而造成教師隊伍素質偏低。管理干部隊伍中也存在學歷層次低、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不高、服務意識差等狀況, 這也是與成人教育的發展不相符的[2]。(五) 重視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無可否認,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在緩解教育資源緊缺, 促進學校發展方面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但由于經濟利益成為主要的追求目標, 致使部分高校不顧條件盲目布點, 加劇生源惡性競爭; 不思改革, 教學上缺斤少兩, 質量不高, 致使成人教育在社會上的聲譽每況愈下, 學校名聲亦隨之受損。可見, 忽略社會效益的代價也是高昂的。
三、改進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對策由于普通高校開展成人教育歷史不長, 基礎相對薄弱, 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辦學條件差, 學習與應用脫節,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缺乏成人高教特色等問題, 不僅制約其發展, 而且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對于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問題, 必須認真加以研究, 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一) 轉變傳統的辦學觀念, 積極開拓新的成人教育市場只有轉變傳統的辦學觀念, 才能真正認識和把握改革成人高等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過程中, 社會的需求也逐漸趨向多樣化,新的教育形式同時伴隨著產生和發展。如各類專業證書考試、專業項目考試、晉級、評職考試等, 在全國各地已有了不同規模的發展。而國家對這類教育形式一般是以市場運作的方式投放到社會, 使其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得以發展。在如此廣闊的發展空間里, 從事成人教育工作的決策者要反應敏銳、判斷準確, 在充分利用國家計劃和政策優勢的同時, 能動地適應新的社會需求, 在積極主動地為經濟社會服務的過程中, 力爭從多渠道開拓新的成人教育市場, 以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空間。(二) 優化教育結構, 擴展社會功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優化結構, 主要包括優化專業結構、層次結構、類型結構、課程結構和師資結構。優化專業結構, 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根據人才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專業, 增大適應性; 優化層次結構, 就是以市場需求和調節為依據, 把學歷教育重心提高到以專升本和本科為主, 兼顧專科, 提高高校成人教育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優化類型結構, 就是要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 開展第二專科和第二本科學歷教育, 彌補在職者的知識結構, 同時為下崗、轉崗職工提供教育和培訓, 使他們獲取重新就業所需要的實用技能, 重視課程內容的優化、知識的更新, 并強調課程的可選擇性。優化師資結構, 就是要從整體上優化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學科結構, 從個體上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并強化競爭機制, 實行優勝劣汰[2]。(三) 打破普教化方式, 建立成人高教自身獨特的教育模式普通高校承擔全日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又承擔成人高等教育及自考助學班任務。在確保普通高等教育辦學質量的前提下, 辦好成人高等教育是具備條件的。應根據培養目標, 以市場經濟為導向, 優化、改造專業結構和教學計劃, 制定好各科教學大綱。重點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學計劃的應用性、課程設置的職業性、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教學環節、方法的實踐性。專業課程以應用為目的, 以夠用為度, 加大實踐教學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其次在培養類型上要拓寬培養目標, 根據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要, 既要培養生產技術工藝類人才, 又要培養管理類人才, 既要培養高級操作技工, 又要培養多層次的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滿足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要。在專業設置上要體現“以需定教”、“按需供給”的原則, 與市場需求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及其對策【摘要】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是當前成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在闡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現狀的基礎上, 分析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進對策。關鍵詞: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對策機結合和統一, 與當前多元化的社會需求接軌, 使專業結構實現動態優化。(四) 建立質量標準和質量監控體系, 定期對教學工作做出評估在確立科學的質量標準的前提下, 辦學部門要不斷加強硬件建設和改善軟件管理, 并從師資、教學、教材、管理, 以及實踐環節、考試環節等方面嚴格要求。為了加強質量管理, 還應完善質量監控機構, 定期對教學工作做出評估, 并提出整改措施, 有效保證教學質量,提高高校成人教育信譽, 使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健康發展。實踐中, 要將書面測試、實踐能力考核、課堂上與教師互動的表現、參加研究及有關成果記錄等均作為考核的內容。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及具體實施辦法提早下發有關院校, 使辦學單位能據此規范辦學行為, 做到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有獎懲, 從而保證辦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殷利民,李德海.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功能性缺失分析[ 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2] 余愛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探析———兼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辦學之路[ J] .福州大學學報: 哲社版,2003年第1期.[ 3] 陳永紅.21世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歷史使命及發展思路[ J] .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4] 趙卿敏,易元祥.學習型社會創建與成人高等教
歡迎咨詢:客服QQ:381256000 垂詢電話13081601539 論文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摘要]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是當前成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在闡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現狀的基礎上, 分析了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功能性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進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