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工作質效的思考
汪金生 文雄
【摘要】 本文從繼續教育要創新理念,增強繼續教育的科學性;要完善機制,強化參訓人員的主動性;要優化模式,增強繼續教育的實效性;要規范管理,提高繼續教育的嚴肅性,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繼續教育質效。
【關鍵詞】 基層;繼續教育;思考
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基層醫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也需科學發展。主要表現為思想認識需進一步提高,教學內容需進一步更新,教學方式需進一步改進,培訓質量評價體系需進一步完善,醫務人員的培訓保障機制需進一步加強。
1 要創新理念,增強繼續教育的科學性
1.1 以人為本理念 繼續教育要堅持從全院和戰略的高度,結合基層工作的實際和現實需求把提高醫務人員的能力素質和實現全科發展作為繼續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1.2 科學發展理念 緊緊圍繞醫院發展建設的實際,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的原則,著力提高醫務人員的知識理論運用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1.3 適度超前理念 堅持立足現實,著眼未來,認真分析繼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注重增強繼續教育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
2 要完善機制,強化參訓人員的主動性
2.1 完善競爭激勵機制 在資金、學習時間、獎勵措施等方面著手,不斷激勵醫務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2 完善訓用結合機制 落實不參加繼續教育完成規定的學分不得評定、晉升相應的職稱,形成“培訓-考核-使用”的正確導向,使參訓人員真正學有所用和學有所盼。
2.3 完善質效評估機制 把繼續教育的“評學”貫穿于繼續教育的始終,對每位醫務人員的學習態度、理論成績和實際操作等進行綜合評定,確保學有所獲。
3 要優化模式,增強繼續教育的實效性
3.1 選準教學內容 注意從醫務人員的實際出發,靈活設置教育內容,讓每位醫務人員能不斷充實自己,學習急需知識,增強吸引力。
3.2 選優教學方式 探求能充分激發教學雙方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方式,寓教于樂,增強教育的效果,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
3.3 選好渠道 實行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同時加大必須的經費投入和物資投入,改善教學環境和條件,采用電化教學、遠程教育、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手段激發學習動力,增強教學效益。
3.4 選強師資 采取到三甲以上大醫院及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進修提高業務水平。建立兼職教師師資庫,聘請一批理論功底深、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進來講課。
4 要規范管理,提高繼續教育的嚴肅性
4.1 建立培訓檔案 為每一位醫務人員建立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培訓情況,切實強化培訓紀律。定期檢查學習筆記及出勤情況,并記入檔案作為評定職稱的依據。
4.2 推行積分管理 對醫務人員的學習科目、達標要求和時間規定進行細化。要求每位醫務人員按職稱相應完成一定的年學分,不達標年底不能評為優秀。
4.3 強化自主管理 要求全體醫務人員加強崗位自學及科研工作,按相應職稱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論文。
4.4 以考促學 每年根據大綱要求及時組織考試包括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不符合要求一定要進行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