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加強高校學報編輯繼續教育的實效性分析
羅香
論文摘要:高校學報能否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打造優良的學術期刊聲譽,最終取決于編輯的素質和能力。必須通過激發編輯參加繼續教育的內在動機、完善編輯繼續教育制度、拓寬編輯繼續教育形式、豐富編輯繼續教育內容等途徑,切實加強學報編輯繼續教育的實效性,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增強高校學報的整體競爭實力。
論文關鍵詞:學報;編輯;繼續教育;實效性;對策
一、激發編輯參加繼續教育的內在動機
(一)對編輯進行愛崗敬業教育
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根本體現,是對各行業工作人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熱愛本職工作,并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奮努力,精益求精,盡職盡責,才能把工作做好,并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鑒于此,必須加強學報編輯的愛崗敬業教育,使其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職責,熱愛所從事的工作,并為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二)引入競爭機制
為提高競爭實力,高校學報要一改以往吃大鍋飯的局面,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堅持競聘上崗,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并在此基礎上獎勵先進、懲罰后進。編輯才會對來之不易的崗位更加珍惜,才能產生危機意識,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能力、知識結構,發現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
(三)將參加繼續教育的情況與職稱晉級和崗位晉升掛鉤建立繼續教育考核和激勵機制,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作為對其考核評價和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各地編輯職稱申報條件也都明確規定要提交繼續教育證明材料。即便如此,但因學報編輯作為編輯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有相當一部分人職稱走的是教師系列或研究系列,他們的職稱評定不受《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的限制,再加上與社會上許多其他單位相比,學校吃大鍋飯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在崗位聘用時,很少會真正將被聘用者參加繼續教育的情況作為重要依據。這就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編輯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鑒于此,各高校和學報編輯部應努力改變這一現狀,實行定崗定編,并明確將編輯參加繼續教育的情況作為對其考核評價和崗位聘用的依據。
(四)給予編輯施展才華的機會與平臺
各高校和學報編輯部要想擁有一支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良好的業務素質,學術水平較高、知識面廣,且又頗具創新意識的編輯隊伍,不僅要努力增加編輯的收入,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還要積極為他們創造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使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二、完善編輯繼續教育制度
(一)統籌制度
明確規定學報編輯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擁有編輯和教師雙重身份的學報編輯必須嚴格按照新聞出版總署的《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要求參加繼續教育。
確定并公布繼續教育機構。繼續教育是對出版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的以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業務知識、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等為內容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促進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堅持正確出版方向,不斷增加、補充、拓展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技能,提高創新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開展繼續教育的機構必須具備承擔與培訓工作相適應的教學場所和設施;擁有與承擔培訓工作相適應的師資隊伍和管理力量;能夠完成所承擔的培訓任務,保證培訓質量。為此,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應嚴格考核、統籌規劃,并將最終確定的機構公之于眾。
(二)保障制度
高校學報與獨立的期刊社或新聞出版單位不同,人員少、任務重、內部分工不明確。目前,煩瑣的重復勞動在編輯崗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因此,應當強化宏觀管理、科學化管理、規范化管理的措施,把低層次的重復勞動壓縮到最低限度,使編輯從煩瑣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同時實行彈性坐班制,使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參加繼續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學報是以反映本校教學科研成果為主的學術性刊物,其讀者群體較小,發行量少,基本是靠學校撥款來維持生存的。學校撥款的多少決定了學報生存的狀況。但有的學報因學校領導不重視,或學校運作資金有困難,導致撥款不足。辦刊經費有限,難以開展繼續教育。各高校和學報編輯部要廣開渠路,增加投入,確保編輯人員繼續教育的正常開展。
(三)登記制度
實行繼續教育證書登記制度的目的,是系統掌握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和接受繼續教育的情況,促進專業技術人員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其創造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各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要嚴格按《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要求執行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登記制度,詳實登記他們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內容、成績、學時等;各高校和學報編輯部也應對編輯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情況進行嚴格登記,并將其與職位晉升和崗位聘用聯系起來。
(四)考核制度
國家和各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要定期對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辦學狀況、辦學質量等進行評估和考核,使辦學單位和主管部門比較客觀地認識工作成績和差距,發現薄弱環節,尋求教育規律,不斷改進工作和辦學條件,使繼續教育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各高校和學報編輯部在安排編輯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的基礎上,也要對編輯接受繼續教育的實際效果進行考核,看其通過繼續教育知識增長和智能提高的程度,并將相關信息反饋給辦學單位和主管部門,為它們改進工作、提高辦學實效性提供依據。
(五)激勵制度
目前,大鍋飯的思想還在編輯的頭腦里根深蒂固。從表面上看,編輯部內部一團和氣,但長期如此,必然打擊人們的積極性,不利于編輯部的長遠發展。為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充分挖掘編輯的潛能,激發他們參加繼續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報編輯出版工作的良性運轉。當然,編輯部所建立的激勵機制必須公平公正、合理有序,能真正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做到獎勵先進、懲罰后進,使編輯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否則,效果將會適得其反。而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不僅有物質需要,還有精神需求,所以激勵也應采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及時、適度的獎懲。
三、拓寬編輯繼續教育的形式
(一)系統進修
近年來,有不少碩士甚至博士加入到高校學報的編輯行列,他們學歷雖高,但真正學編輯學出身的科班人才卻很少。而事實上,編輯工作是一份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一方面要求編輯人員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編輯出版政策法規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另一方面又要求編輯人員掌握編輯工作行業的標準和規范,如學術論文書寫格式、文獻著錄格式等。為了彌補編輯學識與素質的不足,提高學報出版質量,高校和學報編輯部可以安排編輯進行系統的學習與進修,如安排理工科畢業的編輯脫產或不脫產進修1年左右的中文、新聞專業,推薦有一定編齡的編輯帶職攻讀編輯出版方面的研究生學位等。
(二)短期輪訓
由于學報編輯大多工作忙、任務重,想長時間抽出時間參加系統進修確實勉為其難。相比之下,可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耗時少、信息量大的短期輪訓,以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如組織編輯參加各類業務研討會和編輯進修班,參加省級以上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認可的全國出版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考試考前培訓,等等。 (三)參加學術會議
參加學術會議是編輯在短時間內充實自我、了解專業發展動態和學科熱點的好機會。學術研討會上安排的專題報告大多是有關國內外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階段性總結等方面的內容,報告人基本上是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傳遞的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內容豐富、精辟。參加學術會議既可以結識專家,虛心聽取有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使他們為編輯工作提出權威性見解,又可以廣泛接觸與會代表,相互交流經驗,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四)同事之間互相學習
編輯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實際工作是提高編輯業務能力的沃土。學報編輯部的同事之間要在日常工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如老編輯可以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向青年編輯傳授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青年編輯則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幫助老編輯掌握一些現代化的編輯技術與手段,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編輯出版的新要求;工作中遇到的有一定爭議的問題,要提出來,大家共同研討。這種方式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既方便,又很少受時間、空間和經費等條件的影響,是編輯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最普遍且有效的方法。自主學習的途徑很多,如經常性地閱讀、瀏覽相關期刊和報紙,上網查看相關資料、了解學科發展動態,接受遠程教育,參加網上培訓,等等。自主學習針對性強,能有效地解決編輯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六)從事科學研究
“一般地說,所有的編輯都應該成為學者,因為不是學者就難以成為好的編輯;特殊地說,學報編輯尤其應當成為學者,因為不是學者就難以成為稱職的學報編輯”。這就要求學報編輯加強專業學習,深入科學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蒲惺翘岣呔庉嬎刭|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和學報編輯部應鼓勵編輯搞科研、出成果。
四、豐富編輯繼續教育的內容
(一)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高校學報編輯作為傳播學術知識的中介,其職業道德的好壞對學報有著重要影響。要有效保證稿件的編校質量和學報質量,學報編輯必須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這是保證學報質量的前提。這就要求在編輯繼續教育中突出職業道德的內容,增強他們的責任心,使他們誠實守信、樂于奉獻、客觀公正、甘愿清貧。
(二)提高政治素質
正確的政治思想,是文化出版事業的引航燈,也是高校學報生存、發展的基本保障。學報編輯只有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才能保證學報的政治質量,使學報得以生存和發展。高校學報要真正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標,編輯就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學習,并以它們為指導,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抵制各種誘惑和腐蝕,而不能成為游離于政治之外的純粹的學術編輯。繼續教育責無旁貸地必須提供政治教育的內容,切實承擔起提高編輯政治素質的重要任務。
(三)加強業務學習
信息時代的高校學報編輯,不僅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和過硬的政治素質,還要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這是學報質量尤其是編校質量實現高水平的有效保障。繼續教育應為學報編輯提供編輯業務知識、編輯學外延知識、計算機技術、外語等方面的知識與培訓,促使他們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
(四)促進科學研究
作為編輯,尤其是學術性很強的高校學報編輯,如果對某一學科領域沒有很好地了解與研究,沒有掌握該領域的精深知識,就不可能就稿件問題與作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也不可能準確判斷學術論文的優劣,更不可能對稿件的獨創性和學術水平進行準確評判。加強專業學習,深入科學研究,提高科研能力,是成為稱職的學報編輯的必備條件。繼續教育要通過系統培訓、學術會議等方式為學報編輯傳遞學科發展最新動態,向他們傳授從事科學研究的有效方法,激發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
(五)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是學報生存的基礎,是編輯工作的靈魂。鄒韜奮先生說過,“沒有個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問題,發展更沒有希望”。編輯人員要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離開了創新,編輯工作也不會有任何生命力。而繼續教育不僅應是對知識的一般性補充、更新和拓寬,更應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注重知識的創新;不僅應使人掌握某種技術、技能,更應突出創造能力的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報編輯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應是繼續教育的重要工作內容。
(六)樹立終身教育理念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各種各樣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在信息瞬息萬變的年代,憑借一個時段的學習成果滿足終身需要是完全不可能了?!盎畹嚼希瑢W到老”的終身教育理念順勢登上時代舞臺。高校學報編輯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擔負著傳播學術文化、繁榮學術研究、推進學術發展的歷史重任,更應樹立終身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努力學習,不斷進步,以完成時代所賦予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