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諧校園建設中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賈洪巖
論文關鍵詞:和諧校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論文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是和諧校園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和諧校園建設產生的不良影響,并對如何促進和諧校園建設作了探討。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構建和諧大學校園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與實踐要求在高校的具體化,是高校自身發展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客觀需要。
如何在構建和諧校園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化拓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鞏固、提高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能力,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
一、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已成為當代學生開闊視野、更新知識、擴大社會關系、加快社會化進程的重要渠道和重要方式。它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1.大學生構成我國網絡用戶的主體,對和諧校園建設帶來影響。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1月在北京發布的(第2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07年底,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1億,總體網民中的31.8%屬于18-24歲的青年,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的用戶占36.2%。這些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網民群體中,青年大學生占據重要地位。對于生活在校園中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網絡使得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生活方式、接受信息形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和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勢必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和諧校園建設帶來影響。
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網絡是一個自由、開放的世界,各種紛繁復雜的信息充斥網絡空間,這無疑給校園置放了一把“雙刃劍”。胡錦濤同志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面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問題,存在著不少薄弱環節。”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主流意識形態掌握和占領網絡陣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顯得極為重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學生認知和接受教育的規律,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滿生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得好將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必然就會影響校園的穩定、學生的發展以及和諧校園建設。
二、和諧校園建設中,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單調,吸引力不夠。
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頁面普遍較為呆板,和一些專業性的網站相比差距很大。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內容上只講成績,不講問題,不敢或不愿意直接“面對”學生,對于學生關心的感情、娛樂、健康或一些較為敏感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少設置或者根本不設置互動的欄目。結果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點擊率不高,很大部分學生根本就沒關注過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因此,網絡也就沒有真正起到育人功能,無法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2.網絡思概政治教育隊伍建設落后,缺乏專業性人才。
當前高校普遍存在懂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懂得網絡技術,懂網絡技術的人又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矛盾。這種矛盾直接影響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阻礙了和諧校園的建設。很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互動、不能交流、不能娛樂,與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網絡教育素質不高、不會引導、不會參與密切相關。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隊伍以及保證隊伍建設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培養既具有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又懂網絡技術的人才,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
3.網絡基本功能的建設缺乏,網站信息更新較慢。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中一些基本功能的建設仍然缺乏,例如建設自主的電子郵件服務系統、FI’P上傳下載功能、教學信息的多媒體點播等等。另外,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信息更新方面普遍緩慢,筆者調查后發現部分學校對黨建工作、團學工作等網頁內容沒有及時進行更新,甚至有的網站存在半年以來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這種網站根本無法讓學生全面及時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內容,無法起到促進和諧校園建設的作用。 4.網絡道德教育缺失,學生網絡交往中出現道德失范。
現實生活中,部分學生在網絡交往中并不是為了幫助學業或是謀求個人的全面發展,有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電子游戲,還有的學生在網上語言低俗,表現為缺乏網絡道德教育。再者,有的學生發生網絡交往行為失控以至犯罪。由于網絡交往的虛擬性和非真實性,學生在網絡空間中可以任意宣泄,他們的許多弱點容易暴露無遺。如瀏覽色情網站,接受網上色情服務等等,這些都會使他們產生性墮落、性侵害和性犯罪的沖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影響校園穩定及和諧校園建設。
三、和諧校園建設中,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1.積極發揮輔導員主觀能動性,構建和諧的網絡人際關系。
輔導員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基礎,是培養和諧個體、構建和諧人際關系以及推動構建和諧校園的中堅力量。輔導員應注重運用各種新的工作載體,拓寬溝通渠道,全方位地與學生交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作為輔導員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建立起與學生的溝通網絡。輔導員除了利用課堂的公開教育之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這些優勢,搭起新的溝通平臺。在直接談心之外,可以通過手機短消息、網絡QQ、博客或電子郵件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同時也要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構建起和諧的網絡人際關系,使網絡真正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
2.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建立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強化網絡服務育人的功能。通過建立融思想性和技術性、教育和服務為一體的網站,從而有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為和諧校園建設奠定基礎。筆者針對我校及其它高校現有網絡資源情況的調查發現,就業工作和勤工儉學等方面網絡資源建設已經受到社會和學校重視而較為完善。今后應該重點建設以下幾方面資源:一是心理健康服務資源,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二是黨團建設服務資源,提供高校黨建團建信息,為班級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提供指導,讓學生有一個揮灑個性、展現自我的空間;三是休閑娛樂服務資源,開設電子論壇、在線交流、聊天室、同學會等,為學校領導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服務。
3.切實加大投入力度,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
要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的長效性,必須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人。首先要增強網站的交互性,對一些基本功能的建設加以重視,成立一支由各部門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站的建設隊伍,進行精心策劃、設計和制作,保證網站內容的系統性和形式的多樣性。二是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學生骨干隊伍在網絡空間的作用,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管理。三是加強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養,培養既懂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又懂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綜合水平。四是聘請專人負責網絡信息的及時更新,保證網絡真正的便捷實用特色,有效吸引學生的關注度。
4.全面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和監管,維護校園和諧穩定。
虛擬的網絡環境給予思想前衛的大學生充足的馳騁空間,結果出現了在互聯網上不文明的行為,甚至進行涉嫌犯罪的網絡行為。網絡發展的現實情況表明,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法制教育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極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內容。‘首先,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經常性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工作,在“兩課”教學中增加網絡道德教育內容,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網絡道德的重要性。同時,強化網絡監管,有針對性地制定網絡道德約束機制,健全規章制度,規范網絡運作,引導學生上網的政治意識、法制意識、道德意識和安全意識,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維護校園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