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心理干預對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護理效果的分析

劉向玲

【摘要】目的 是探討心理干預在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入院30例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入院時和經過心理干預一周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定,評價心理干預的有效性。結果 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心理干預前后比較,總癥狀指數明顯減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9個癥狀因子除了強迫、恐怖、精神病性干預后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因子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心理干預可改善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心理、生理反應,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效果。

【關鍵詞】心理干預 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個類型,主要表現為心悸、心前區疼痛、氣短或過度換氣,可見乏力、頭暈、多汗、失眠、焦慮甚至暈厥等,自覺癥狀顯著,病理解剖無心臟血管器質性病變[1]。多見于女性,尤其是伴更年期綜合征時[2]。本癥雖不影響壽命但長期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學習與工作,且常發生人際關系上的糾紛,浪費人才和藥物。針對本癥患者心理特點臨床上采用適時的心理干預很關鍵。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項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在內蒙古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CCU住院病人,共30名,年齡在26~63歲,平均年齡50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10個月。均符合臨床心血管病學診斷標準,心臟無器質性病變,主要以心悸、胸痛待排,原因待查;房早或室早同時伴有精神神經癥狀而住院檢查治療。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對30例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入院時和入院一周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要求調查員對所有量表統一用語,先向患者進行必要的解釋,征得許可后由患者自評。住院后除了常規護理外主要加強心理干預,每天不少于30分鐘。

1.2.1 心理干預措施:(1)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入院時醫務人員以熱情、誠懇態度接待病人,特別注意儀表整齊、言談和藹、舉止端莊;主動作自我介紹給患者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用理解、關注、尊重的態度與患者交流,為患者創造一個干凈、整潔、溫馨的病房環境,以利于工作的開展。(2)疾病相關知識指導: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并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讓患者堅信通過治療一定會好。詳細了解病者個性特點、患病經過、工作生活、思想情況及家庭婚姻等方面問題,給予適當解釋與疏導,讓患者明白他所面臨的問題性質及如何提高應對能力。(3)教會患者放松療法:聽放松性音樂能降低心率、焦慮水平,改善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失眠等臨床癥狀。通過音樂療法使患者情感感化,松弛交感神經的緊張狀態,從而改善病人緊張、憂郁等心理狀態。(4)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根據患者的身體耐受力和個人愛好,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或體力活動,使循環系統得到適當鍛煉,減少心血管癥狀的發生。(5)爭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醫護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家庭支持對于患者治療的重要性,主動向其家庭成員講解本癥的特點和心理干預的方式方法,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創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多關心和照顧患者,經常安排患者參加一些社區的文娛活動,與周圍朋友多交流,使患者感受到親情、友情的鼓勵和支持,堅定患者治愈的信心。

1.2.2 評定工具采用由L.R.Derogatis編制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5]進行干預前后心理狀況評定。

1.3 統計學方法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配對t檢驗統計分析。

2 結果

2.130例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心理干預前后總癥狀指數比較見表1,干預后總癥狀指數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患者干預前后總癥狀指數比較

注:t檢驗,t=7.01>2.04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心理干預前后患者與全國常模SCL-90比較(x-±s)

見表2,心理干預前SCL-90所有癥狀因子評分顯著高于常模(p<0.05),說明本研究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均存在生理、心理及行為問題較嚴重。干預后絕大多數因子分降低但仍高于全國常模(p<0.05)。其中除了強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無統計學意義外(p>0.05),其余因子分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明心理干預雖然能改善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的心理狀態,但不能消除所有心理負擔。 表2 心理干預前后患者與全國常模SCL-90比較(x-±s)

注:其中強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因子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由于中樞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的正常活動受到了干擾而產生的。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患者存在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心理有關,也可能由環境因素、工作壓力過大、其他疾病或者醫生解釋不當等不良因素誘發。隨著社會競爭的緊張激烈,該發病率逐年升高。本項研究患者入院時SCL-90評分均高,也充分反映出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狀態。

從文中可見對30例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后總癥狀指數顯著低于干預前(p<0.05)見表1,證實了實施心理干預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問題,緩解精神壓力。干預前后各因子與常模比較見表2,表明心理干預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干預后患者仍然有軀體化、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存在;因此我們必須教會患者一些自我心理調試的方法,比如指導患者正確對待自己,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學習,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安排好作息時間適當參加文娛、旅游和體育活動等。同時,我們發現,親人和朋友對患者的關心、鼓勵、包容等積極態度能有效改善患者孤獨、煩躁、易怒等負面心理狀態。

本癥心理干預的關鍵是通過醫務人員的言語、動作、態度等行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通過科學的講解,使患者正確認識所患疾病的性質,了解本癥的發生、發展以及身心兩方面相互影響的關系,能夠消除患者由于未知而產生的恐懼和擔憂。醫護人員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為,能對患者產生心理暗示。在心理干預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利用自己的言語、態度、行為充分營造出樂觀、積極的氛圍,使患者感覺到親切、舒適、安全和信任,這有利于緩解患者不健康的情緒,促使其心理狀態逐漸融入醫護人員營造的積極氛圍,從而達到預期的干預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方毅貞.肖婉芬.劉澤敏等.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的護理.實用醫技雜志,2006,13(1):365.

[2]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88—1589.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