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陳琴君
: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既要通過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也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在教學中,不能只要求學生作機械的模仿練習,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規(guī)律,啟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正確學習動機,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提高教學質量。
下面是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為適應中學生心理活動特點而得出的一些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并和各位同仁探討和交流。
一、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愛、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yǎng)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huán)境、功能環(huán)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huán)境的改善相配合,為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yè)的指導。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表現為: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接受他人,善與他人相處;正視現實,接受現實,對周圍的事物和環(huán)境能作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并能與現實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勝不驕,敗不餒;熱愛生活,樂于生活,在生活中獲得滿足和激勵;心理健康的人在人格的各個方面能夠完整、協(xié)調、和諧地表現出來;符合年齡特征,在生命發(fā)展的不同年齡階段,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與同齡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征。
(2)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早在青年時期便十分重視體育運動,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冷水浴、游泳、爬山、游學等多樣的體育運動中,不但強健了偉人的體魄,更鍛造了一顆偉大的心靈。“如冷水浴足以練習猛烈與不畏,又足以練習敢為。凡各種運動之持續(xù)不改,皆有耐久之力。”因而體育在點點滴滴的 “育體”過程中更是在“育心”。無論是執(zhí)教者還是學習者都應該細心體悟與實踐。
二、學校體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與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由于主客觀原因造成學生體育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害怕做出的身體練習別扭好笑,在學習過程中不敢參與練習,敷衍了事。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一方面對基礎差的學生采用降低動作難度、加強個別輔導循循善誘,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另一方面應營造融洽輕松的教學氣氛,師生之間互相尊重,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使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心理定勢;還可運用激勵機制,對學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時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體育活動是人以自身為對象進行改造自身的實踐活動。這種對人的改造活動不僅僅局限于生物學意義的生命運動,而且還包括人生態(tài)度和思想意識的內容。 體育的競賽性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體驗勝利與失敗的情感,激發(fā)學生樹立無高不可攀、無不可摧的進取精神。在體育教學中,要組織好多種形式和類型的競賽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讓時賽”、“讓距賽”、“讓分賽”等教學方式,在賽前做好動員鼓動工作,使學生樹立敢拼的決心和信心,賽后進行認真講評,使勝者不驕敗者不餒。在對體育課成績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勵機制,使成績好的學生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使成績差的學生產生一種危機感,從而努力學習,爭取進步。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適時合理運用各種競賽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堅強意志。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相對也比較優(yōu)越,但是同時也喪失了吃苦耐勞的生存能力,他們往往不能吃苦,而且缺乏堅強的意志,這就往往在最后關頭功虧一簣,無法取得最后的勝利。體育對人的生物潛能和精神潛力的開發(fā)與拓展,因其完整性和諧性而顯得很重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采用相應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指定個人目標,樹立成功的信念,在完成各階段任務的過程中強化意志品質;開展刻苦鍛煉,利用氣候條件、地理環(huán)境、增加練習的數量和強度等因素,培養(yǎng)學生在條件艱苦的環(huán)境里勇于拼搏、積極進取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利用體育項目如中長跑、屈臂懸垂等各種項目的長時間、易疲勞的狀態(tài)下培養(yǎng)學生忍耐的毅力。在不正常氣候下如強光下或天氣寒冷的條件下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毅力。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力。體育活動始終是勝負聯系在一起的,我們進行體育活動就得不斷地接受勝負和以后帶來的壓力,即勝利后的掌聲和失敗后的嘲罵,因為我們的學生畢竟生活在學校這個小社會里,雖然這種壓力有,但并不大,我們的學生是以學習為主,這一點是明確的,體育活動只是一種活動的方式,鍛煉身體的一種手段,日久天長的經受這種壓力鍛煉,再加上我們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幫助,我們的同學就能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面對一切來自于社會家庭的壓力,形成一個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
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既是學科自身要求,更是時代對學生發(fā)展的要求。關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素質發(fā)展,是幫助其健康成長的重要方面。總之,教師要善于靈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種教法和組織措施,把課上得生動活潑。主要要運用學生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