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萬瓊花
論文關鍵詞:歷史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對策
論文摘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完滿狀態。”這表明,在現代社會里,僅僅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不能算作健康,現代社會不僅要求人們身體健康,還要求心理健康,且要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教育部于1999年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身體、心理健康成長,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學科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滲透就成為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學歷史科教學的責任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中學歷史學科教育的目標之一,它也體現了中學歷史學科教學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人性、發展性。古人云:“讀史使人明智”,在這里“智”,不僅指知識能力,更指做人的準則、處事的經驗。長期以來,中學歷史教學最基本的功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會學生做事,做人,雖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激烈競爭,未來的人才更應該具備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青少年肩負著跨世紀的重任,不僅要參與知識、智力的較量,更要參與心理的較量。所以,我們應進一步挖掘、發展歷史教育的功能,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適應形勢發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再者,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學科中的教學內容豐富深邃,在陶冶學生情操,開發學生心理潛能、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精神,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社會、生活和學習等生存環境能力,預防和矯正各種異常的心理和行為,消除心理和行為障礙等方面有著無比巨大的優勢:說服力強。感染力大,是其他學科無法相比的。歷史教材中那些豐富的倫理價值內容,眾多名人言行對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教師要有健康心理。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就要求歷史教師必須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是一個有健全個性的教師:性格開朗、樂觀、有朝氣、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對挑戰,面對困難和挫折,做生活的強者,要有涵養,情緒穩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能自覺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做學生的“人師”,使學生佩服,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2、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實行個性化教育。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以及具體的學習內容來設計課堂教學,正視學生中存在的智力差異、心理差異、人格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各種方法的運用,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所有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各種層次的協商都得到成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3、尊重學生個性,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實施個性化教育。對調皮搗蛋、不重視歷史課學習的學生,不能以傷害他們的自尊和人格來懲罰其過失,也不能以管理需要而剝奪他們受教育的權利,而是要致意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要倡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心理得到放松,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和特長,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好基礎,使其不傷自尊,增強自信,彌補不足,走向成功。
4、充分挖掘歷史學科的潛能,用豐富的史實,優秀的歷史人物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使個體人格,人性與文化素質得以完善、升華與提高,養成健康心理品質。而歷史知識浩如煙海,歷史內容包羅萬象,精心挖掘歷史素材,用豐富的史實,優秀的歷史人物,來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效用是巨大的。歷史上著名的任務如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屢敗屢戰,終于推翻清朝,完成革命夙愿;發明家愛迪生在經歷數百次失敗之后,終于研制成的碳絲燈泡;居里夫婦在設備簡陋,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經過四十五個月的工作,從一噸瀝青鈾礦的殘渣中終于成功制取十分之一克的鐳等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堅強意志的號材料。再如: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友誼,為學生寬闊胸懷,處理人際關系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價值觀;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觀;林則徐為國禁煙的責任感;地方教材《資陽歷史》中的資陽名人林芳锍的愛國愛鄉犄神等等。都是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好素材。
另外,還可以在課堂上設置一些活動,如搶答、講故事、評價歷史人物、動手做小制作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控制自己,完善性j陷,學會團結協作,與人和諧相處,從而形成健康心理品質,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