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西部大學生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分析

牟艷娟

[摘要]文章從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出發,通過問卷調查高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獲得大學生在消費領域的有關真實資料。以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為主題,分析大學生的消費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適度消費。并就高校教育和管理方面提出對策和建議,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消費責任意識,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對策和建議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和行為往往產生彼此間的相互影響,形成特有的群體消費心理特征。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特征,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消費現狀,樹立積極、健康的消費觀念。促使學校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以便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1.研究對象。根據整群抽樣的原則,我們選取了廣西部分高校大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問卷)。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10份,有效率為82.00%,總計男生266人,女生144人。調查時間為2007年10月。

2.研究方法。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大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的家庭基本狀況、生活消費狀況、消費行為以及對消費的態度等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及消費行為狀況,以便為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打下基礎。

二、研究內容

1.調查樣本的家庭背景資料。在本次調查的大學生中,農村大學生占53.40%。因此,農村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重視。在“你的家庭經濟狀況”的選項中,貧困大學生所占比例達到32.60%,而家庭優越的大學生所占比例僅有4.50%。但是,在相應的“您認為您上學的開支對家庭造成的負擔”的選項中,60.50%的大學生認為“上大學”是家庭的一大開銷,屬于“高消費”,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學生認為“上大學”不會對家庭造成任何的經濟壓力。由此說明,大學生的經濟活動、消費行為對家庭以及社會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2.生活消費行為調查。在本次調查的大學生消費項目中,排名前幾位的分別是伙食費、通訊費、學習費用、娛樂消費以及日用品消費。在伙食費方面:19.80%的同學伙食消費每月在200元以下;58.50%的同學在200~500元之間;16.30%的同學在500~800元之間;5.40%的同學在800元以上。而且絕大多數的同學使用飯卡消費。在通訊費用方面:51.20%的同學每月的通訊費用在50元以下;32.40%的同學在50~100元之間;11.50%的同學在100~200元之間;也有4.90%的同學每月花費在通訊方面的費用超過了200元。在學習方面:58.30%的同學每月花費為20元以下;30.50%的同學在20~50元之間;7.30%的同學在50~80元之間;3.90%的同學在80元以上。在娛樂消費方面(包括看電影、唱KTV等):有52.90%的同學每月花費在20元以下;27.60%的同學在20~50元之間;11.70%的同學在50~100元之間;7.80%的同學在100元以上。

在日用品方面:有45.90%的同學每月花費在20元以下;35.40%的同學在20~60元之間;12.70%的同學在60~100元之間;7.00%的同學在100元以上。

3.關于消費心理及消費態度的調查。在“您心中合理的消費狀況?”的選項中,30.20%的同學選擇“超前消費,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50.20%的同學選擇“每個月有剩余,可供支配”;19.60%的同學選擇“每個月剛剛夠用”。在“購買東西時,您首先考慮的是什么?”的選擇中,有18.00%的同學選擇了“名牌,不考慮價格”;45.40%的同學選擇了“非名牌,價格中等”;21.50%的同學選擇了“價格便宜”;15.10%的同學選擇了“其他”。在“你的金錢觀”的選項中,有12.40%的同學選擇“金錢至上”;41.00%的同學選擇“夠用就行”;6.80%的同學選擇“視金錢如糞土”;39.80%的同學選擇“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在選擇“花錢時,你首先想到的是”的調查選項中,45.10%的同學選擇了“錢來之不易,能省則省”;28.30%的同學選擇了“人是最重要的,錢該花就花”;6.10%的同學選擇了“錢是身外之物,不花白不花”;20.50%的同學在花錢之前沒有任何的考慮。在“大學生對自己現在的消費狀況是否滿意”的選項中,15.60%的同學選擇了“很滿意”;19.30%的同學選擇“沒考慮過,無所謂”;45.10%的同學選擇了“一般,過得去”;20.00%的同學覺得“不滿意,花錢沒計劃”。

三、大學生的消費特點

通過調查,我們獲得了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基本資料,通過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的分析和討論,我們總結了大學生的消費有如下特點。

1.理性消費占主導。調查表明:講究實用和理性消費仍是被調查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質量好,價格合理,性價比高”是多數大學生在消費時首先考慮的因素。而且多數的大學生月消費都控制在300~700元之間,每個月的消費數額比較穩定。在問及“生活費來源”時,75.90%的同學選擇“來自父母”。13.90%的同學選擇“勤工儉學”,5.80%的同學選擇“貸款”,4.40%的同學選擇“獎學金和助學金”。為了實現消費的“最大價值化”,他們往往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嘗試或者選擇在校內校外兼職打小零工,來滿足大學的生活消費,這部分同學達到了13.90%。而且政府開設的“貸款綠色通道”以及“獎學金助學金”也給10.20%的貧困生解決了上大學的困難。當調查“如果有機會,您是否愿意通過勤工助學、打工掙點錢,養活自己時?”,有83.90%的同學愿意或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賺錢從而減輕家庭的負擔,在這部分同學中已經有近兩成的同學實現了“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的目標。

2.消費的不平衡性。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理區域和擁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而不同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生活水平的不相同,都直接導致大學生消費的不平衡,而且在大學四年的不同階段,大學生心理以及行為的發展所呈現出的特點,最終表現出大學生消費行為習慣和消費心理的極大差異性。如在對“如果有機會,您是否愿意通過勤工助學、打工掙點錢養活自己?”這一選項中,選擇“不愿意”的有67.00%為“大一”的學生。 3.消費觀念的多樣化。一是消費項目多樣化。總體來說,大學生的“生活消費支出”占據每月消費的大部分,但是,越來越多的消費項目(娛樂消費、交際消費、情感消費、旅游消費)占據每月消費的比例逐步提高。大學生的消費項目呈現了多樣化的特點,如在“您個人擁有的物品(多選項)”一欄中,24.30%的同學擁有電腦,14.90%的同學擁有數碼照相機,擁有手機、MP3的同學分別達到53.70%和34.10%,還有23.70%的同學選擇了“其他”,而且這些數據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二是消費方式多樣化。全球經濟市場化和日益完善的信息網絡技術給大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消費方式。大學生越來越熱衷于持卡消費、分期消費、網絡電子消費。這些消費方式不僅給他們帶來了便捷,同時也節約了消費成本。

四、對策與建議

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不僅僅與大學生群體自身有關,而且與家庭、學校、社會環境以及大眾媒介等有著密切的關系,能否充分發揮這些方面的作用,對于處理和解決大學生在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上出現的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正確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和保持健康的消費心理,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

1.大學生自身應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

(1)消費適度。大學生作為一個經濟上未能完全獨立的消費群體,在消費上應該確定合理的消費期望,應根據生活、學習和文化娛樂的實際情況明確消費標準,關鍵要把握一個“度”,量力而行,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不脫離家庭收入狀況和父母的經濟承受力。

(2)消費有計劃。大學生應當制定一個近期、中期、長期的消費計劃,這些計劃都必須符合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要細化消費的項目,做到“消費有數,消費有目”。與此同時,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避免出現奢華消費和過度消費。

(3)消費健康積極。大學生消費應該倡導文明消費、節約消費以及健康消費。應以智力投資和學習消費為主導,生活消費為基本保障,文化娛樂以及其他的消費作為生活的一種補充,不應該本末倒置。生活消費過大會形成奢侈消費,文化娛樂消費過大會形成玩物喪志。大學生應發揚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樹立正確的消費道德觀和消費價值觀,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家長應教育和引導子女合理、節約型消費。家長應該培養子女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讓子女知道金錢是父母辛勤勞動的報酬,來之不易,子女的不良消費就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進而對父母的不尊重,從而培養他們養成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正確對待子女的物質索求,不能千依百順,家長不應用“金錢獎勵法”作為對子女教育的手段,這種做法容易使大學生養成每做一件事就講條件要報酬的不良習慣,更嚴重的是淡化了子女的責任感。適當合理的精神和物質獎勵相結合更能對子女起到觸動作用。父母應該作好模范帶頭的作用,從自身做起,做到健康節約消費,引導子女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不要向他們灌輸“金錢論”和“權利論”,從而誤導子女。

3.學校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將大學生消費觀教育落實到工作中

(1)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決定著未來中國的前途。因而培養大學生養成健康文明的消費生活方式,對社會發展進步具有向導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重視和加強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觀的正確引導,根據大學生消費狀況的新變化和出現的新問題,做好大學生的消費文化引導工作,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價值觀,從思想意識上提高科學的消費意識和觀念。

(2)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調查研究。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是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該加大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工作的投入,鼓勵相關的課題研究,引進相應的專家作為指導,或者擔任學生工作的顧問,充分做好理論和實踐的前提工作。而學生輔導老師,更應該與學生緊密聯系和交流,不僅要關心大學生的學習,還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消費水平,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關注學生的消費問題,比較和分析不同學生群體、個體在消費行為中的不同情況,收集個案,分類指導。一方面真正解決學生在消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健康的消費。另一方面,為研究準備充分、全面的第一手資料,使學校對大學生消費問題調查研究和指導學生進行消費形成互動,最終實現良性循環。

(3)將大學生消費觀教育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學生工作部門應該把大學生的消費問題納入到工作范疇中,把學生消費問題當成學風建設長期抓。在勤工助學方面,應該貫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的原則,教導學生要自立,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滿足自身的消費需求,順利完成學業,引導學生培育正確的消費觀念,而不僅僅是在經濟上予以資助。同時,也應該設立更多的校內勤工助學崗位,積極拓展和尋求校外勤工助學崗位,讓更多的學生自食其力。在校風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應該弘揚正確的消費觀念,營造積極的消費氛圍,從意識形態上起到宣傳帶動作用,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促進學生健康消費,以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在助學貸款和獎學金、助學金評定方面,應當做好宣傳和監督工作,保證學生的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主要用于完成學業、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而不是其他消費項目,更不是用于揮霍浪費、吃喝玩樂。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