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消費心理分析
蔣年山
中學生一般不具備經濟自主的消費能力,所能支配的消費金額有限并多來自于家庭給予,如:零用錢、壓歲錢、家長的獎勵、特定消費的經濟給予等方面,當然還有比如兼職或因成績優異得到的獎學金。
因而在分析中學生這一消費群體時也應將其放到家庭的環境中。
中學生消費者與家庭消費的相互影響:
1、 完全決策權:指中學生能完全支配所占有的金錢,如買書、光碟、衣服、體育用品、衛生用品、零食、小型電子產品等金額較小又與家庭其他成員關系不大的商品時所擁有的決策權。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中學生才是完全的商品消費者,一般所指對中學生的消費分析也即指對擁有完全決策權的中學生的消費分析。
2、 參與決策權利:關于這一部分的消費可能與家庭其他成員關系不大,但所涉及金額較高,使個體的消費決策權降低,家庭的權力開始增加。比如購買電腦及其他貴重電子產品、個人旅游、出國留學等情況。此時中學生個體的決策權力下降,最終決定將受家庭影響,但我們看到整個家庭的消費決策仍然以中學生為中心。因而縱使我們不能把此時的中學生作為完整的消費客體研究,但還是該引起我們的特別注意。
3、 決策參考權:很多時候,當家庭一些消費決策與中學生個體關系雖然不大,但所涉及金額較大時,家長仍會征求子女意見,在減少決策風險的同時,也在尋求家庭成員的廣泛支持,如買房、買車、購買高檔家電……,在中學生所能參與的經濟活動中,決策參考權最不具有決定權,除農村市場以外,這一層面中學生參與的消費活動一般不會引起商家的注意。
由此可見,中學生在實際消費活動中受家庭影響較大,許多消費支出都會因家人的意見而改變。
中學生消費特征:
中學生時代一般指12~18歲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人群,這一時期是人心理、生理發育最重要的成長階段,因而也導致了與其他年齡段人群不同的消費特征。
1、 追逐時尚:生理的漸趨成熟使得個體開始追逐成年人的社會游戲,而時尚活動莫過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時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廣泛關注,又正好契合中學生想引起他人特別是女性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征,也同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2、 追求新奇:毋用置疑,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長歲月,相比幼兒時期,有了一定的社會能力,也能自主的對一些事情進行決策,同時又沒有成年人較重的工作、社會、家庭壓力,真正可以放開束縛隨心所欲的進行一些消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新奇的產品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些中學生達到了不奇不要,無奇不買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異商品的階段。
3、 從名心理:和其他年齡段的消費者一樣,中學生仍然具有從名的消費特征,這一時期他們對影視歌星、運動員、探險家、社會高層政客極為關注,尤其是對前衛名人更是趨之若鶩,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韓”、“哈日”族,我們也能看到穿著某球星隊服上學的中學生。針對這一消費特征,許多以中學生為目標消費者的商家不惜重金邀請明星加盟代言產品。
4、 個性特征:與成年消費者不同,中學生一般沒有從眾的心理特征,如果不是從名消費,甚至剪個頭發,一旦發現與某同學一樣都會立即重做發型。這一特征同中學生追新求奇、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征有關,處于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心智、生理趨于成熟,心理上要求獨立,但生活、經濟上卻仍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必須依靠家庭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同時家長也會將自己的一些價值觀強加在子女身上,而不管他們是否認同,加之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也有很大的被動性,在家長、老師雙重管理下,會在某些程度上長產生反抗的心理,甚至引起叛逆的思想行為。于是,中學生在能夠自由支配金錢的情況下,更是隨行所欲地進行消費,追求、展示自我,以發泄心理生理上的壓抑感。一些商家看到了這一點,制造出各種怪異的產品,迎合這一年齡層次的消費者。從本質上說,中學生的這一特征是心智不成熟的集中表現,在不法廠商的引誘下甚至能走上歧途。
另外中學生還有單次消費金額少、購買頻率高的特點。當今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財富持續增長,中學生也變得越來越有錢,也不斷受到企業的廣泛重視。
由于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在心理、生理發育均不成熟,獨立生活能力不夠,而受到家長的管束日漸減少,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傷害的社會群體。作為商家,我們也應該擔負起社會責任,真正的愛護、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正所謂:愛吾愛,以及人之愛!不要忘記,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很大程度上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