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女性消費心理變化及其營銷含義
丁家永
一、女性在消費中決策角色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過去20年里,獲益于中國經濟起飛和社會開放的中國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在家庭財務支配中的發言權,大概是上下5000年來最高的。有研究報告指出,在購買大額商品時,如房子、汽車或多種奢侈品,越來越多的已婚中國女性表示她們能做出獨立購買決定,其余的女性會與配偶商量后作出決定,但她們的個人偏好仍然會對最終決定或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在中國的一些發達地區,受到外來思潮的影響,加之年輕人經濟收入的迅速增長,第三次單身浪潮正在襲來,這也使得單身女性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消費力量。
四下望去,從高檔專營店、百貨商城、超級市場,甚至汽車城、電器城,頻頻出現的美麗身影拿出來的可都是真金白銀或者閃閃發光的信用卡。今天的女性購物者比上一代人對商品品牌有更多認識和有更高要求,愿意為“形象”購物,以反映其正在提高的社會地位。同樣如果今天你還把這種城市女性對消費行為的影響還只局限于傳統的化妝品、服裝等傳統女性用品,那么顯然你已經完全落伍。大量的女性雜志、女性暢銷書、女性網站、乃至女性電視頻道,已經大張旗鼓地占據人們的眼球,其中誰也不能忽略的事實是,針對如何購買地產、如何選擇汽車和數碼產品、如何進行理財等以往只有男性關注的話題,女性們都討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意味著,在越來越多的商業領域,以男性為“重心”的消費主義正轉變為以女性為“中心”的消費主義。對經營者來說,如何討好女性消費者已經成為促進銷售的重要因素,否則就可能很難在中國這個作為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獲得成功。
記?。骸昂砂莆赵谒种小保@個源于上個世紀60年代發達國家的家庭經濟模式已經延續到本世紀的中國,并且大有要發展為社會經濟模式的趨勢。
二、女性在消費中自主性正在成長
最新一次調查顯示,在北京的330萬駕車者里,女性占到1/4,達86.6萬人,這一趨勢在上海、杭州、廣州等一線城市也有強勁表現;從幾家汽車經銷公司的銷售狀況來看,目前女性購車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平均已經占到總銷售量的30%左右,而且根據業內人士預測,這個數目還將有大幅度增長。事實上,在中國市場,Polo、QQ、飛度等車型早已被女性情有獨鐘,并被冠以女性車的稱號。目前被普遍認同的10大品牌女性車包括QQ、飛度、騏達、Spark、波羅、雨燕、賽歐、標致206、奧迪A4和威姿。2007年有關機構的市場調研中,有意識地分析了女性轎車的消費情況。調查發現,度身定做女性車在中國還真是有市場的。但女性汽車在設計中要考慮到她們的特點,如在汽車前座底下設有一個黑色的帆布箱,可以放高跟鞋;遮陽板上有可以拉開的化妝鏡;副駕駛前面的儲物箱里,設計了紙巾盒和放飾品的地方;后座有可以伸縮的衣架,其中間座位的靠背上設計了收放式小桌板,上面可以放兩個杯子和零食。
更有意思的是今天的“女人要有自己的房子。”這一觀念正在深入人心,現在也成了許多職業女性的座右銘。分析其內在動機,對于女性而言,一間房子在心理層面等同于獨立、自主和安全感,在現實層面則等同于長線投資和經濟收益。有調查表明,在2007年,以個人名義購房的女性比2006年增加了60%,女性由此開始成為購房主力,并且單身女性的買房意識明顯強過單身男士。也有調查發現,在購房者中,男女比例達到了58:42;在中檔住宅部分,女性購房者比例更占到45%。而女性購房者中,年輕化、知識化、高學歷的特征比較明顯,其中29歲以下的女性購房者占到33%。不要小看房子帶來的心理滿足感,這種滿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對家庭的渴望。據統計,每10個女性購房者中,就有3個是未婚。面對女性購房者數量增加的現象,社會學的解釋是隨著社會發展,女性的社會獨立性和自主性正在增強,特別是年輕一輩。在面對房屋這種大宗購買對象時,男性往往首先考慮是否繼承父母的房產或者購買的房屋是否適合未來家庭的居住等等,而女性對購房的看法則大多出于是否滿足自己當下居住需要。這種社會觀念的不同,是造成女性首次置業的年齡小于男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年輕女性在購房時往往選擇面積較小的小戶型,特別是4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成為這些年輕女性的寵兒。這些對房地產經營者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三、女性消費對男性消費影響在新技術產品開發中得到進一步體現
女性經濟地位的強勢也給中國男性造成了不小壓力。在傳統以男性為主導的悠久歷史背景下,不少中國男性內心有一種矛盾心情,既希望有討回多金的女人以減輕自己的經濟負擔,又缺乏跟多金女人戀愛和結婚的信心和勇氣。在一次網上問卷調查中,盡管約70%接受調查的男性對獨立購房的單身女性表示欽佩,但也有約30%的男性表示不喜歡太要強的女人,他們認為買房是一種女性逞強的表現。盡管女性在就業市場及高等教育水平方面已逐漸與男性看齊,但在一些諸如職業地位和收入水平等的客觀指數方面,女性的得分仍還是出現了下滑的趨勢。
有調查發現,當越來越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進入就業市場,她們為自己的就業及前途開創了新的道路。即便在經濟持續增長及就業市場環境上升的樂觀狀態下,女性依然認為自己在進入管理層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并未獲得與男性同等的待遇。不過,市場本身雖沒有性別,卻操縱在有性別的消費者手中。國外有研究認為,在高技術領域,男人以開發者的角色起著主導作用,而女人則主要是作為消費者,即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者。目前大部分廠商對此都缺乏認識,開發的產品仍主要取悅早期用戶即男性用戶,而忽略了女性的消費力量。真實的市場需求早已不是那樣。女性已經是重要的目標市場。企業推出新技術產品,必須考慮到女性消費者的偏好并做出相應調整。這些調整有可能極為簡單,比如不使用過小的手機按鍵,以免女性長指甲使用不便;也有可能相當復雜,比如為女性設計的電腦游戲等。
“她世紀”被認為是21世紀女性消費者日益膨脹的市場需求的代名詞,這也給廠商帶來了新的市場沖動和戰略機遇。擴展女性市場歷來是廠商的共同目標,在“分眾營銷”和“橫向營銷”理念指導下,如何才能吸引女性消費者的眼球?如何分享女性消費者的錢袋?這些始終難以簡單回答的問題又一次擺在營銷者面前。不言而喻,從“她世紀”到“她營銷”這是當今時代的特點,如何從女性消費者的特殊需要出發,借助營銷組合策略,滿足更多女性消費需要是我們經營者應該做好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