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心理障礙的護理
佚名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2drome , SARS ,即非典型肺炎)中重癥患者因其病情進展迅速 ,無特效治療且死亡率高 ,而極易出現心理障礙 ,以至于影響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因此 ,有針對性的心理調適是消除患者心理障礙的有效治療手段。 1 SARS重癥患者心理障礙的影響因素 (1) SARS傳染性強 ,無特效治療方法; (2)疾病使患者發熱、 憋氣 ,缺氧 ,這些痛苦使患者情緒低沉; (3)容易傳染給家人、 親屬、 同事、 朋友、 鄰居等 ,令患者有負疚感; (4)入院后單獨處在陌生的環境中 ,不能得到親人精神上的支持、 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 護理 ,使患者感到孤獨無助; (5)看到病區中醫護人員的嚴格防護措施和整套嚴謹的操作步驟 ,而引起恐慌; (6)鄰近患者的死亡或者相關消息的傳播 ,更加重患者的恐懼心理; (7)嚴密的防護措施帶來的護士實施操作的難度 (3 層手套使護士操作時靈敏度下降 ,防護眼鏡內形成的水蒸汽使護士看不清楚) ,使患者在忍受病痛時增加了不適感。 2 SARS重癥患者心理障礙的表現 SARS可引起患者緊張、 焦慮、 焦躁、 恐懼的表現: (1)隨著病程的進展 ,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大 ,處于應急狀態 ,易出現失眠 ,煩躁不安 ,情緒不穩等癥狀。 (2)部分患者(尤醫務人員患者)對疾病有所了解 ,心理負擔更大 ,擔心即使痊愈 ,也會留有后遺癥(如發生肺間質纖維化) ,體質從此下降 ,由此造成精神的高度緊張。 (3)由于不了解病程的發展規律 ,患者往往對治療失去信心 ,出現不配合治療 ,情緒低落 ,有瀕死感。 3 應對方法 (1)像對待親人一樣地對待患者:由于患者無法見到親人 ,內心已經感到焦慮 ,因此需要病區醫護人員在嚴格遵守防護措施的前提下 ,讓患者得到沒有恐懼、 沒有嫌棄的護理 ,感受到勝似親人的溫暖和關愛。既然嚴格執行了嚴密的防護措施 ,護士就需要克服莫名的恐懼心理 ,像護理普通患者一樣地護理 SARS患者;對待醫務人員患者 ,更要經常不斷地鼓勵他們 ,讓他們感到所有的同事都是他們強有力的支撐 ,一定會讓他們康復出院。 (2)增加溝通和交流:要把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融合到日常護理當中 ,護士在每次巡視中 ,都要主動詢問患者 “您感覺好些嗎 ?” “有什么新問題需要解答嗎 ?” “有什么難處需要幫助嗎 ?” 盡可能地幫助他與外界聯系。 并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要耐心、 細致 ,一邊解釋 ,一邊進行 ,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加強心理護理 ,讓患者感到雖然不幸患病 ,但并沒有被社會拋棄;雖然暫時不能和親友同事見面 ,但自己的需求仍然能得到滿足。當病情一時不見緩解時 ,應向患者解釋病程發展的規律;當病情出現好轉時 ,及時把信息反饋給患者本人。心理上的細致照顧 ,能有效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 ,加快康復進程。 (3)加強有關疾病知識的宣教:在對患者實施治療、 護理的同時 ,講解有關 SARS 的知識 ,讓患者了解 SARS并不是無法戰勝的 ,幫患者認清心理障礙對疾病治療及康復的不利影響 ,及時消除不積極的心理狀態。 (4)提高護理操作技能:護士必須在短時間內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 ,要在戴著 3 層防護手套及模糊的護目鏡情況下 ,做到 “一針見血” ,這是相當高的專業要求 ,也是 “戰時” 鍛煉強手的極好機會。同時還要培訓護士加強對應用無創呼吸機患者的觀察和監護 ,只有這樣 ,才能真正減輕患者對治療的緊張和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