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障礙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思想教育案例淺析
謝俊 劉覓
[關鍵詞]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心理障礙的疏導與矯正工作,是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與責任。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常出現的一些思想問題和心理障礙,以及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輔導在這類情形中應當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對一些工作方法進行了初步的嘗試。
[關鍵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心理障礙 思想教育
一、案例介紹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僅要面臨大學生所要面對的學業問題,還要承受家庭經濟困難、生活上和外界環境上的重重壓力。筆者所輔導的兩個班級中,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8名,占全班學生人數的23.6%,特困生5名。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正視困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壓力,然而在一學年結束后有一位特困生卻表現的比較異常:學習成績下降厲害,且有多科不及格;第一學期平時出勤情況良好,但第二學期出現了較多的遲到、曠課和班集體活動缺勤;性格孤僻,且宿舍關系緊張;曾在校外餐館做過勤工助學,但在3個月后放棄。
通過與本人談話、與班干部交流、與其同寢室同學談話以及電話聯系其家長等方式,對這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的了解:這名學生來自某貧困縣,是多子女家庭,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為其父務農的收入;中學時成績比較突出,性格內向,常獨來獨往,但很要強;其寢室其他同學曾遺失過手機,被大部分同學所懷疑,因此發生過激烈的爭吵,后同寢室的同學常嘲笑他;精神狀態很不好,上課或自習時并不認真,不能集中精力。
二、案例分析
在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中,由于經濟壓力較大引起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壓力也要比其他學生大得多,因此,相對更容易產生個性特征和心理方面的變化。具體到這個學生的近期表現及一學年的變化,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
1.自卑、敏感。由于經濟困難,該生在衣著、行為舉止方面顯得“寒酸、小氣”常被其周圍的同學排斥;由于其原有生活環境的相對閉塞,知識面較窄,對于寢室同學談論的話題自己很難介入。因此,當自身能力與外界需求相沖突時,心理就會失去平衡,產生否定自我的傾向,逐漸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由于自卑,同時又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從而采取了逃避、退縮的應對方式。具體表現為很少與同學交流,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一旦遇到困難就放棄。另一方面,多子女的家庭環境讓其從小養成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的心態。他希望通過自己改變家庭的貧困狀況,希望能快速的出人頭地,自尊心相對更強。在這種特殊心態的支配下,在手機遺失事件中,被別人詢問時,不采取正常的解釋,而用沖動而過激的語言和行為“捍衛清白”,以至于招來了更多的猜疑,進一步的讓自己脫離集體。
2.焦慮、抑郁。在第一學年初期,該生把取得好成績作為日后提高就業能力、擺脫貧困的途徑,希望通過發奮學習快速改變現實,所以在求學過程中承載著比普通學生更大的壓力。但是,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在正常學習的同時又進行勤工儉學。較高的學習目標需要付出更多的學習時間和因勤工儉學而不能保障充裕的學習時間的矛盾;以及急切希望通過勤工儉學自立與許多現實問題的矛盾都使其處于心理緊張、焦慮的狀態,長時間焦慮會形成抑郁,進而產生對自己的懷疑和放縱,對學習、生活失去信心而逃避。 3.自我封閉、孤僻。大部分貧困生都持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他們能夠把貧困作為自己人生的歷練。但這名學生卻錯誤認為自己沒有獲得同齡人同樣的生活條件和機遇是命運與社會的不公平,心里害怕受到傷害,不肯輕易向外人展示真實自我,缺乏交際能力。害怕與人接觸,這種自我封閉使自己漸漸脫離了集體,切斷了與外界的交流,致使自己在封閉的心理世界里痛苦煎熬。
三、措施方法
綜合上述分析,這名學生產生負面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信心,沒有面對困難的勇氣。該如何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擯棄脆弱,樹立對學習、生活的熱情和信心呢?
首先,和學生建立友誼,打開心扉。在一段時間內多次的與學生交流,站在朋友的角度,從學習、生活、家庭等方面的細節入手、主動的關心他,平等的對待他,給與他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和理解。剛開始,這名學生并不愿意完全講出自己的想法,但他也能感覺到來自老師的真誠和關心,漸漸的也就放下包袱坦誠的交談了。有了這種認同感和信任,他也在我們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情緒穩定了,這為接下來的教育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次,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結合一些身邊的細節和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事例,對他進行“激勵”,幫助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他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將逆境都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一種歷練。唯有不斷的打破艱難險阻、不停的向前努力,才會看到成功的希望,這樣才是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理應所為。要有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決心,同時也要有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在思想教育中,他的積極性被比較充分的調動了起來,對于鼓勵和正面的激勵很認同,同時,這種不斷的交流也增加了他對老師、同學的信任感。
第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人際交往。在班集體活動中,先點名讓他當眾發言或參與活動,剛開始時,只要一從座位上站起來他就會面紅耳赤,說話也是結結巴巴。這時不能批評和責備他,而是應給與他適當的肯定和表揚,肯定他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這是難能可貴的,這也是進步的開始。以后還讓他與班上的學生干部一道,做一些活動的前期策劃、籌備工作,先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但是仍然會給與他鼓勵和表揚。就這樣,在每次的表揚中,他看到了自己的一個個進步,自信心也伴隨這這些點滴的進步而樹立起來了。同時,由于跟同學接觸的更多更頻繁、范圍也更廣闊,性格也變的比較開朗了,對于各種班級活動的興趣也大大增強。隨著自信心的增加和學習目標的明確,他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項綜合表現也都位于班級上游。
四、案例總結
我們應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僅要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適時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以使其能在大學生活中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認識、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