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當前素質教育與體育課堂內容的幾個結合研析
佚名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說明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構想一節素質教育體育課堂應注入的東西,體育課堂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的結合,只有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體育課堂才會有生機有活力,學生的學習氛圍就會在“樂”“美”“懂”“會”“動”中進行,這樣學生才能學到所學的、應學的體育技術、技能、理論知識、社會知識、道德修養、品質等方面的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將來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課堂內容幾個結合
1.前言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體育教育改革》的要求,把素質教育體育觀滲入進每一節課是刻不容緩的。目前,社會公認的素質教育的三個基本特征是:全面性、全體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說,這三個特征在體育教學中體現的越強烈,我們的體育教學就越接近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了更加體現素質教育的改革成果、更加強化素質教育的內容,本人認為,素質教育課堂應嚴格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有機的結合,只有這樣,一節素質教育的體育課堂就會體現的更加完美、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優越性。 2.體育的競技性與趣味性的結合 2.1在這樣的商品社會,什么都可能成為商品,體育也不會例外,目前體育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了,例如:美國的籃球(NBA),拳擊運動等,競技體育有著她獨有的欣賞性、刺激性,所以他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強烈的需求了,體育競技性固然深受人們的熱烈歡迎,但就學校體育而言,應該是競技與趣味相結合,才能適應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年齡段,他們需要全方面的鍛煉,包括心理、身體的,這樣趣味性也就成為學生渴求的學習方式了,學生的心理正處在泛化階段,只有強化趣味性教學,才能抓住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心理,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掌握知識,最后達到利用知識為社會去創造財富,去體現自己的價值。 2.2競爭是社會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體育最終顯著的特點之一,這一特點集中體現在于運動競賽中,而學校體育競賽中又要具有健身性與趣味性,否則將違背貫徹終身體育的宗旨,這就要求組織者能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與知識層次,富有創意的開拓那些科學、有效、簡便、有趣、有恒的大眾化競賽項目,并以集體項目為主,使學生在團結、競爭和快樂的氣氛中,既達到強化身體的目的又能受到集體主義教育。實踐證明,科學、簡便、有趣的健身性的競賽項目,由于廣大學生力所能及,能滿足他們豐富課余生活,鍛煉身體及自我表現的需要,因而能極大的激發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吸引他們更廣泛的參與,更易達到學校體育的目的。
3.健身性與觀賞性相結合
社會體育運動的開展提高了全民體育運動的意識,增強了群體素質,然而群體運動多以觀賞性、競技性、商業性為多,就學校體育而言,更應該側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衛生方面的教學,但面臨學校體育課堂的“死板”、“僵化”的模式化教學,進行體育素質教育的灌輸與改革,是迫在眉睫。本人認為,素質教育的課堂還應將健身性與觀賞性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一種“樂”、“想”、“懂”、“動”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將體育的觀賞性、競技性的激烈場面與美感滲入課堂,使學生首先感覺到“美”,學會欣賞“美”,在學會怎么樣去鑒賞“美”,這樣在“美”的教學旋律中,學生在直觀的學到了體育技術,技能動作要領的同時,也懂得了比較抽象的體育的“建美、健康”內在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會體育衛生知識的學習也有了大的收獲,這樣就會使學生學中找到“美”感,找到“快樂”的感覺,給學生一種“美與快樂”的學習環境,在那里他們可以盡情的吸取知識,在那里他們可以找學習的快樂,在體育知識的海洋中他們可以放松的學習、快樂的吸收、大膽的掌握與運用。
4.校園體育項目與社會體育項目相結合 4.1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社會體育運動逐漸推向高潮,許多民族體育項目也相繼被開發出來,而學校體育教育,就教科書而言,都是常規的體育項目,學校體育項目的開展又受到教師素質、場地、時空的限制,所以學校體育要想得到發展就必須走多元化體育教學的道路,可以將民族運動項目如:健球、移動籃球、社會與民族項目等挪用到學校體育課堂中去,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濃厚的興趣,又可弘揚民族的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間的了解,當然社會上的群體運動同樣可以采納學校的體育教學方式,讓學校常規的嚴謹的體育研究、體育教學方式及學校體育競賽項目進入社會體育大家庭,進入民族體育競賽中去,真正做到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取長補短、相互促進、達到共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是學校、社會的體育教育改革達到全球性的突破與發展,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 4.2使體育素質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意義更加深遠社會上有更加豐富的體育運動項目,是群眾自發創造,研究的,他是多年以來,經過反復實踐得來的,是真理,讓學生吸取更多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內涵,如:雜技、武術、摔跤、散打等,這些項目不但能改善學生的體魄,而且還能鍛煉他們更加堅韌的性格,在這樣強烈的競技運動中,讓他們感受勝與敗,體驗人生,為今后得成長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6.3體育時間可以使學生產生舉一反三的效果,使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去想、主動去問、主動去運用,這樣才能體現體育教材的示范性,讓學生的腦筋動起來,思維開闊起來。本人曾在一次內堂體育課上,真正的、大膽的將一節體育教學課完全交給了學生去上,課堂上學生的思路、學生的知識面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們編排出并實施了許多的體育游戲與體育節目,然而這些東西是體育教課與課外讀物中都找不到的。最后我將可取的東西進行了整理,再進行一下合理的教學探究,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收到了很好得效果。
6.4同時,老師也可以走進學生隊列中去,在那里也可以找到在教學過程中自己不容易發現錯誤的東西,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就會使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會自覺的改變小的毛病,減少了許多課堂中的尷尬局面,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威信,使每一節體育課堂都會收到最佳效果,達到鍛煉的標準。例如: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體育教師在教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在講完動作要領的之后,繼續做動作,然而動作沒能做到最好,致使籃球沒有進筐,此位老師為了彌補自己錯誤的動作說:“這個動作是錯誤的”。他的一句話引起了學生的哄堂大笑。作為老師應該謙虛的、正面的對待自己的錯誤動作,為了減少這樣的場面,體育教師很有必要走進課堂,滲入課堂中去,去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在學中教,教中學,使自己鍛煉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體育教師。 7.結論 總之,一節完美的體育課堂,需要許多東西的滲透,有體育技術、體育技能、體育理論知識、體育道德修養,體育衛生知識,體育心理知識、青少年生理知識、運動創傷處理知識、社會實踐知識等等,體育教學也需要其他學科知識為基礎,所以說,體育教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的教學,她需要體育教師在經常的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要積極的學習體育專業理論及其他學科的知識,使自己在上好每一節體育課的基礎上,去開發智力,投身于體育技術、技能及體育理論知識的研究,使體育事業向著更新、更高、更加完美的境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