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勢提高物理化學教學質量
佚名
作者:譚年元譚玲材鄒妙甲
論文關鍵詞: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教學質量
論文摘要: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制作符合學科要求,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以提高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適應能力,調整正確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是提高物理化學教學質量的關鍵。
物理化學是從物理現象和化學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人手,闡述基礎化學的重要原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在四大化學基礎課中,物理化學是最難學的一門課程,難在四多:概念多、公式多、條件多、計算多。多媒體教學提供了集圖、文、聲、色等一體的現代教學技術,具有形聲性、再現性、先進性和高效性的優勢,尤其在物理化學教學中它不僅能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觀圖像宏觀化,而且可以加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
同時據心理學家Treicher的研究發現:人類獲取信息的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 5%來自嗅覺,I.5%來自觸覺。人類對同樣的學習材料三天后的記憶率,聽巧%,視40%,視聽75 %。由此可見,以視聽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利的,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根據課程的內容和學科特點制作出好的多媒體課件,如何有效地掌控好多媒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適應多媒體的教學模式。
一、物理化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針對物理化學公式繁多,理論性強的特點,為使課件能將物理化學課程中的主要知識點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授給學生,主要使用PowerPoint軟件,同時結合PhotoShop, Fireworks等圖片處理軟件以及Flash動畫軟件來制作課件。教學課件可分為文本課件、圖片和動畫課件、公式及例題課件等三種。物理化學中的概念、定義、定律等需要使用文本制作,文本課件的演示可設計文字以動畫方式出現,按“擦除”方式慢速引人文本,模擬黑板上的板書效果。利用圖片和動畫能使抽象概念、定義、定理形象化,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物理化學中公式推導及例題講解較多,這類課件的制作需要借助公式編輯器,每個符號都要準確無誤。同時如能制作一些體現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學特色的課件,將更有助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統一,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
二、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一)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加大課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
物理化學課程板書多、例題多、內容多,僅僅采用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手段授課,教師在課堂上需大量的時間用于板書,沒有時間再擴展教學內容。而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起到節省學時,提高教學效率的功效,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較大的發揮空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抽象、復雜的內容變得形象、易懂
物理化學課程中有很多內容都比較抽象、難懂,僅憑語言講解不容易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采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圖片和動畫能使微觀圖象宏觀化,例如“離子遷移數”,教師完全可以將離子遷移的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直觀的理解和掌握這一難點。
(三)采用多媒體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優化課堂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通過反復敘述試圖引起學生的注意,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提綱掣領的課件,通過設置字體顏色、字體加粗、版式布局,加人生動形象的畫面來強調要突出的內容,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優勢,結合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適應性,提高物理化學教學質量
在物理化學教學中,應結合物理化學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勢,明確教學目標、精選課件內容、精心組織表達形式、充分表達教師的教學意圖,使多媒體教學既利于教也利于學,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一)充分發揮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優勢,加深學生對物理化學抽象理論的理解
(1)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體現了解釋原理上的輔助性。課堂教學中,學生難以領會一些抽象的理論原理,即使采用階梯思考題啟發學生探索,往往也不容易突破。例如在相圖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能使相圖中的點、線、面的意義更加清晰而直觀,有利于幫助學生分析和把握條件的變化對狀態及相組成的影響。
(2)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難點突破上的輔助性。例如:物理化學各章節都有煩瑣的公式推導過程,這些公式必須要應用高等數學的微分和積分原理,并且還要不斷聯系教材前面章節的知識點和相應公式,所有這些都是學習的難點。應用多媒體教學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突破了常規教學難以突破的難點。
(3)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在解題指導上的輔助性。利用多媒體課件知識豐富性的特點,在審題上可以起到輔助作用,針對一些疑難點、陌生的知識設置熱區,在講解時給予提示,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在分析啟發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把教師的口頭分析格式化,提高課堂效率。
(二)運用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優勢,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物理化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具體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課程教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因此,要求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應抓住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適應性和接受能力,調整教學方式。
(1)加強師生交流。教師首先要改變坐著講課的習慣,手握激光筆適當走動進行授課,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課。講課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反應,從學生的眼神、表情中揣摩他們是否理解,從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把握授課速度。按照教學課時的安排,準備幻燈片的數量,適當控制好幻燈片的切換速度,要以學生能理解問題和做好筆記為前提。同時,章節間建立超級鏈接可迅速進人講授內容,并設置動畫方案讓講授內容分層次進人,可確保學生注意力集中于講述內容,實現“說”與“寫”同步,學生的“聽覺”與“視覺”統一。
(3)必須重點突出。運用提綱掣領的課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幻燈片中的內容進行有序地逐一呈現,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并理論聯系實際,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特別是對涉及公式的推導,教師必須對整個公式推導過程心中有數,經過認真分析講解之后,在屏幕上分步呈現推導結果。
(三)運用物理化學多媒體教學優勢,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傳授的知識要由學生加以理解、吸收,能力的培養要靠學生的實踐。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造一個活躍和諧的教學氛圍,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圖文、視頻展現一些著名化學家的生平事跡和簡介,創設教學情境,不僅使學生對本學科有一個總體的了解,而且能激發起學生學習本學科的興趣。例如:歷史上諾貝爾化學獎自1901年至今已頒發了90多次,其中約有一半是物理化學研究的成果。“物理化學三劍客”范霍夫、阿累尼烏斯和奧斯瓦爾德分別獲得了1901年(首屆),1903年和19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此可見,物理化學在化學學科中的地位可見一斑。通過創設情境,增加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具有形象性、新穎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采用多媒體教學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應結合物理化學學科的特點,把握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適應性和接受能力,調整教學方式,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總之,如何做到使多媒體教學既利于教也利于學,仍是我們每一位從教工作者都必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