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漫談新課改下的中學政治教學方法的革新
梁紅
[摘要] 改革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是貫徹素質教育的要求 ,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要讓學生真正從“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狀態轉移到“我要學”的主動參與學習的思想狀態上來 ,就必須更新教學理念 ,轉變教學方式 ,變革守舊的教學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拓展師生互動教學 ,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教學方法;學習興趣;素質教育
中學政治課是中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其主要目的在于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幫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會他們為人處事的道理。但是,現行的中學政治課教學無論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都難以實現其主要功能和發揮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前幾年,我國的思想政治課以“升學——應試”為唯一目標,強調學科內的細分化,帶有完全的學術化的傾向。這種教學,往往將學生作為一個知識的容器,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過分強調知識體系本身的邏輯性和結論的唯一性,忽視學生學習知識的應用價值及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知識內容比較陳舊,脫離學生與社會現實需要;重記憶而不重理解,窒息兒童的個性。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則“吃不了”或“吃不消”,造成中學生厭學、輟學,影響了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有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點,即理論性強,政策性強,時效性強,針對性強登。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條,而是方法。從這意義上說,掌握理論就是掌握正確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次,我們要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式。這是以喚醒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新為基本特征,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結合“啟發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因此課堂上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處于一種積極思考的狀態。比如,在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談自己生活故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當眾提出來,然后發動同學們一起“會診”,從課本中尋找“藥方”。多倡導學生向老師提問,然后老師就像答記者問一樣回答學生問題。這種“答記者問”的方式也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好方法。事實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比“滿堂灌”要好得多,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處在改革開放年代的中學生,思想敏銳,興趣廣泛,參與意識良強烈,這樣的特點,對政治課教學既是挑戰又是動力。
過去沿用了幾十年的“滿堂灌”“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一定要徹底改變。我們必須針對他們的新特點,改革教學方法,從課堂教學的變革中走出一條生路來。歸納起來有“讀議講練”教學法、“提綱導讀”教學法、“問題解答”教學法、自學習討論教學法、能力訓練法等等。“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并無固定模式,政治教學方法更是如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立足改革,教學方法必然會更豐富更新穎。 政治課所擔負的素質教育這一功能是培養跨世紀接班人,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所必須堅持和不斷加強的,絕不是可有可無的。為此,作為學校的領導要采取各種措施,維護政治課的地位,保證課時,穩定隊伍,促進政治課教學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作為教師,要具有改革創新精神,立足素質教育,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創政治課教學的新局面。從教學觀念上講,一定要把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闡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論的基礎知識,相對于中學其他學科的教材內容而言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所直觀把握。對于抽象的理論,嚴密的邏輯,學生限于知識水平和社會經驗的市足,理解起來很困難。政治教學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而學生很難參與進來,更談不到“進入角色”,發生共鳴了。久而久之,學生則厭學,政治課教學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進了死胡同。
教師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在教學中應結合教科書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增添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現象和事例,把書本中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動形象事例相結合。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接受所學知識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的人生可發揮深遠的影響。事實表明,很多有成就者之所以能夠在后來取得成就,往往和生活中或課堂上老師所講的某一事件有關,就是因為這一事件對其產生了強烈的影響或深刻的觸動,從而對其整個人生產生了影響。可見,結合身邊的事例對政治課進行教學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課堂教學是傳播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主要不在于資料搜集的多少,教案寫的是否詳盡;而在于課堂講授的質量,在于闡述問題的明晰性、說理的邏輯性以及是否善于啟迪學生思維。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對每節的教學內容要精心安排,找出其內部的邏輯聯系,即使內容比較瑣碎、聯系不十分緊密的章節,教師也一定要將其邏輯化,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思維,便于學習和掌握。
教學媒體的廣泛應用,拓寬了教師的活動空間,增強了學生接受知識的信息量,具體、生動、形象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提高政治課教學效率。傳統的教學媒體確實發揮過應有的作用,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只有更新的技術才能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創造更優越的條件。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一個標志。因此,政治課教學要在傳統教學媒體的基礎上盡力引進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這樣才能提高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推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