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有效研究之我見
雷憲法
探究式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在教學中創設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學生通過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發展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它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探究性學習成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最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但是,一些教師由于對探究學習存在理解上的誤區,導致了學生在化學探究的過程中出現了“高耗低效”的現象。其實,探究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在其探究問題的創設、探究活動的開展、探究活動的拓展等環節都有起關鍵作用的“落點”,教師只有抓準這一些有效“落點”,才能讓學生的化學探究更有效。
一、 探究問題創設要抓準“興趣點”
實施新課程以來,問題情境創設成了中小學各科特別是科學課教學中最主要的策略之一,因為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探究。但是,現在一些教師在初中化學課中,創設的問題情境卻存在只強調“情境”而忽視“問題”的現象。這樣的“問題情境”往往不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有的甚至偏離了化學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創設具有思考價值的探究問題情境,這樣,才能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從而以積極的熱情投入到接下來的化學探究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課時,我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課堂上,我給學生演示了以下一組實驗:第一個實驗是“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第二個實驗是“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在做這一組實驗的過程中,我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個實驗所發生的現象。接著,我提問:“同學們,剛才你們看了兩個實驗,以上兩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有利于制取二氧化碳?”
在這個問題情境中,我沒有把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對比實驗中進行觀察、思考。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為接下來的實驗探究打下了心理基礎。可見,有效的問題情境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充滿思考、充滿挑戰的,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
二、 探究活動開展要找準“操作點”
化學探究活動是化學探究性學習的主體,當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以后,教師就要善于組織學生對產生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驗證自己的猜想,得出相應的結論。但是,一些教師在這個環節卻存在“黑板探究”現象,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把學生猜想與驗證的過程只在黑板上進行“理論驗證”。這與《課程標準》提倡的基本理念是相違背的。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模擬探究的形式獲取化學知識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操作的過程中感知現象、解釋現象,達到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到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燃燒的條件”一課時,學生對為什么會發生燃燒提出了這樣的猜想:第一是要有可燃物,第二是要有氧氣,第三是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接著,我組織學生通過實驗操作的方式進行探究,來驗證相應的結論。有的小組同學在燒杯中放入一定的熱水,在熱水中放入一塊白磷,然后在這個燒杯上蓋上一片銅片,在銅片的兩端分別放一些干燥的紅磷和被吸干水分的白磷。在實驗中,學生先觀察到的現象是只有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了,而紅磷和燒杯中的白磷并沒有燃燒。這時,學生利用導管向燒杯的熱水中通入一定的氧氣,里面的白磷也燃燒起來了。
以上案例中,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驗證了物體燃燒的條件應該同時具備三個: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氣、要達到一定的溫度。這樣的結論不是教師教給的,而是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得出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猜想——操作——驗證”的探究過程,培養了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探究延伸運用要找準“拓展點”
探究學習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而最關鍵的還是培養學生利用探究獲取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找到探究學習的“拓展點”。
例如,在教學“物質的鑒別”一課時,當學生經歷了探究活動以后,我讓他們去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如何鑒別純凈水與鹽水?有哪些鑒別的方法?這些問題來源于學生的實際,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的同學說可以利用“嘗味道”的方法來鑒別,有的同學說可以利用“測導電性”的方法來鑒別,有的同學說可以利用“蒸發結晶法”來鑒別,有的同學說可以利用“測量比較密度”的方法來鑒別。接著,我又引導他們去討論上述各種方法的科學性和優劣性,并讓他們在課后開展相關的鑒別活動。這樣,就有效地把學生的探究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他們在實際應用中繼續探究化學知識。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正確認識到了課內探究與生活運用的聯系,所以準確地找到了探究學習的拓展點,讓課堂學習在生活中繼續,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探究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理解探究學習的內涵與外延,找準有效探究的“落點”,從而讓課堂教學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