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案例】網易云音樂產品分析
佚名
(網經社訊)網易云音樂是一款需求滿意度、效率性能、系統活性都較高的,有一定實力,但面臨較大壓力(包括短用戶和競品)的互聯網產品。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網易云音樂APP的分析。
網易云音樂是一款專注于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依托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為用戶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該產品2013年4月23日正式發布,截止2017年04月,產品已經包括iPhone、Android、Web、PC、iPad、WP8、Mac、Win10UWP、Linux九大平臺客戶端。
2013年,入局音樂紅海的網易云音樂,在版權爭奪戰初期一度處于劣勢,因此在社交生態中一路加速。以歌單作為產品架構,將歌曲榜單編輯權交給用戶,給用戶提供了更多發現音樂的方式。同時,網易云音樂也通過樂評功能,逐漸改變了用戶的聽歌習慣,據了解,在網易云音樂上,有50%的人邊聽歌邊看評論。
捕獲了用戶的情感訴求后,網易云音樂也創新了營銷的思路,先后掀起了“樂評專列”、“音樂專機”、農夫山泉“樂瓶”、等刷屏全網營銷活動。
2016年11月,網易云音樂以2億元資金啟動了扶持獨立音樂的“石頭計劃”,到2017年底,有超過5萬的獨立音樂人入駐網易云音樂平臺,上傳原創作品超過100萬首。2017年11月,總用戶數突破4億。根據網易云音樂官方提供的數據,目前產品中累計有明星用戶448位,音樂人996位,音樂達人1394位。
根據移動大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發布的《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年度報告》顯示:在移動音樂行業中,網易云音樂30日留存率行業第一,達到35.6%(其他音樂APP普遍只有30%),并入選一線城市移動網民最愛TOP10 APP和二線城市移動網民最愛TOP10 APP第一。
網易云音樂在宣發能力、音樂付費能力方面的表現更為突出,艾瑞咨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數字音樂消費研究報告》顯示:在2017年全網上線的20張數字專輯中,網易云音樂共取得13張專輯銷量第一的成績,特別是在歐美音樂和獨立音樂數字專輯的方面表現突出。其中8張歐美音樂數字專輯中,網易云音樂獨占了6張銷售第一的寶座。
網易云音樂的盈利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會員付費:付費收聽,歌曲付費下載,數字專輯,流量包
廣告:發現中的商品banner廣告
積分商城:銷售音樂周邊產品
服務衍生:音樂主題酒店
對于在線音樂市場而言,版權曲庫資源一度占據著一定話語權。2017年9月12日、13日國家版權局就版權問題分別約談各大音樂平臺和唱片公司,并明確要求音樂平臺避免獨家采購版權,且唱片公司要避免授予網絡音樂服務商獨家版權。各大音樂平臺版權互授動作不斷,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版權”硝煙”大勢已去。
也正是此,音樂平臺的競爭中心更回歸用戶和體驗本身,也因為短視頻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音樂平臺開始融入短視頻。
網易云音樂一直秉持創新的產品精神,通過分析用戶需求,不斷更新、完善產品,為用戶提供極致的音樂體驗。網易云音樂秉承互聯網產品的特性,迭代速度較快,幾乎每月都有一版甚至是2-3個版本,自2013上線以來,經過大大小小53次版本更新。
2018年3月發布的5.0版本中網易云音樂對視頻頁面架構進行全面升級:
導航欄中增設視頻tab,并推出全新視頻頁面作為產品二級頁面;
原本的 “音樂”模塊更名為”發現”,并與原本“我的音樂”、電臺合并到一個二級頁面。該模塊實際上是推薦和探索新音樂的主要途徑,文案更改后減少了認知負荷,與我的音樂放置在一個二級頁面,也是把所有聽的內容歸置了;
進入APP的首頁由原來的“音樂(發現音樂)”界面更改到“我的音樂”。
網易云音樂的用戶主要有兩類:網易的音樂人和音樂愛好者。
網易云音樂一直很重視扶持和吸引音樂人,其中以做原創音樂的獨立音樂人為主,他們在平臺上分布音樂,并且可以和粉絲互動。
平臺的音樂愛好者主要是一些年輕的、相對時尚、對音樂有一定追求的人,在平臺的樂評里抒發情感,找到共鳴,發現自己同類的伙伴和更多音樂。
首次登陸:
5.0.0版本中,首次登陸,可以導入設備存儲的其他音樂,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粘度;
沒有任何記錄時,會推薦較為常規的歌單;但是,頭屏不能放下完整的推薦條目,因此也吸引力不大;
4.2.2版本中,首頁是發現音樂的功能界面,在首次使用登錄時,用戶能更快速探索,并產生好感。
建議:首次使用APP時,頁面進入,“發現”模塊界面,直接引導用戶發現音樂的頁面。
頭屏三要素:
① 我是誰?
新版本的頭屏很明確地呈現基礎核心功能——音樂播放軟件,包括本地音樂、記播放記錄、我的歌單等播放偏好,同時能保證播放音樂的高效,相較而言舊版本“音樂、視頻、電臺”三個板塊,產品的核心功能不夠明確。
② 什么內容吸引?
新版本以用戶自己的偏好吸引用戶,包括歌曲和歌單,舊版本中是音樂banner和推薦歌單。
③ 我有什么?
新版本中主要是用戶現有的偏好記錄,舊版本主要是發現和探索新歌曲。
小結:雖然5.0.0版本中音樂之外的成分增加了,從頭屏來看,新版本卻更加保守了,反而更像是單純的音樂播放器。
發現音樂 | 電臺:
新舊版本的發現和電臺的內容變動不大,除了專注播放的首頁——“我的”之外,“發現”、“電臺”都各有一個banner,包含外部廣告、商城廣告,專輯推廣,以增加轉化率。但,由于舊版本是以發現音樂作為首頁頭屏的,因此,恐怕還是舊版本的轉化相對較高。
推薦歌單:
這部分內容新舊版本中變化不大,發現音樂的歌單詳情中,顯示推薦依據,增加用戶對網易云音樂的信任,歌單創建人連接到該用戶創建的所有歌單,擴展用戶發現歌曲的途徑和精準度,通過關注、分享、點贊、評論,可以增加社交頻率,增加系統活性。
發現音樂:
根據多種不同規則個用戶推薦歌曲,每日推薦根據用戶口味固定數量歌曲(相對精準),私人fm推薦不限數量的歌曲,歌單是以熱門歌單為推薦,排行榜以單曲排行為依據,這幾種規則更夠滿足大部分的需求。
建議:每日推薦更加精準,而私人方面更像是每日推薦無法滿足時次一級的補充,因此,可以嘗試把兩個模塊先后順序調換。
此外,新版本在發現音樂頁面最下部新增了猜你喜歡模塊(視頻推薦),在音樂的最下部增加視頻的推薦,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視頻功能的使用,但板塊放置在頁面最下部,有大大減小了使用率,另外一次推薦8個視頻的體量未免過大,畢竟即便是音樂的推薦也沒有超過6條。
建議:減少首頁視頻推薦的數量,并適當上調板塊位置。
視頻頁面:
視頻頁是新版本中國最大的變更,除了單獨作為一個二級頁面外,還新增十幾個視頻分類。網友吐槽最多的除了視頻占體量過大之外,就是視頻的質量,標題和內容,有些與音樂無關,甚至有些俗。
建議:既然視頻成為APP的重要成分,那么就要在質量上把關,更加符合APP本身的調性,內容上也應該注意和音樂的相關性。
播放我的音樂:
新版本以我的音樂作為頭屏首頁,因此,播放我已有的音樂變得更加高效。
搜索播放音樂:
發現和探索新音樂:
新版本以我的音樂作為頭屏首頁,發現新音樂時需要先切換至發現頁,因此,發現音樂功能更低效。
視頻頁面:
視頻頁除了原有的推薦視頻之外,新增十幾個視頻分類,尋找自己喜歡的視頻相對高效。
朋友動態:精彩別錯過
在頂部新增了精彩別錯過(我關注的用戶和用戶推薦),在這里個強化了個性推薦的功能,強化用戶與音樂人之間的聯系,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加容易,系統活性也相對增加。
關注:
強化了關注用戶的按鈕,用用戶之間的關聯增強活躍度。
短視頻:
短視頻中既有圖像也有音樂,更容易吸引用戶的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因此,更多的視頻成分無疑能夠增加系統活性。
(1)核心用戶的質疑
(2)核心功能、內容和品牌調性
視頻比重增加,其中有不乏與音樂相關度不高,甚至有些低俗的成分,而網易云音樂最初是靠情懷、音樂情感、音樂社交打動用戶的,新的改版雖然能強化社交屬性,似乎有些違背初衷,很容易傷害核心用戶的情感。
(3)直接競品和間接競品
直接競品中,曲庫版權問題仍是網易云音樂的一大問題,雖然平臺相互授權,網易云音樂本身也花了較多財力收購音樂版權,但平臺上還有很多歌曲灰色顯示,也就是不少用戶喜歡的歌曲還不能聽。
時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與與音樂結合的APP大熱,收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對平臺的日活還是有所影響。
用戶的基本需求主要有:聽音樂、發現新音樂、唱歌、表達和分享音樂情感、看視頻,這些功能基本都能在不同的板塊多種途徑得到較好的實現,唱歌的功能較為薄弱,可以稍加強化。另外,視頻的音樂相關度可能會降低核心用戶的體驗滿意度。
文案和功能架構:
原本推薦新音樂的部分名稱為“音樂”對于新用戶來說有較大的認知負荷,畢竟我的音樂也屬于音樂,而該板塊下還有視頻等其他內容的推薦,更改文案為“發現”,用戶能準確感知到改模塊的主要內容。
發現板塊下最重要的是音樂推薦功能,也是與聽音樂一樣是核心基礎功能,這兩個內容歸置到一起,用戶能夠非常快速的找到需要的功能。
首頁:
新版本主要是視頻板塊的位置和我的音樂位置互換,這個大的變動會讓用戶產生較大的疑惑。因此,把我的音樂作為首頁直接呈現出來,用戶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尋找和適應基礎功能,而視頻作為延伸的功能,它的位置變更相對容易接受。
網易云音樂是一款需求滿意度、效率性能、系統活性都較高的,有一定實力,但面臨較大壓力(包括短用戶和競品)的互聯網產品。
在5.0.0版本更新中,效率性能的重心由發現音樂轉移到播放音樂,首頁變為我的音樂,而非發現音樂,一方面可能是減少用戶適應新版本的成本,但同時降低了發現音樂的效率,而這個功能可能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更加高頻;
系統活性也被視頻板塊提高,但就音樂模塊來說也疑問者分流,除非視頻內容上更加切合音樂主題,但在需求上更加全面和細化,但滿意度有所下降。
(來源:人人都市場產品經理 文/初見 編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