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選擇性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張華
摘要: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正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利用多媒體輔助中學化學教學,因其獨特的優勢,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選擇性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問題的提出】
傳統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師黑板+粉筆+一張嘴+簡單的電教手段。作為學生憑借一本筆記本緊跟教師的節奏不停的寫記,在寫記的過程中很多問題只能靠頭腦的想象來完成,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疲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感覺課堂枯燥無味,興趣也就無從談起。
基于此,我校領導早在幾年前就為我們每間教室配備了電子白板,筆記本電腦和數字化實驗室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施。
下面我就近幾年如何選擇性地利用這些先進的多媒體設施優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做法進行簡單的概括。
一、課前運用多媒體備課,搜集有關資料,精選習題,實現精講精練和同科教師間的資源共享
課前我們備課組的人按照分工將與這節課有關的教案、學案、習題等存入我們的微機,充分利用網上教研平臺進行交流討論,隨時評論,隨時修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當然要備好一節課是不容易的,要輸入文字、搜集大量的與這節課相關的資料,制作動畫等則需花二、三天才能備好一節課。為了縮短時間,我們備課組的教師在平時就注重利用計算機收集整理化學教學內容和信息。不會制作動畫到網上找,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加以修改,變成自己的課件。然后從中選擇或借鑒對教學有用的東西來充實化學課堂,提高課前研究的質量。這樣雖然開始時繁瑣麻煩,但從長遠來看教師寫好一次電子教案,在以后的教學中就不必每年都重抄重寫,只需在前一次教案的基礎上根據學情適當修改、添加、重新編輯和復制即可。
二、借助多媒體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高效地掌握有關實驗基本操作的知識
化學實驗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技巧性,因此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實驗基本操作技能非常重要。如我在上《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新授課時,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走上講臺利用教室中的電子白板中的資源,選擇“儀器”組裝自己想用的一套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邊組裝邊講解制取步驟和注意問題。其他同學對所選“儀器”和所組“裝置”及注意問題及時作出評價并吸取教訓和借鑒經驗。一些錯誤的操作和做法都通過白板演示基本解決后,再動手親自實驗。
這樣不但減少了藥品的浪費,減少了環境的污染,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實驗事故的發生,而且讓學生在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了知識,強化了實驗技能。
三、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學會怎樣觀察“實驗現象”,掌握不同物質反應的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是得到實驗結論的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對于剛接觸化學的初三學生來講怎樣觀察實驗現象,實驗時觀察那些方面,不好把握。例如,我們在講蠟燭燃燒這個探究實驗時,讓學生觀察蠟燭的燃燒和熄滅過程中的現象時,很多學生只是看到了蠟燭燃燒,很難在做完實驗后將現象全面地描述出來。很大的原因在于實驗在短暫時間內完成且學生不能抓住觀察的重點。在吸取了這次教訓后,接下來的氧氣的性質實驗中,我改變了做法。先用事先制作的flsh動畫演示硫粉、鐵絲等在空氣和氧氣中的然燒情況,讓學生觀察,明確了觀察的重點后,再動手實驗,記錄實驗現象。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由于實驗現象短暫,學生沒有抓住觀察重點來不及觀察的缺點,而且加深學生對這節課內容的印象,基本上當堂內容當堂掌握。當然學生已經學會觀察后,我們就不必再使用多媒體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了。
四、借助多媒體模擬微觀世界、危險性較大、對環境污染較嚴重、實驗現象不明顯等可操作性差的實驗,增加直觀性,突破重難點
例如初中化學上冊第三單元微粒觀建立的過程中,氧化汞加熱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許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分子的性質等這些內容是為了給學生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就書上內容、圖示、講解,讓學生較好地理解分子、原子概念確實很困難,把這些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看見了形象逼真的動態演示,較好地理解了分子、原子概念,使教學重難點的解決猶如破竹之勢,順利完成。
五、借助多媒體模擬實驗時間長,不能在當堂呈現實驗現象的實驗,提高課堂效率,增大課堂的容量
例如初中化學人教版下冊課本中“鐵生銹條件的探究實驗”,“晶體的結晶過程實驗”,都不能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實驗現象。我們利用多媒體在幾分鐘內演示后,再讓學生通過家庭小實驗做一遍。節省了課堂的時間,加快了節奏,增加了課堂的容量。
在課堂上,教師是組織教學的中心,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課件是輔助教和學的一種工具,它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幫助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很多問題進行高效率的訓練。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不同的學科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我們要結合學科自身特點,有選擇性地、適時、適度地使用。“實驗性”是化學學科的突出特點,我們要利用多媒體去“優化”化學實驗教學,但不能完全代替化學實驗,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