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微格教學在體育院校英語實踐課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路岱玲
[論文關鍵詞]體育院校微格教學英語實踐課教學
[論文摘要]英語實踐課教學是對傳統英語課教學的補充,是主要以學生實際活動為主的教學形式。微格教學法是以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對學生進行課堂技能訓練,它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從微格教學的理論和特點出發,及微格教學在體育院校英語實踐中的應用,得出體育院校英語實踐課實施微格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一、微格教學理論 微格教學是1963年由美國斯坦福大學D.Allen 和他的同事Eve首先開發建立的。它的理論基礎是教育科學理論和教學評價理論,即把先進的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手段,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系統地分階段地培養和提高受訓者的教學技能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把課堂教學技能分解為導入、板書設計、教學語言和態勢、反饋、提問與總結等單一技能。[1]微格教學因課堂小反饋及時便于受訓者訓練,使受訓者通過分析反饋改善自己的教學技能。微格教學最根本的功能就是要讓準備成為或已經成為教師的人,通過微格教學這種培訓方法來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培養學生的教學技能,提高在職教師的教學技能是微格教學的最根本目的。[2] 二、體育院校英語實踐課 實踐課是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要求學生積極思考從而習得知識的一種課程。實踐課的理論基礎來源于建構主義學習觀。現代建構主義作為“教育中的新認識論”問題,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的認知過程都存在著個性化差異,學習結果是無法預知的,所以教學是要促進學習,而不是控制學習。現代建構主義強調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營造一種支持性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借助社會交往與周圍環境的交互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并且主張由學生自己控制學習進程,要學生自我建構學習目標。實踐是建構主義原則適用于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實踐教學是知識建構、能力培養非常重要的手段。 體育院校是體育專業學校,因而有其自身特點。相對來講,體育院校的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較弱,英語基礎普遍不高,體育院校開設英語實踐課不僅符合現代教學需求,同時也會極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將微格教學引入體育院校英語實踐課教學中會使學生更直觀、更真實了解自己、評價自己,能使學生在不斷的英語實踐中改進自我,最終得到全面提高。英語實踐課形式多種多樣,如雙語教學、體現文化差異的小品表演、影視欣賞、英語演講、外文歌曲欣賞以及跨文化探析等,微格教學主要用于培養學生教學能力的體育專業雙語教學講課。 三、微格教學在體育院校英語實踐課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微格教學在英語實踐課中的使用很廣泛,如體現文化差異的小品表演、英語演講等。通常來說,微格教學有三個階段,教前階段、教中階段和教后階段。[2]在英語實踐課雙語教學講課任務中,教前階段包括教師講解和學生準備階段兩個方面。教師要向學生講解教學的一般標準,如教學步驟,備教材,備學生,背教法,和如何制作教案和課件及觀看教學錄像等;學生在講課之前要選取講課內容、收集和選取資料、制作教案和課件等。教中階段即課堂教學,是學生教學準備和策略設計的展示階段。教后階段是學生和老師的反饋、評價及總結。 (一)教師講解 在進行實踐課雙語教學講課之前,教師首先對講課的通常步驟進行講解。如準備教學內容,制作教案和課件,安排教學步驟,教姿教態,板書設計等一一做介紹。 (二)觀看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錄像 在安排學生講課之前,組織學生觀看全院或全系教師講課技能大賽以及高年級學生已進行雙語教學講課時的錄像資料。學生觀看這些錄像時,教師要講解錄像中的教學內容實施的具體方法,并讓學生仔細觀察教課教師或學生的教姿教態,為自己講課做準備。
(三)學生的具體實踐操作 1.分組。雙語教學講課本應是一個人的行為,但體育院校學生英語基礎弱,能力有限。有些學生無法獨立完成此項任務,還有因班級人數多,實踐課時有限,因此雙語教學講課實踐內容主要是分組進行。在微格教學實踐中,老師、學習委員和班長根據班級學生的英語基礎情況、學生愿望及學生各方面能力進行分組,目的是調動所有學生都參與此次實踐中。 2.選取授課內容。要求各小組成員一起討論選取講課內容。講課需要制作教案和課件,這些都是小組集體完成的任務。因此全組同學根據興趣、資料收集和制作課件的難易程度等條件討論后選取本組授課內容。 3.組內分工。根據確定的授課題目全組同學分工去收集資料,如文字資料、圖片和音樂視頻等。因講課需要教案和多媒體課件,因此收集資料后要根據小組成員每個人的能力統一分工,如撰寫教案、制作課件、主講人、攝像和照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