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講話實錄》學習與管理研究(六) 統計的準確性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張京宏
2002年10月28日,朱镕基同志與溫家寶同志在國家統計局考察時,提出了統計工作應當把“準”字放在首位。本研究結合2012年的實例和統計準確性的新問題進行探討,以拋磚引玉。
第一部分 朱镕基同志講話原文(2012年10月28日)
朱镕基同志在講話中指出:“我曾經說過一句話:在中國搞經濟工作不要太相信數字。我這樣說不是否定統計工作,因為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的確很難,數字層層失真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y計工作是我們進行經常決策的重要依據,或者說是主要依據。……因此我們說,統計工作對經濟走向的判斷和經濟工作的決策,都是非常重要的?!?/p>
2012年10月28日,朱镕基同志在國家統計局考察時,除了進行如上講話,還提了四個字:“不出假數”。在企業管理中,各種統計工作也相當重要,關鍵是準。
第二部分 某企業倉庫盤點的實例
2012年3月1日,某A企業擬執行2012年度的績效考核,其中對倉庫方面,對盤點的準確性有了進一步要求。2011年該A企業的考核標準,是只要盤點就給考核獎金,但該企業還是因為各種因素連續幾個月沒有盤點,因而沒有拿到獎金。2012年,該A企業的考核標準進一步提高,從只要盤點就給考核獎金提升到盤點的準確程度和考核獎金掛鉤的高度。2012年3月中旬,倉庫的賬務員在試用期離職,盤點工作面臨切實的困難。2012年3月下旬,該企業負責同志邀請倉庫同志、操作采購同志到茶樓進行談心,鼓勵他們克服一切困難,敢于向困難挑戰,在艱苦的條件下有所作為。2012年3月底,該企業開始盤點。2012年4月5日,放假幾天后,該A企業倉庫總管找到企業負責同志,說按現在盤點的誤差數,倉庫主任只能有三十幾塊的獎金,搬運只有十幾塊錢的獎金。經過核實之后,發現還有大件誤差。倉庫總管提出,這次盤點是徹底的,暴露了企業的許多問題,是好事情。這次徹底整理,把倉庫的手工臺帳搞好后,逐漸就理順了。問題關鍵是第一次的依據是什么,這在天體物理學上就叫奇點。也就是說,從第二次盤點開始,因為有了第一次手工臺帳的參照,有比較就有差別,就可以直接地、鮮明地、赤裸裸地看出倉庫賬務管理的準確度,是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說到底,就是統計的準確性問題。盤點也是統計的一種啊。
即便如此,這也是第二次才能解決的問題。實際情況是,在第一次盤點中,倉庫總管、主任等全體相關同志,從倉庫整理、倉庫盤點等各個環節,踏踏實實地忙碌了幾個星期,可以說倉庫整理的整齊程度是相當好的,倉庫盤點也是總管親自上陣,嚴格把關。這個成績要肯定,要讓一線員工的熱情工作得到肯定,得到全面的評價。不能無論員工怎么干,永遠都是不好,永遠都是錯,那樣員工是得不到激勵的。問題是盤點結果和唯一的依據------ERP計算機系統有較大誤差,而ERP系統自身也不準確,直接涉及的問題,就是第一次績效考核面臨的評價結果問題。
按倉庫總管的核算,第一次按ERP系統核算的話,員工的績效考核只有十幾塊錢。這個結論是和ERP系統比較得出的,但ERP本身不準確,倉庫之前又沒有準確的手工臺帳進行核對,就缺乏了一個客觀的標準。怎么辦,如何確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用什么尺度為依據,成為現實問題。
第三部分 倉庫總管對統計數據的觀點
倉庫總管認為,連續兩周以來,持續奮戰,無論是整理還是盤點,都鞠躬盡瘁。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同時,考慮到是第一次,缺乏一個依據,完全按績效考核制度去評價因為缺乏第一次的標準,對員工確實有失公正。從第二次開始,因為有了手工臺帳核對,便不存在這些問題了,關鍵是第一次,如何在按制度辦事的原則上,結合實際,拿出一個尺度來進行衡量,將是管理上面臨的一個直接命題。倉庫總管希望有一些激勵性的措施,以使得踏踏實實改進和工作中的員工得到一些肯定和鼓勵,保持其積極性和熱情,最終對公司有大的好處,同時,倉庫總管也希望公司各級領導在評價員工工作的時候,全面看問題,多給一些鼓勵和肯定,而不是讓員工感覺到無論怎么干,永遠是錯,無論怎么干,那么干一萬件事情,九千九百九十件干好了,沒有任何領導給一句肯定的話,而錯的十件則成了工作的全部,被放大地批評(參考: 沈宗南張京宏 《3T功效管理學》,上海世新,2007)。
第四部分 該A公司的處理措施和帶給管理的啟示
該A公司總體同意倉庫總管的建議,并請倉庫總管拿出一個可行的措施來。這件事情的發生,給管理工作的啟示如下:
第一, 工作既要堅持制度和原則,又要發現工作中的創新和改進處,原則和靈活相結合。A公司制度規定了績效考核,上下簽字確認,就是A公司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這個大前提必須遵守。同時,必須看到,從沒有手工臺帳到有手工臺帳,這是革命性的進步,這個進步把過去隱藏的問題直接揭露并爆發出來,這些不準確的問題,并不是因為建立手工臺帳而產生,而是很早就存在,不過手工臺帳把這些問題暴露了而已。面對這種情況,如果公司的績效考核根據制度規定第一次就生搬硬套,通過考核沒有激勵這種進步而是打擊職員的積極性,那么這種管理就是原則有余靈活不足,過去叫機械主義領導。機械主義的特點是不懂變通,不近人情,根本上背離管理的本質。管理的核心本質之一就是溝通,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應當聽取。以倉庫第一次考核為例,確實第一次缺乏對比參照物,如果第一次根據手工臺帳進行電腦調整,從第二次盤點開始,倉庫自然不會無理取鬧,因為第一次的標準是倉庫自己的手工臺帳確立的,在此基礎上的誤差超過允許的范圍的,則自然是無話可說的。
第二,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公司有了制度流程,大家共同認可的,就應當按制度執行辦事。同時,違反制度的,應當追究和承擔責任。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標準,有按比例分配承擔的,有按情節程度分配承擔的,損失修補,丟失賠償。這里不一一贅述。
第三, 時刻從全局高度把握手段和目的的關系。盤庫和統計都是手段,目的是企業績效和決策的正確性??冃Э己艘彩鞘侄?,真正的目的也是企業績效和利潤。管理中千萬不能為手段而手段。
第五部分結束語
朱镕基同志在《統計工作應當把“準”字放在首位》(2002年10月28日)的講話中說:“……我們那時對蘇聯統計方法的研究,比現在對統計方法的研究要深得多。我們參加工作一開始就練表格,一張一張表格學習?!边@種工作態度和A企業倉庫總管中手把手教育部下建立臺帳、建立目錄索引、登記內容一樣,都是真功夫和硬功夫,也是讓管理者踏實的方法,值得全體讀者學習和參考。也希望本研究對所有讀者能有所幫助,轉化成企業的績效。
上述是筆者觀點,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