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市艾丁湖鄉成人支氣管哮喘的氣象條件分析
佚名
增熱迅速、散熱不易是造成干燥、高溫的主要因素。夏季炎熱期長,6~8月日最高氣溫常在40℃以上,春秋季晝夜溫差大,早晨和中午儼然2個季節。春季多大風、浮塵,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感染機會增多。秋季多寒潮,一次強寒潮到來,溫度下降10℃以上,哮喘也會因氣溫驟降而增加發病率。 2 哮喘的氣象條件分析 本文將2003年1~12月的氣象因素值列出,見表3,分析比較與人體活動較密切的氣象條件對哮喘發生的影響。
2.2 溫度日較差 晝夜溫差大時,人體易受涼。有研究顯示,溫度日較差大(一般≥13℃),或在溫度日較差出現極大值后的0~4天,往往會誘發哮喘。我區初春、秋末溫度日較差常>20℃,極大值可將近至30℃,是誘發哮喘的重要因素。 2.3 風速、浮塵 風能影響人體的熱代謝,對體溫調節有重要作用,氣溫在15℃以下時,風對人體的影響相當明顯[2]。艾丁湖春季多風,浮塵次數常達3~5次,大風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對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由于花粉產量多,體積小質量輕,容易借風力傳播。通常<0.3μm的飄塵能直接吸入肺泡,長期積累,損害呼吸功能,引起哮喘。 2.4 相對濕度 空氣濕度的變化對哮喘發生也有影響,濕度過大過小對哮喘患者都有不利,由于艾丁湖地勢低,炎熱干燥,年均相對濕度僅有40%,以冬季更為干燥。研究顯示,在干燥環境中,人的呼吸系統抵抗力降低,影響氣道排痰排異功能,當空氣相對濕度低于40%RH時,鼻和肺呼吸道黏膜脫水,彈性降低,黏液分泌減少,黏膜纖毛運動減慢,灰塵、細菌等易附著在黏膜上。另外,空氣干燥時,還會使流感病毒和引發感染的G+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誘發哮喘。 3 討論 天氣條件是誘發哮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地區艾丁湖溫度日較差大,大風、浮塵及寒潮次數發生多,冬季干燥寒冷,北方農民冬天取暖條件差,開窗通氣少,均為哮喘不利因素。 人體與外界環境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外界環境作用于人體,不是簡單的改變它的一般狀態,而是在機體內引起各種復雜的反應,以使人類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哮喘患者可隨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被褥,防止受涼,在大風及浮塵天氣外出戴口罩,注意加強營養,重視體育鍛煉。并可在家中備一支簡單的濕度計,使室內濕度保持在60%~70%為宜。氣象部門也可開設氣象信息專報、專題氣候分析等欄目,進行哮喘發病趨勢預測,如哮喘指數等,目的是為了讓支氣管哮喘患者有可能預防天氣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132-138. 2 周后福.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綜合指標探討.氣候與環境研究,1999,4(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