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工會工作計劃
劉一
想要做好工會工作,做好工作計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么,工會工作計劃怎么寫呢?下面,我們以學校工會工作計劃為例,提供一份優秀的工會工作計劃范文,僅供各位參考。
一、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貫徹新頒布的《工會法》及工會十四大精神為契機,團結和動員廣大教職工立足本職工作,投身于新課程改革,著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力爭“群體師德創優”,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進一步抓好教代會和校務公開工作,促進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建設。心系教職員工,努力維護教職工的合法利益,深化“教工之家”創建活動,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努力開創我校工會工作的新局面。
二、 工作目標
1、以“以德治校”為宗旨,以“群體師德創優”評估為抓手,組織多種形式的教師職業道德培訓,進一步鞏固我校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成果。
2、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配合學校教導處,組織“新課程實施經驗交流會”,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3、繼續鞏固學校所取得的校務公開工作成果,加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力度,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4、充分發揮教代會的作用,做好校長的好參謀,增加提案的數量,提高提案的 質量和答復滿意度。
5、建好“教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工會小組活動,調節教師的業余生活節奏,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師德建設,爭創“群體師德”先進教師是學校的生命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也是以更好的面貌投身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此,本年度我校工會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突破。
1.組織教師繼續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工會十四大精神,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和落實,注重暑期師德培訓的實效性,深入開展以“愛生”為核心的師德教育,使廣大教職工樹立“服務教育”的意識,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關愛學生為實際行動,把遵守師德規范形成自覺行為。
2.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制度,將職業道德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和教師聘任聘用的重要依據,樹立職業道德高尚的榜樣,表彰先進。
3.更新教育理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不斷提升教職工的業務水平,配合學校各部門,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促進年輕教師崗位成才,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學術動向,引導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積極探索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二).抓好教代會工作,促進學校民主建設
1.教代會制度是學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學校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校工會工作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爭取黨組織加強對學校教代會工作的領導,堅持每年召開兩次教代會,并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時間保證、有具體收效。在制度建設方面,根據時代的需要和學校的實際,拓展教代會討論的內容,加強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學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學校穩步發展規劃策略等重大事項,應該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確保教職工享有學校重大決策的知情權、審議權、通過權。不斷學習兄弟學校教代會工作的先進做法,博采眾長,推進我校教代會工作向制度化、民主化、規范化、法制化方向發展。
2.落實校務公開制度。全面推進校務公開工作既是教育系統反腐敗工作的要求,也是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增強廣大教職工主人翁意識的形式之一。使廣大教師主動參與辦學管理,共同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努力爭創教育系統良好局面。工會要做好黨政參謀,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學校行政主持,紀檢監察、工會協調,各子部門各施其職、教職工群體參與的工作格局。
今年校務公開的重點:一是涉及學校改革發展重大決策實施方案;二是涉及教師獎懲、職評等切身利益的事項;三是學校財務開支和招生收費的情況;四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問題。涉及以上大事,學校將以“上墻”等方式進行公開。同時,要建立健全校務公開監督檢查制度,建立一套完善、便捷、科學有效的監督機制,充分利用宣傳窗等形式開展校務公開,確保師生、家長、社會的知情權,注重學校管理的透明化,接受各方面的監督。
(三).深入貫徹新《工會法》,保障教職工合法權益
1.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工會工作的第一要務。要建立健全教職工參與和監督機制,積極參與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和關系工會工作的法規和政策的制定,反映教職工群眾的合理要求和正確的主張。工會的基本職能是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既要旗幟鮮明地支持各項改革,又要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性,改革的實施和開展要能更好地維護教職工的民主權利、經濟權益、勞動權益和生活權益等合法權益,要充分發揮教代會在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中的主導作用,增強教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健全困難教職工幫困制度,深化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為教職工辦好實事,建立特困教職工檔案,對因重病、突發事件、家屬子女下崗等予以支助,工會要努力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讓每位教職工群眾,在任何時候都能安心投入工作,并不斷創造更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學習生活條件,滿足教職工群體不同層次的需要。
3.以多彩的工會小組活動,調節教職工的生活,減輕緊張工作帶來的壓力,確保教職工群眾健康、快樂地工作著。配合教導處,組織教師參加“我為教育創新獻一計”、“教育工會論壇”、教師新一輪五項基本功比武等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區教師節表彰會暨教工文娛會演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區教職工排球賽。同時,結合學校工會工作的自身特點,以開展工會小組活動為抓手,各小組定期自主開展小型競賽娛樂活動,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有益于教師身心健康。
(四).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全面提高工作質量,做好工會工作總結
1.加強工會隊伍建設和干部的工作能力培養。工會干部要以作風建設為重點,不斷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情況,尋求新策略,解決新問題。要立足于本職,奉獻在崗,傾聽呼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到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盡力為教職工排憂解難,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活力。工會要配好女職委員,著力抓好女教職工工作,依法維護女職工的特殊利益,調動和保護女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工會干部要認真學習鄧小平教育理論,認真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拓展知識面,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加強工會組織的自身建設,提高工會組織的戰斗力,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依法治會。在新形勢下,要充分認識加強教育工會組織建設,切實把教育工會自身建設作為大事來抓好。工會干部要認真學習注重廉潔自律,保持和發揚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通過學習,樹立新觀念,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群眾工作、新知識應用能力,依法維權能力等本領。
2.加強工會財務管理,做好財務工作計劃及總結,做好經費收繳、經審工作。重視工會統計和檔案管理工作,不斷加強基層工會的群眾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設。繼續開展“建小家”活動。管好用好工會經費,有關資料及時歸檔,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系統化。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后勤人員工作計劃班級衛生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