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會2008年工作總結范例
劉一
2008年已經過去,現將我校工會2008年工作總結呈現如下,敬請各位領導指點。
在校黨委和省教育科技工會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國工會十五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工會四項職能,以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校發展為主線,以服務大局、服務教學科研、服務教職工為根本,以發展和諧勞動人事關系、健全完善工會維權機制為重點,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和文化建設,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和工會自身建設,團結、動員廣大教職工為推進學校發展做出貢獻。 一、健全民主機制、推進民主管理 1、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勝利召開四屆五次教代會。大會由黨委副書記、教代會執委會主任閔鐵軍主持。洪銀興、陳駿等6位在校黨政領導和230多名代表參加會議。與會代表聽取了陳駿校長的工作報告、施建軍常務副校長關于學校惠民政策的報告、薛海林副校長關于仙林校區和家屬住宅建設情況的報告、洪書記的講話。大會結束后,29個代表團進行了分組討論。作為教代會執委會秘書處,工會完成了會前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大會期間的會務工作以及閉會后資料的整理歸檔等工作。 2、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發揮教代會及執委會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提高教代會對學校改革發展重大決策的參與率,加強源頭參與。認真做好四屆四次教代會各代表團分組討論意見和建議的整理、匯總、上報、回復工作;協助學校有關部門組織我校教代會執委會委員、教代會代表團團長、校工會委員、分工會主席、教職工代表等約150余人參加仙林教職工商品房工程的開工典禮。 3、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校務公開工作調研的通知》要求,協助校辦完成關于我校校務公開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的匯報材料——《不斷完善校務公開制度 努力構建校務公開長效機制》,并在省教育廳召開的部分高校校務公開工作研討會上做大會發言。完成《教育部直屬高校校務公開情況統計表》的初評工作。 4、后勤集團下屬的蘭達物業管理公司于4月召開了二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大會對主席團成員、職能工作組進行了改選和增補,聽取了職代會07年的工作總結,并對《蘭達物業公司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等8個職代會文件進行了修改。蘭達物業公司的三級職代會模式經過兩年多的運作,在引導民主決策、促進和諧、推動企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圍繞學校中心大局,積極開展工會工作 1、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對南京大學的評估,工會組織工作人員到浦口校區聽課,并多次召開工作會議,完成PPT和文字匯報材料,以及檔案的整理歸類工作。與宣傳部聯合制作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構建文明和諧校園》宣傳圖片,布置在西門櫥窗內。 2、按照洪書記的講話精神以及學校黨委關于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工作部署,工會向全校各有關單位發放了《工會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征求意見表》,對回收的《意見表》進行梳理分析,形成匯總報告,制定了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工作方案。結合工作實際,制訂了6條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跟蹤督查,狠抓落實,以達到切實轉變觀念、改進作風,強化工作責任心、提高服務意識、服務態度和管理效率的效果。此外,工會還代表學校發放機關作風建設調查表,請廣大教職工對機關各部處提意見、建議。 3、從學校的中心工作出發,主動協助黨政,努力依法維護廣大教職工特別是弱勢教職工群體的合法利益,盡力化解各類教職工群體間的利益矛盾,緊扣教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教職工說話辦事,加強工作的針對性。尤其是在學校仙林校區和家屬住宅建設的當前,工會既配合相關部門,認真聽取和反映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為學校政策的出臺提供有效依據,又協助黨政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發揮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4、配合黨辦為學校第九次黨代會的召開匯總工會近五年來的工作,形成匯報材料——《2004—2008年校工會工作總結及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5、配合宣傳部和有關部門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勞模精神,做好先進申報工作,強化教職工以德修身,以身立教的自覺意識。經上報評選,地科系礦物學研究組榮獲2008年度江蘇省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狀”;心理中心桑志芹教授榮獲江蘇省總工會頒發的“支援抗震救災省五一勞動獎章;物理系彭如雯老師榮獲江蘇省婦聯頒發的“江蘇省三八紅旗手”。 6、“爭創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繼續開展對后勤職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能和競爭能力。與后勤集團合辦了接待中心客房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和競賽,與校醫院合辦了護士急救技能操作培訓和競賽。 7、積極開展“獻愛心”工作。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向全校教職工發出捐款通知,僅一個月就接受捐款累計達167萬余元,工會派專人清點每一筆捐款,及時送交有關部門,為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 三、創建“模范職工之家”,持續推進建家工作 1、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是授予工會系統建家工作的最高榮譽。經省教育科技工會推薦,我們總結了近年來的建家情況,形成《服務大局 突出重點 形成特色──南京大學工會申報全國模范職工之家主要先進事跡》材料并上報。經評審,獲得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模范職工之家”榮譽。 2、積極推進二級小家建設,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增強基層工會活力。 浦口校區不僅有專門的活動場所、健身器械、報刊雜志,而且送溫暖、表彰外來務工人員等工作也開展得深入人心。經上報評選,浦口校區分工會獲得了江蘇省總工會頒發的“省模范職工小家”榮譽稱號。 四、立足學校和教職工整體利益,發揮工會組織作用 1、依據“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方針,認真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繼續穩妥地做好我校人事代理、外來務工人員等入會工作,落實已入會人員的變動情況并建立檔案。就我校人事代理人員入會事宜多次與校產業集團、省教科工會高教部等進行溝通、協商,為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做出努力。校人才交流中心南大事務所完成了組建工會工作。 2、繼續貫徹省教科工會《關于開展基層工會建設年的意見》要求,深入基層,加強交流,做好與分工會的定點聯系,做好工作計劃,并及時在工會工作例會中匯報聯系情況,及時掌握分工會的工作和教職工的思想動態,督促到期換屆以及有人員變動的分工會改選。 3、按照“節日救助是重點、平時救助不忽視”的要求,做好患重病大病教職工、已入會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和勞模的送溫暖工作。認真核實情況,向省教科工會上報我校生活上有特殊困難的省級以上勞模的材料。做好2008年在職困難教職工的慰問工作,共計慰問我校生活困難教職工108人(含外來務工人員20名),發放慰問金、慰問品21800元。 4、加強學校大病互助會的管理工作,做好互助金管理、發放等服務工作。召開南京大學教職工醫療互助會管理小組會議,通報2008年度互助金的管理、使用、發放情況,并就有特殊情況的患大病教職工的互助金的發放額度進行了討論。全年發放互助金824879元,受益教職工達154人次。 5、通過多種形式,及時了解教職工在生活福利方面的訴求,力所能及地提供服務,為教職工排憂解難謀利益。教師節向全校教職工發放環保購物籃6585個;重陽節慰問退休老同志發放半導體收音機190臺;邀請中國移動南京分公司多次上門為我校教職工辦理“移動園丁卡”;邀請校外有關單位為教職工辦理2009年度南京市27大公園年卡和中山陵風景區年卡;積極協助學校有關部門做好我校2008年度教職工子女高考的登記、聯系、核對工作;“六?一”前期,不僅慰問了校幼兒園、漢口路小學、南大附中等周邊中小學校,還為教職工子女舉辦了“迎奧運,教職工家庭趣味運動會”和“抗震救災迎奧運——南京大學教職工子女”書畫展(其中的優秀作品被校報制作成專版)。 6、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為他們提供交友的平臺。校工會聯合東南大學、省氣象局、十四所、安全部直屬南京841研究所、金智科技等近十家工會的二百多名單身人士舉辦了“凝望凝眸 相知金秋”青年教師聯誼晚會,為他們牽線搭橋。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和健康活動、豐富校園生活 1、組織健康講座,體高教職工的保健意識。邀請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中國中醫肛腸學會會長丁義江教授舉辦《便秘的診斷和治療》講座;邀請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胡晨醫師為女教職工舉辦“關注健康 享受生活”講座等。 2、與宣傳部、文化藝術教育中心聯合舉辦第五屆教職工文化藝術節。藝術節包括:“我為江蘇教育喝彩”江蘇省高校教職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成就攝影作品展、“感受改革開放30周年”征文活動、“國粹京劇的音樂審美表現”專題講座、南京市橋牌邀請賽等。其中“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南京大學第五屆教職工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是藝術節的重頭戲,18個黨委、分工會選送了高質量的節目,他們真情的投入與高水平的演技贏得了現場觀眾如潮的掌聲。 配合紀委、宣傳部做好廉政文化建設周,派專人在學校拍攝廉潔文化景觀,照片交省教育廳參展; 3、加強對教職工文體協會的指導,讓教師做好教師工作總結,引導他們在繁榮校園文化、傳播精神文明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組織我校教職工66幅攝影作品參加省教科工會舉辦的“江蘇省高校教職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成就攝影作品展覽”,榮獲二等獎和最佳組織獎;書畫學會參加在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的江蘇省高校教職工書畫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第六屆書畫展;橋牌協會參加在蘇州大學舉辦的“長三角”大學生(高校)第四屆中國象棋暨橋牌比賽,獲第二名;參加在常熟舉辦的“琴湖杯”華東二省一市老干部橋牌比賽,獲第四名;釣魚協會參加江蘇省教科工會高校部主辦的“在寧高校第十教職工釣魚比賽”,獲團體第二名。 4、今年是奧運年,圍繞這一大事,工會組織了一些體育比賽。舉辦校教職工乒乓球比賽,25個男、女代表隊,100多名教職工參加;舉辦校第七屆教職工釣魚比賽,15個分工會,40多人參加;組織、落實南京大學第49屆田徑運動會教職工比賽的有關項目,并在現場頒獎;組織校乒乓球隊參加在寧高校教職工乒乓球比賽;組織我校教授、副教授計55人參加省教科工會舉辦的在寧直屬高校“千名教授迎奧運健身行”活動;參加鼓樓區體育局、體育總會聯合舉辦的南京市鼓樓區第四屆“寧海中學杯”乒乓球比賽;組織參加省全民健身運動會“金榜杯”職工升級撲克比賽;承辦在寧高校工會教職工“健身秧歌”、“五禽戲、八段錦健身氣功”等培訓班。 六、抓好自身建設、拓寬工作思路 1、在江蘇省教科工會于7月27日召開的一屆七次全委會議上,校工會主席張厚森同志被增補為江蘇省教育科技工會一屆委員會常委。在江蘇省教科工會第一屆女職工委員會成立大會上,校工會副主席汪幼瀾同志被選為女職工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2、加強對工會干部的培訓和交流,提高工會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參加了省教育科技工會舉辦的“傳達中國工會十五大精神報告會”、“在寧高校全委擴大會議及工會主席培訓班”、“在寧高校女工主任學習交流工作研討會”、“在寧高校工會文體及信息工作交流會”并做大會發言;省婦聯召開的十屆六次執委會會議;在昆明舉辦的全國高校計劃生育協會理事會議;在重慶舉辦的全國高校工會第十二次宣傳思想工作研討會(我校工會提交的論文《創新建設新時期“教工之家” 探索高等院校和諧發展之路》被選入大會論文集)。與南京工業大學工會聯合舉辦了“學習中國工會十五大精神輔導報告會”。 3、加強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做到組織規范,制度規范,工作規范。對現有檔案重新進行分類、匯總,以科學有效的方法改進工會的檔案管理工作。抓好工會經費的收、管、用工作,節約開支,審核、檢查各分工會會費使用情況,發放2008年度分工會會員活動費36萬余元。成績突出,獲得江蘇省總工會頒發的“江蘇省工會財務工作先進集體”榮譽。 加強對教職工活動中心的陣地建設,改革管理辦法、提高使用效率。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強化群眾觀念,增強服務意識和公仆意識,真正成為廣大教職工的貼心人。 4、加強宣傳工作,運用各種宣傳平臺,宣傳黨中央、上級工會、學校的精神和相關法規、政策。如與宣傳部聯合制作宣傳櫥窗《關注民生發展 推進民主和諧》、《樹社會新風 學文明禮儀》、《超越夢想 盛世中國》等。對工會主頁進行改版。全年累計發表報道、論文、圖片新聞16件。 七、加強計劃生育和女工工作,維護女教職工合法權益 1、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女職工的身心健康,為教職工提供細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務:為后勤集團女性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免費體檢卡、幫助患重大疾病的女教職工申請保險賠償、慰問頭胎生育的女教職工、幫助符合政策的教職工報批二胎準生、幫助不孕家庭申請人工受精、幫助病殘兒童家庭進行殘疾鑒定等。認真組織“三八”系列慶祝活動:向全校女教職工發放慰問品2500份;組織女教工300余人去奧體中心參觀。女教授座談會舉辦了“創和諧 爭貢獻”座談會,組織100多名會員到蘇州參觀;組織各片負責人和積極分子30余人到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交流。秋季工會組織了30多名女工干部外出游覽溱湖濕地國家公園。 2、加強對計劃生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入落實學校行政主管計劃生育工作。調整了學校計劃生育領導小組成員和計生網絡人員,并推薦潘毅副校長出任南京市計生協會常備理事。完善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嚴格杜絕計劃外二胎。榮獲“鼓樓區2007年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3、“同伴教育”是計劃生育辦公室在本科生中發起的一項預防愛滋病的教育活動。計生辦與學工處積極聯系,獲得了院、系輔導員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由于成績突出,獲得了鼓樓區計生協會和馬麗斯特普共同頒發的2007-2008年度南京“你我健康青春”項目優秀組織者、最佳志愿者協會、最佳志愿者等三項獎勵。 回顧一年,在校黨委和教育科技工會的領導與支持下,校工會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差局與不足:觀念轉變和工作思路以及活動形式創新不夠;全校分工會工作發展不平衡;圍繞重點工作和教職工關注的問題調查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工會管理體制仍需要進一步理順,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和改進,要求全體教職工做好2009年工作計劃,通過踏實有效的建家實踐,使校工會工作整體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了:網絡工程師年終工作總結公務員轉正工作總結范文營銷員銷售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