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公交戶外新媒體打造法制宣傳新平臺
佚名
:隨著北京市公共交通事業(yè)發(fā)展步伐的加快,乘坐公交車、地鐵出行的人數日漸增多,公交車身、車廂及站臺燈箱等戶外媒體廣告宣傳的效果也日益顯著。據了解,奧運法制宣傳活動開展期間,北京市司法局廣泛利用公共交通線路上的戶外媒體開展法制宣傳,使市民在京出行期間就能了解到相關法律知識,有效擴大了奧運法制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據介紹,奧運普法宣傳期間,北京全市51條公交線路,350輛次公交車廂、81輛次公交車身開展了歷時6個月的以奧運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重點內容的“迎奧運首都公交車廂流動普法大課堂”宣傳活動,先后刊登法制宣傳畫2700幅、座椅宣傳口號6900幅、車身宣傳畫162幅?;顒悠陂g每天接受“迎奧運公交車廂流動普法大課堂”普法教育的人數達到20多萬人次,整個活動總受教育人數超過3600萬人次。與此同時,公交車站候車亭燈箱、地鐵通道燈箱也紛紛刊登了以“人文奧運法治同行”和“迎奧運學法律十要十不要”為主要內容的公益廣告,在2007年10月到2008年5月累計180天的刊期中,公交車站候車亭燈箱發(fā)布720塊,日覆蓋人群約為353.28萬人次,刊期內總覆蓋人群約為63590萬人次;地鐵通道燈箱發(fā)布覆蓋全市36個站點,刊期內總客流量達到約10萬人次。
此外,繁華地段建筑工地圍擋也成為了奧運法制宣傳的又一新陣地。2007年年底以來,全市各地區(qū)積極聯系轄區(qū)內施工單位,在西長安街延長線、中央電視臺新址、中關村大街等繁華地段,張貼了2.2萬平米“迎奧運學法律十要十不要”宣傳畫,懸掛了8840面奧運法制宣傳燈桿旗。
這次利用公共交通網絡將奧運相關法律知識輻射到全市主要城區(qū)及周邊重要區(qū)域,形成地上地下全覆蓋、社區(qū)鄉(xiāng)村均到達的奧運法制宣傳新網絡,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既滿足了北京全市面向社會宣傳奧運法律知識的需要,又借助奧運法制宣傳的契機,擴大了法制宣傳陣地,為今后的法制宣傳工作開辟了新的天地。
▲在公交車座椅上張貼法制宣傳用語。
▲律師走上街頭開展法制宣傳。
▲利用多媒體開展法律知識問答。
▲普法工作者開展送法下鄉(xiāng)活動。
▲利用公交媒體開展法制宣傳。(來源:法制日報;文/李松 黃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