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關于縣級臺新聞宣傳創新三要素

黃躍華

目前,縣級臺自辦節目問題不少:一是數量不多。特別是縣級電視臺,自辦節目形式大多為新聞和專題。在每晚四五個小時的節目中,自辦新聞節目僅有10到20分鐘,專題節目一般在10分鐘左右。二是質量不高。突出表現為節目單調。除新聞節目外,服務性節目較少,自辦教育性、文藝性節目更是微乎其微。三是效果不佳。等、靠、要思想嚴重,等電話、盼開會,試圖以會議新聞來完成任務,導致工作水平低,工作重復。究其原因,有體制機制的,有觀念與認識水平的,有文化氛圍的,也有授權不明和責權利不明晰等。

現狀令人堪憂,發展遭遇瓶頸。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人浮于事、忠于執行而疲于創新、因害怕競爭而拒絕競爭等現狀,樹立勇于、善于、樂于競爭的氛圍,需要我們從提升新聞宣傳創新能力上進行有益的探索與嘗試。

近年來,姜堰市廣播電視臺堅持把“三貼近”原則作為提升報道質量,強化媒體公信力、引導力的切入點和歸宿點,在新聞宣傳的指導性、思想性、藝術性上下功夫,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以創新創優增強全臺的活力,激發新聞從業人員的內在動力。

一、機制創新

更新觀念。姜堰臺從“三貼近”入手,加強新聞宣傳力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以改革的思維、發展的辦法、創新的舉措,進一步破解制約新聞宣傳工作發展的各種瓶頸,推進新聞宣傳工作的機制創新、體制創新和制度創新。

激勵機制。通過設立局(臺)長專項獎勵資金、省市節目創新創優政府獎、兩臺月度新聞好稿獎、重特大活動專項獎、外宣專項獎勵資金等一系列激勵政策,重獎在全國、省市新聞評比中的獲獎者、在外宣工作中的業績突出者以及在重特大活動、主題性報道中挑大梁的有功之臣。這幾年,姜堰臺每年用于外宣等活動中的專項獎勵資金都在30萬元以上。

競爭機制。建立以制片人制度為核心的全新考核評價體系,實施“片酬掛鉤、優稿優酬、多勞多得”的薪酬機制,探索采編領域的管理新模式,2008年,姜堰臺對電視社教節目六檔專題全部實行制片人競聘上崗,2010年10月,姜堰臺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在全臺范圍內公開競聘《民生新聞》和《生態旅游》頻道電視欄目制片人,競聘優勝者分別與臺里簽訂2011年度承包協議,繳納一定比例的風險保證金。

策劃機制。圍繞姜堰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活動、主題報道,姜堰臺加大策劃力度,形成了“中心宣傳欄目化、主題宣傳活動化”的格局。兩臺每年開設主題性專欄10多個,推出綜合、單項系列化的深度組合報道60多組,800多篇。特別是姜堰旅游業的發展近年來從無到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姜堰臺的策劃宣傳,在做大做強姜堰旅游、叫響旅游品牌上姜堰臺發揮了積極作用。每年的濕地旅游節和溱潼會船節,姜堰臺都邀請中央和省市主流媒體參與策劃,宣傳推介姜堰旅游。姜堰旅游在央視《新聞聯播》及其他節目中頻頻亮相。

二、手段創新

改版升級。這兩年,姜堰臺對頻道頻率實施了立體化形象包裝,更加體現地方人文和頻道頻率特點,突出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內容,讓姜堰臺的形象、風格更彰顯地方特色。在節目內容上,學習借鑒大臺的一些做法,比如:民生新聞與時政新聞的緊密結合,民生新聞的深度報道,專題社教節目的故事化、紀實化、個性化等等。積極整合現有資源,創新內部體制,提升節目質量,通過實行廣播傳媒中心制、欄目制片人負責制、節目片酬制、采編播人員分工負責制等,利用績效考核這一杠桿,實現定位更準,欄目更精,影響更大。

擴容增量。過去,姜堰臺有限的自辦節目量,牽制了整體實力的提升。近年來,姜堰電臺發揮了直播節目日漸成熟的優勢,將民生新聞、對農節目改為直播,增加了《行風熱線》信息反饋量,加大了戶外直播力度。姜堰電視臺在頻道準確定位上下工夫,進一步整合資源,將原有的新聞綜合、時尚生活、圖文電視頻道改為姜堰電視臺一頻道、二頻道、三頻道,一頻道定位為時政新聞,二頻道定位為民生新聞,三頻道定位為影視娛樂。電視社教節目每晚一檔,時長比原來增加了5分鐘。最近,姜堰臺還通過拆分時政新聞與民生新聞,實施分條、分線專業化運作,在增加節目數量的同時,提高新聞節目質量,孕育新的節目板塊,開辟生態旅游頻道,啟動有線電視自辦節目,實現節目總量明顯增加。

關注熱點。姜堰臺以民生、民情、民意為主要關注點,以普通百姓關心的事為主要報道題材,加大了民生新聞的報道力度。廣播《行風熱線》、《服務到家》,電視《新聞現場》、《916熱線追蹤》等欄目通過記者現場調查、跟蹤報道、嵌入式體驗等靈活多樣的方法,在瑣碎信息中更加關注群眾利益,在輿論監督中突出正面價值,成了老百姓解除煩心事、講述高興事、介紹新鮮事的品牌欄目,每年播出輿論監督類新聞1000多條,其中來自市民熱線電話的題材占70%,反映問題的占24%。網吧整治、環境衛生、老板欠薪、食品安全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新聞媒體的干預下,狀況有所改觀,老百姓個人生活中的難事、煩事在記者的協調下70%以上都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打造品牌。堅持新聞立臺、品牌興臺理念,姜堰臺充分發揮本土資源優勢,走本土化、對象化、個性化道路。電臺加大直播力度,全面打造服務型、時尚型廣播,成為一道引導有力、引人入勝的聽覺文化“風景線”。電視在節目設置、編排、制作上下功夫,新聞節目力求形式創新、角度新穎、手段多樣、編播有特色、整體上水平。社教節目推進欄目對象化、節目精品化,更富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通過持續不斷地引進特殊人才,培養專業人才,精心打造一流創作團隊,以名制片、名主持、名記者領銜,培育了廣播《行風熱線》、《輕風夜話》、電視《新聞現場》、《星期有約》等一批名欄目。電視新聞部的《每周衛生監督報告》欄目得到了國家衛生部的肯定,并在全國推廣;由電臺《行風熱線》拓展開辦的《916熱線追蹤》電視欄目受到了江蘇省紀委調研組的好評。

三、管理創新

人員送培相結合。姜堰臺制定了“全員大練兵”實施方案,出臺了學習、練兵、培訓、考核等多項制度,在全臺上下大興學習之風。2009年,姜堰臺從財政預算中專門安排100萬元,與浙江廣播傳媒學院、中國廣播傳媒大學南廣分院掛鉤聯系,加大外出送培力度。2010年7月,姜堰臺與揚大新聞與傳媒學院達成合作意向,建立“大學生專業教學實踐基地”,并邀請該院老師,利用雙休日,就民生新聞的選題及創新、電視節目拍攝技巧、專題片和紀錄片的制作、電視節目制作技巧等方面內容,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在部門內部,通過開展“一幫一”和崗位比武活動,實現以老帶新,共同提高。通過系統培訓,持續不斷地引進人才,全面提高節目采制能力、安全播出能力和設備運行維護能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

監聽監看兩不誤。從提升節目質量、提高辦臺水平出發,姜堰臺制訂出臺了節目監聽監看實施意見,并面向社會公開聘請了3名特邀評審員、10名社會評議員和12名行風監督員,及時反饋監聽監看意見,定期組織集中交流點評。社會評議員按年度淘汰更新。監聽監看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年度評比監聽監看先進集體和個人,實施專項獎勵。從2009年6月份起,每月出刊兩期《姜堰收聽收看》,刊載評審評議意見,對兩臺節目進行研討,及時督促節目部門按要求整改,整改結果刊登“回音壁”欄目,充分發揮了簡報應有的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訪制度雙滿意。以建設行為規范、優質服務、公正廉潔的新聞隊伍為目標,姜堰臺推行并深化了記者采訪反饋制度,記者每次采訪(曝光和特殊采訪除外)時,必須主動將《記者采訪反饋表》交給被采訪單位,就采訪內容、是否準時到達、采訪是否深入等項目,由被采訪對象如實填寫,寄回本臺監察室。節目部門每周根據監察室提供的反饋情況進行點評,臺考核辦和總編辦每月對執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臺分管領導每季組織節目部門進行一次總結;臺年底結合年終考核進行一次專題總結評比。有效的監督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這幾年,姜堰臺未發生有償新聞、虛假報道事件,更沒有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報道和宣傳失誤。從反饋的結果看,滿意率達96%以上。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