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
范克英
摘 要:西方語言教育界在20世紀60年代就將研究重心從如何教轉為如何學,興起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改革運動。而目前的高中教育體系、教育方法陳舊,學習方法與方法等技能普遍缺乏。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獲得自主學習知識的方法已成為現階段高中教育的要求,因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角色在此過程中也實現了從知識的傳播者和教學秩序的管理者與控制者到學習方法的培訓者、診斷者和咨詢者的轉變。
關鍵詞:學習方法 高中英語教學
在科技迅速發展,知識以幾何級數增長的今天,終身學習的理念已成為共識,因此只有高效、高質量的學習才能獲得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而現行的教育體系、教育方法陳舊,過分重視讀、寫等低級技能,學習方法與方法等高級技能普遍缺乏。因此,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獲得自主學習知識的方法已成為現階段高中教育的要求,并將學習方法的掌握納入課程體系和學習內容中。本文將從學習方法的意義、特點及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三個方面談一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
一、學習方法培養的意義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高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學習方法的使用能力不強。具體表現在:絕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學習英語、記憶單詞、提高閱讀理解、聽力水平及口語。因此高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便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英語。就高中英語教學教學而言,方法訓練的目的是喚醒并提高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意識,是他們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更有效的學習,培養學生培養監控、評估自己學習的能力,以便調整學習方法和進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習方法的特點
學習方法是指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學習效率的程序、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它是衡量個體學習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約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會不會學的標志。學習方法通常分為三大類:學習方法,交際方法和社交方法。其中學習方法似乎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方法與年齡、性別、動機、態度、興趣、智力、語言學習觀、語言潛能、記憶力等內在因素及其他外在因素交錯在一起,產生千差萬別的學習效果。具體來講,它具有以下特點:
1.可指總的學習思路與方法,也可以指具體的活動或技巧,因此有宏觀與微觀之分。
2.可能是外部行為,即外顯的操作程序與步驟;也可能是內部的心理活動,如內隱的思維過程。
3.對學習的影響:有的是直接影響,例如記憶方法、組織方法;有的是間接影響,如情感方法、社會方法。
4.對方法的應用,可能意識得到,也可能意識不到。一般來說,高水平的方法使用者,方法的使用已相當熟練,達到了自動化的水平,但當要求描述方法的內容時,特別是當別人要求他們注意自己的活動時,能意識到所用的方法;低水平的方法使用者,往往是隨機地、盲目地使用,對方法的應用通常處于無意識狀態。 5.方法的應用有水平層次之別。例如,同是復述方法,有可能是簡單地按次序復述,也可能是選擇陌生的或重點內容復述。
三、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
高中英語教學是一個涉及多因素的系統工程,教師應采取理智、開放的教學態度,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不但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在實施方法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自己不但是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入的語言教師,而且是學習方法的培訓者、方法運用的診斷者,指點迷津的教練,學習過程的協調者。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常用的學習方法及方法運用中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大多數高中英語學生學習英語時最常用的方法是記憶方法、認知方法、元認知方法,其次是補償方法,最不常用的是社交方法和情感方法。英語語言水平的高低與方法使用顯著相關,有可能學習方法促進了語言學習,也可能是語言學習促進了方法使用。
學生關于學習方法的看法也值得我們思考。大多數在學習英語是比較一致的肯定社交方法、認知方法、記憶方法在學好英語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其次是認知方法,最不認可的是補償方法及情感方法。這種方法偏好反映出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1. 高中英語學習以課堂為主,課堂上缺少信息溝通,大多數同學為提高聽力及口語水平,借助廣播及網絡來改善學習環境。2. 各類課程都重視記憶方法,學生形成了學好英語就需要花大量時間記憶單詞和短語的觀念,為了應付各種考試而采用記憶方法。3.由于生活中很少有機會使用英語。所以有的學生認為補償方法不重要。調查發現高中學生偏好認知方法及記憶方法,并不能說明他們的英語能力存在必然的問題必定與此有著直接關系。方法偏好帶來的問題應該與其使用方式有關。比如記憶方法,如果英語學習過程基本上是記憶方法,這種偏好就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學習方法本身并無好壞之分,關鍵在于使用者如何使用。從成功學習者使用不同方法來看,方法使用是相對的,成功的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學生在同樣的條件下確實存在學習差異,教師應鼓勵他們之間進行交流,某些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功能激勵那些學習有障礙的學生,促進他們的學習進步;學習好的學生通常處于良好的情感狀態,例如有較高的學習動機,有融入所英語文化的欲望,并對英語學習持有較為積極的態度;他們能不斷加深自身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動機、態度及濃厚的興趣決定了他們在學習中較為積極主動。在方法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習較差者主動從更成功者那里獲取有益的經驗。
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是一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研究領域,方法培養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到什么是方法、方法運用的有效性,能有意識地去發現方法、總結方法,從而生成適合自己的新方法。學生自己能生成新方法也就標志著他們真正地“學會了學習”,這也是方法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